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玉 于春巖 姚海燕

【摘 要】目的:觀察分析親情護理對焦慮癥患者的臨床干預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8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6例焦慮癥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相同例數的兩個組: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有患者53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的基礎護理措施,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護理措施的基礎上實施親情護理措施,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采用我院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調查表評價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結果:兩組患者干預后的SAS評分均明顯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干預后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干預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2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1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親情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的改善焦慮癥患者的焦慮癥狀,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進行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親情護理;焦慮癥;臨床效果;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1
焦慮癥也稱為是焦慮性神經癥狀,是當前臨床研究中常見的一種功能性精神科癥狀,臨床表現為出汗、心悸和呼吸障礙等不良癥狀,針對其特殊性,需要從實際情況入手,結合臨床護理干預要求,確定合理護理模式。親情護理的優勢明顯,能滿足患者自身具體要求。由于焦慮癥狀患者自身比較敏感,因此需要及時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分析,對心理狀態進行評估,合理應用親情護理方式,在實踐中掌握親情護理的具體要求,按照患者個性化情況進行落實[1]。2018年3月-2019年2月,我院對焦慮癥患者在常規基礎護理的基礎上實施了親情護理干預措施,取得的臨床效果比較滿意,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8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6例焦慮癥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相同例數的兩個組: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有患者53例。其中,研究組男性30例,女性23例,年齡21-71歲,平均年齡(43.52±7.45)歲。對照組男性29例,女性24例,年齡22-75歲,平均年齡(43.58±7.52)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之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的基礎護理措施,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護理措施的基礎上實施親情護理措施,具體措施如下:①環境護理。焦慮癥狀的患者比較敏感,必須做好環境護理工作,保證病房安靜、整潔,每天對病房進行打掃、消毒和通風,使用統一的床單、被套和枕套。為了保持空氣清新,選擇氣味小的消毒劑,放置盆栽花草,結合患者的需求,放置魚缸和書籍,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陶冶情操,避免出現情緒波動大的現象。②心理干預。多數焦慮癥狀患者的心理壓力比較大,必須做好心理干預工作,對于不良情緒患者需要給予按摩護理,幫助患者放松心情,傳授患者一些自我放松的方式,告知患者病情變化趨勢,讓患者引起重視,學會自我控制。③親情支持。多數焦慮癥狀患者渴望得到親人的呵護和幫助,在臨床研究中要及時了解患者基本資料,選擇合適的話題,和患者及時進行互動和交流,保證語調溫柔,態度溫和,鼓勵患者傾訴。醫護人員需要為患者制定個性化飲食護理計劃,提升食欲,保持營養均衡。必要時做好健康教育和娛樂護理,定期開展座談會,對患者進行適當的教育,消除患者自卑和憂慮的心理。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采用我院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調查表評價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8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60-79分為基本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以非常滿意率與基本滿意率之和計算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當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AS評分比較 如表1所示,兩組患者干預后的SAS評分均明顯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干預后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干預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如表2所示,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2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1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親情護理模式是當前應用廣泛的一種護理方式,醫護人員需要以熱情、和藹的態度和患者進行互動和交流,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和精神上全面護理[2]。焦慮癥狀患者比較敏感,心情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因此在整個護理階段,必須減少對患者情緒的刺激,保持心境平和,醫護人員要多和患者進行互動和交流,減少患者孤獨感,此外采用有效護理干預形式轉移患者注意力,使其感受到來自醫護人員的關心和鼓勵??梢赃m當通過健康教育的形式提升患者認知度,普及焦慮癥狀的相關知識,提升對焦慮癥狀的了解,正確看待疾病,積極主動配合接受護理,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促進康復[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干預后的SAS評分均明顯低于干預前;研究組患者干預后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2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13%。綜上所述,親情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的改善焦慮癥患者的焦慮癥狀,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進行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李成云.親情護理對焦慮癥患者的干預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4):200-201.
胡秀碧.焦慮癥患者CES微電流導入治療的護理[J].護理學報,2010,17(13):30.
周玲.觀察親情護理對焦慮癥患者的臨床干預效果[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7,28(3):384-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