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護理后對照組NRS評分高于觀察組NRS評分,差異顯著(P【關鍵詞】肛腸病;術后疼痛;中醫護理;西醫護理【中圖分類號】R6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1對于"/>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陳璐璐 單雋 孫文平

【摘 要】目的:分析肛腸病術后疼痛的中西醫護理效果。方法:研究階段為2017年1月~2018年6月,共納入研究對象100例,均為肛腸病術后疼痛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西醫護理,觀察組采取中西醫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兩組護理前NRS評分,差異不顯著(P>0.05),護理后對照組NRS評分高于觀察組NRS評分,差異顯著(P<0.05)。結論:針對肛腸病術后疼痛患者采用中西醫護理可有效緩解疼痛,有利于術后恢復,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肛腸病;術后疼痛;中醫護理;西醫護理
【中圖分類號】R6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1
對于肛腸疾病患者,藥物保守治療已經無法控制疾病的情況下,目前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但是由于手術治療后較為嚴重的疼痛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術后恢復,甚至影響到治療效果。面對這種情況,針對肛腸病術后疼痛患者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十分必要。本次研究共篩選100例肛腸病術后疼痛患者進行臨床分析,現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該院收治的100例肛腸病術后疼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2017年1月~2018年6月),隨機分組,對照組50例,人員組成:有男性患者29例,有女性患者21例,患者的年齡區間在31-67歲之間,中間值(41.02±4.21)歲。觀察組50例,人員組成:有男性患者26例,有女性患者24例,患者的年齡區間在27-64歲之間,中間值(40.02±4.09)歲。兩組數據可公平對比。
(1)納入標準:①均為進入我院接受肛腸手術且出現術后疼痛者;②臨床資料完整。
(2)排除標準:①精神障礙、視聽障礙者;②依從性極差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臨床護理模式,包括生活護理、用藥護理、換藥護理、疼痛護理、心理護理等。
觀察組:采用中西醫護理,在對照組護理工作基礎上再聯合下述護理工作,包括穴位按摩、中藥坐浴熏洗,熏洗方劑組成:蛇床子、黃連、白皮、黃芩、大黃、白及、黃柏、五倍子各30g,白蘞20g,芒硝、白礬各10g,將藥材煎煮后,每天熏洗15-20分鐘。艾灸:承山穴、雙側白環俞穴等,采用回旋灸法,每個穴位灸5分鐘,以皮膚潮紅為度,1天1次,每周6次,連續治療3周。
1.3 觀察指標
于入院前、入院后8周采用NRS[1]對患者的疼痛強度進行評分,分為四個級別,無疼痛:0分;輕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10分。
1.4 統計學分析
利用excel軟件對數據進行歸類、整理、排序、統計和分析。運用Epidata3.0進行數據錄入,SPSS19.0進行統計處理分析。根據資料性質和分布,選擇均數、率、構成比等指標進行統計描述。
2 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的疼痛情況
兩組護理前NRS評分,差異不顯著(P>0.05),護理后對照組NRS評分高于觀察組NRS評分,差異顯著(P<0.05),具體見表1。
3 討論
肛腸病術后疼痛是其手術后常見并發癥,導致其疼痛發生的原因涉及到手術操作粗暴;因損傷神經、血管等導局部水腫、手術后局部引流不暢等。從中醫角度而言,疼痛的發生是因機體局部氣血凝滯阻塞導致疼痛的發生。
術后明顯的疼痛會引發患者強烈的情緒反應、明顯的應激反應,還會延遲術后恢復,對于患者而言加強其護理十分必要[2]。常規采用的護理工作無法獲得良好的緩解疼痛的效果,采用中醫護理模式,通過進行穴位按摩,對引起疼痛的現骨干穴位進行按摩,有利于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疏通氣血,緩解其疼痛程度。結合中藥熏洗坐浴的方式,其藥物分子直達病所,起效明顯,可發揮出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收斂收澀的功效[3],在局部治療上有著良好效果。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護理前NRS評分,差異不顯著(P>0.05),護理后對照組NRS評分高于觀察組NRS評分,差異顯著(P<0.05)。在穴位按摩、中藥熏洗的基礎上聯合艾灸,可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局部的水腫和炎癥,從而起到溫通經絡的功效。
綜上所述,針對肛腸病術后疼痛患者采用中西醫護理可有效緩解疼痛,有利于術后恢復,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朱明鑫.中醫護理技術對肛腸病術后疼痛的影響[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7,1(01):173-174.
張瓊華,許文順.肛腸病術后涼血止痛方超聲霧化熏洗療效的觀察護理[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1(09):51-52.
洪祝華.中醫護理技術對肛腸病術后疼痛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92):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