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榮 鄒麗麗

【摘 要】 目的:研究骨科老年患者圍術期下肢深靜脈血栓并發癥原因及護理干預對策。方法:回顧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7月本院接收治療的80例骨科老年患者圍術期資料,將其作為對比組,同時選取該階段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的80例老年圍術期患者作為研究組,對比組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則給予護理干預措施,對兩組護理滿意度進行比價,并對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原因予以分析。結果:研究組滿意度明顯比對比組高,數據之間差異較大(p<0.05);受創傷、制動、頻繁靜脈采血以及原發性高凝狀態是誘發深靜脈血栓的危險因素)。結論:創傷、制動、頻繁靜脈采血以及原發性高凝狀態均屬于深靜脈血栓誘發的危險因素,需對患者圍術期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以有效降低并發癥,減少疾病風險。
【關鍵詞】 下肢深靜脈血栓;護理干預;圍術期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2-265-01
深靜脈血栓屬于術后常見并發癥之一,尤其是針對于老年骨科患者。因患者年齡較大,機體耐受力和抵抗力較差,術后長時間臥床休養導致下肢血流變緩,致使深靜脈凝血功能出現障礙,形成深靜脈血栓,甚至是栓子脫落,導致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因此,本次研究將對骨科老年患者圍術期下肢靜脈血栓并發的原因進行分析,并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以降低疾病風險,現將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7月本院接收治療的80例骨科老年患者圍術期資料,將其作為對比組,同時選取該階段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的80例老年圍術期患者作為研究組,其中對比男性41例,女39例,年齡62~85歲,平均年齡(71.32±2.49)歲,全部患者中24例股骨粗隆間骨折、34例股骨頸骨折、15例膝關節置換、7例股骨干骨折。研究組男性58例,女性22例,年齡60~90歲,平均年齡(69.55±2.36)歲;全部患者中26例股骨粗隆間骨折、30例股骨頸骨折、16例膝關節置換、8例股骨干骨折。對兩組資料進行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比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則給予綜合護理干預:(1)術前護理,首先向患者講解預防深靜脈血栓的相關措施,告知該疾病癥狀,便于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其次是給予凝血功能檢查,便于排除腹部、心臟等靜脈血栓,同時掌握股動脈情況,針對下肢靜脈曲張患者則給予早期藥物治療。(2)術中護理,術中嚴格配合醫師,及時觀察患者各項情況,降低醫源性損傷對患者靜脈內膜造成的影響,同時,可在不影響手術的前提條件下,讓患者保持舒適體位。(3)術后護理:①預防性抗凝干預,針對深靜脈血栓患者,可給予低分子肝素治療以及超聲檢查,嚴格觀察患者癥狀,特別是針對于伴有嚴重腦血管硬化、外傷患者,可及時采取活血、抗凝藥物治療。②心理干預,因患者年齡較大,對手術多伴有緊張、恐懼等情緒,告知患者手術治療的相關措施和成功案例,降低患者對疾病的恐懼,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③病情觀察,術后嚴密觀察患者各項癥狀和體征,避免病情惡化等情況。術后需抬高患肢20-30°左右,針對手術區域提前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因刺激因素導致靜脈痙攣以及血流瘀滯等,可借助物理儀器促進靜脈回流[2]。④鍛煉干預,若患者麻醉恢復后可加強鍛煉干預,做肌肉向心性按摩等收縮運動,根據患者耐受情況,可逐漸帶動患肢、全身血液循環,避免血流瘀滯。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可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及不滿意三個標準,90分及以上表示非常滿意,60~89分則表示一般滿意,59分及以下則表示不滿意。并分析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影響因素。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21.0分析,計量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檢驗標準p<0.05。
2 結果
2.1 兩組滿意度對比
研究組滿意度明顯比對比組高,數據之間差異較大(p<0.05),見表1。
3 討論
隨著老齡化趨勢不斷加重,老年患者治療于護理方面逐漸受到社會和臨床高度重視。因患者年齡較大,器臟功能和生理功能逐漸衰退,尤其是針對骨折患者而言,機體承受力和抵抗力較差,再加之受手術、疾病干擾,易引起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對日常生活和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本次研究顯示,患者受創傷、制動、頻繁靜脈采血以及原發性高凝狀態等因素影響易引起深靜脈血栓,為了降低并發癥,促進疾病治愈,對其原因分析得知,主要受血管壁損傷、血液高凝狀態以及血流緩慢因素影響。在骨科手術中,術中肢體過度屈曲、牽拉患肢也容易造成血管內膜損傷 [3]。同時,因骨科手術時間相對較長,出血量較大,患者多為全身麻醉以及術后恢復時間相對較長等情況,尤其是老年患者,器官逐漸退變,心肺功能下降,易導致靜脈血流減慢以及下肢血流滯緩狀態,若未給予針對性功能鍛煉干預,使局部組織出現缺氧等情況,最終引起深靜脈血栓[4]。因此,針對骨科老年患者圍術期,不僅要提前做好預防措施,還要對患者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以起到降低疾病風險,預防并發癥,提高滿意度的效果。
綜上所述,創傷、制動、頻繁靜脈采血以及原發性高凝狀態均屬于深靜脈血栓誘發的危險因素,需對患者圍術期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以減少疾病風險。
參考文獻
[1] 齊紅蓉. 外科圍手術期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預防護理對策分析[J]. 中國醫藥指南, 2018, v.16(16):237-238.
[2] 張廉慧. 綜合性護理干預在下肢骨折手術圍術期深靜脈血栓形成預防中的作用[J]. 基層醫學論壇, 2017, 21(20):2709-2710.
[3] 郭薇, 馬運俠. 集束化護理在預防老年患者骨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中的應用[J].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7, 14(3):447-448.
[4] 王春賢. 老年患者下肢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預防護理分析[J]. 系統醫學, 2017, 2(3):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