肖會芬
【摘 要】 目的:分析改良全盆底重建術治療重度盆腔臟器膨出的臨床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科室治療的47例重度盆腔臟器膨出患者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給予改良全盆底重建術治療,對臨床效果進行回顧分析。結果:平均手術時間為(54.65±10.25)min,術中出血量為(83.23±10.11)ml,尿管留置時間為(5.01±1.15)d,住院時間為(6.79±1.12)d,術后陰道長度明顯增大,與術前對比有統計意義,P<0.05;手術成功率可達97.87%,術后無嚴重并發癥,術后患者PISQ-12評分明顯升高,與術前對比有統計意義,P<0.05。結論:改良全盆底重建術治療重度盆腔臟器膨出效果較優,治療成功率較高,術后無嚴重并發癥,值得借鑒并推廣采用。
【關鍵詞】 全盆底重建術;盆腔臟器;盆腔臟器膨出
【中圖分類號】R65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2-264-01
盆腔臟器膨出指的是盆底支持組織缺損或松弛引起的盆腔臟器脫離正常的解剖位置,包括子宮脫垂、陰道脫垂,同時伴有膀胱、直腸和小腸膨出,臨床癥狀表現為膨出團塊壓迫陰道、尿急、尿頻、尿失禁及排尿障礙、性交苦難等,該疾病主要發病人群為中老年婦女,給患者生活與工作造成嚴重影響,給予有效治療對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1]。隨著生物醫學工程的不斷發展進步,各類生物制品廣泛應用到盆底手術中,較傳統術式相對比,效果更加。本文旨在分析改良全盆底重建術治療重度盆腔臟器膨出的臨床效果,以47例重度盆腔臟器膨出患者為觀察對象,實驗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治療方法
1.1 患者臨床資料
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科室治療的47例重度盆腔臟器膨出患者為觀察對象,47例重度盆腔臟器膨出患者臨床資料保存完整,患者最大年齡62歲,最小年齡35歲,平均年齡(48.4±1.4)歲,單產婦25例,多產婦20例,未產婦2例,膨出Ⅰ-Ⅱ度22例,Ⅲ-Ⅳ度25例。所有患者對本研究知情,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所有重度盆腔臟器膨出患者給予改良全盆底重建術治療,麻醉方式選擇全麻,患者體位選擇膀胱截石位,雙側大腿彎曲,盡量外展,于膀胱陰道間隙注射生理鹽水便于分離,于膀胱上方切開陰道黏膜至膀胱頸下1 cm,向兩側鈍性分離至坐骨棘,充分暴露膀胱宮頸韌帶及兩側主韌帶,將兩側主韌帶及膀胱宮頸韌帶固定,陰道筋膜作荷包縫合 [2]。
1.3 觀察指標
(1)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陰道長度;(2)手術療效,采用盆底臟器脫垂/尿失禁性生活簡表-12(PISQ-12)評價[3];(3)術后并發癥情況。
1.4 數據統計分析
對數據實施統計處理,軟件選擇SPSS21.0,計量資料組間比對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對采用卡方檢驗,檢驗結果P值小于0.05,對比有統計意義。
2 實驗結果
2.1 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陰道長度
47例重度盆腔臟器膨出患者平均手術時間為(54.65±10.25)min,術中出血量為(83.23±10.11)ml,尿管留置時間為(5.01±1.15)d,住院時間為(6.79±1.12)d,術前陰道長度為(5.25±0.24)cm,術后陰道長度為(6.06±0.33)cm,手術前后對比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
2.2 手術療效
47例重度盆腔臟器膨出患者中僅1例于術后復查時發現輕度膨出,其余46例均無膨出,1例術后出現陰道異物感,對日常生活無影響。30例患者術前無性生活,平均PISQ-12評分為(13.68±1.12)分,術后19例患者無性生活,平均PISQ-12評分為(16.06±1.26)分,手術前后PISQ-12評分比對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
2.3 術后并發癥情況
47例重度盆腔臟器膨出患者術后均未出現嚴重并發癥,除14例因年齡過大基本無性生活外,2例患者反映性生活困難,2例反映對性生活存在恐懼感,1例患者出現性交疼痛,癥狀隨著時間的延長自行好轉。
3 討論
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發病率有所升高,盆腔臟器膨出是比較典型的一種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與患者產次、年齡、雌激素水平等多種因素相關,過去臨床諸多手術方式因改變盆底的正常解剖結構,導致治愈率低、復發率。改良全盆底重建術可將肌肉、神經及結締組織作為整體動力系統來實現解剖結構與功能的重建,手術操作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小,手術方式選擇經陰道途徑,因此創傷遠遠小于開腹手術,且手術費用較腹腔鏡手術低,麻醉相對較為安全 [4]。改良全盆底重建術對直腸無直接作用,可有效促進陰道閉合,既有效保留了陰道深度和寬度,同時在膀胱和直腸功能恢復的同時實現了陰道功能的恢復[5]。
本文研究結果可以看到,47例重度盆腔臟器膨出患者平均手術時間為(54.65±10.25)min,術中出血量為(83.23±10.11)ml,尿管留置時間為(5.01±1.15)d,住院時間為(6.79±1.12)d,術后陰道長度明顯增大,與術前對比有統計意義,P<0.05,手術成功率可達97.87%,術后無嚴重并發癥,術后患者PISQ-12評分明顯升高,與術前對比有統計意義,P<0.05。綜上,采用改良全盆底重建術治療重度盆腔臟器膨出,可達到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手術成功率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安全性良好,值得借鑒采用。
參考文獻
[1] 熱孜婉古麗·吾布力,瑪依努爾·尼牙孜,昆多孜·烏賽那洪.陰道封閉術治療老年盆腔器官膨出32例臨床分析[J].新疆醫學,2014,44(8):79-81.
[2] 佚名.經陰道植入網片全盆底重建術治療盆腔器官脫垂的療效及對性功能的影響[J].中國性科學,2017,26(6):55-58.
[3] 汪培青.改良全盆底重建手術治療女性盆腔器官脫垂的療效觀察[J].吉林醫學,2014,35(25):5627-5628.
[4] 劉莉娟,岳青芬.改良式盆底重建術治療女性盆腔器官脫垂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2):90-91.
[5] 劉影.改良全盆底重建術治療重度盆腔臟器膨出的臨床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2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