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摘 要】目的: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在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接收的92例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患者隨機均分為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與干預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各46例,比較二組干預效果。結果:綜合護理干預后,預組的復蘇期躁動評分為(2.87±0.86)分,相對低于對照組的(4.39±1.01)分,干預組的尿道刺激征評分為(1.49±0.81)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57±0.93)分,P<0.05。結論:對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患者給予綜合護理干預,有助于避免復蘇期躁動的發生,緩解尿道刺激癥狀,促進麻醉后恢復。
【關鍵詞】護理干預;全身麻醉;留置尿管;復蘇期躁動;尿道刺激征
【中圖分類號】R32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2
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有助于緩解留置尿管時的疼痛感,避免導尿刺激而造成的血流動力學變化,但同時也加大了復蘇期躁動的發生風險,致使患者情緒易暴躁、血壓上升、心率加快,部分患者甚至會出現自主拔管情況,嚴重影響麻醉復蘇期的順利渡過[1]。因此,如何有效預防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患者復蘇期躁動的發生成為臨床研究的重點。護理干預是臨床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研究對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接收的46例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患者給予綜合護理干預,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與分組
選取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接收的92例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患者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麻醉方式為全身麻醉;術后常規留置尿管;意識清楚,能自主表達意愿;對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術前合并有嚴重原發性疾病;手術耐受性較差;留置尿管禁忌癥;長期服用抗抑郁藥;麻醉用藥禁忌癥;精神障礙類疾病;聽力障礙。92例患者男53例,女39例;年齡24~76歲,平均(42.36±5.21)歲;美國麻醉師協會(ASA)分級:I級62例,Ⅱ級30例。將92例患者隨機均為對照組與干預組,二組對象的一般信息較接近,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術前詳細告知患者全身麻醉的相關注意事項,術后加強復蘇護理,并安排復蘇室護士全程陪同。干預組則除此外又給予如下綜合護理干預:
1.2.1 心理干預
術前加強與患者溝通,告訴患者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并向患者解釋留置尿管后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讓患者提前做好心理準確;術中可在手術室內播放舒緩的音樂,并全程陪伴在患者身旁,輕握患者雙手,不斷安撫、鼓勵患者,緩解患者緊張心理,協助患者擺好舒適麻醉體位,提高其麻醉治療配合度;術后麻醉恢復期,積極主動關心患者,詢問患者感受,若患者出現尿道疼痛、尿道異物感等不適反應,需及時告訴患者這些反應都只是暫時的,對身體并無傷害,解除其心理顧慮,使其安全渡過不適期。
1.2.2 置管護理
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時需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選擇合適的氣囊導尿管,采用無菌液狀石蠟油潤滑患者尿道后再插入,緩解尿道干澀等不適感,置管時控制好置管深度,動作宜輕柔,以免損傷到尿道黏膜,置管成功后需調整好位置,將尿管固定于膀胱內,密切觀察尿液情況,如有異常立即處理,及時更換尿袋,以免發生尿路感染。
1.2.3 復蘇期護理
術后患者在麻醉復蘇期間責任護士需全程陪伴在病房旁,協助其去枕平臥,并將其頭部向側偏移,若患者出現躁動跡象時,可幫助患者進行記憶恢復,患者意識恢復后告知其手術情況,消除其顧慮,避免出現應激反應,使其順利渡過復蘇期。若患者出現尿道不適感,可幫助患者進行腹部按摩、熱敷等,以減輕癥狀,若患者發生嚴重躁動,需遵醫囑給予鎮靜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二組患者的麻醉后恢復情況:(1)復蘇期躁動程度:復蘇期躁動評分0~5分,0分表示無躁動,5分表示嚴重躁動,分值越高表示復蘇期躁動越劇烈,尿道刺激征評分0~5分。(2)尿道刺激征程度:尿道刺激征評分0~5分,0分表示尿道無刺激癥狀,5分表示尿道出現嚴重刺激癥狀,需馬上拔管處理,分值越高表示尿道刺激征越嚴重[3]。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22.0軟件處理,麻醉后恢復指標通過表示,給予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綜合護理干預后,干預組的復蘇期躁動評分為(2.87±0.86)分,相對低于對照組的(4.39±1.01)分,干預組的尿道刺激征評分為(1.49±0.81)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57±0.93)分,P<0.05,見下表。
3 討論
復蘇期躁動是全身麻醉患者術后留置尿管較為常見的反應,臨床表現為興奮、躁動等,對患者麻醉后恢復極為不利,嚴重者甚至會威脅患者生命,因此,需引起臨床足夠的重視[2]。有研究表明[3],對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患者給予有效護理干預,對預防復蘇期躁動的發生,提高置管舒適度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顯示綜合護理干預后,干預組麻醉后復蘇期躁動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干預組的尿道刺激癥狀明顯輕于對照組,P<0.05。研究中我們重視對患者的心理干預,對患者講解麻醉及置管相關知識,有效消除患者顧慮,提高其置管配合度;加強置管護理,有效提高置管時的舒適度,降低置管后躁動的發生;加強復蘇期護理,及時詢問患者感受,對尿道不適患者給予針對性處理,有效減輕尿道刺激征,使患者安全渡過復蘇期。
綜上所述,對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患者給予綜合護理干預,有助于避免復蘇期躁動的發生,緩解尿道刺激癥狀,促進麻醉后恢復,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向葉平,何玲.護理干預對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患者復蘇期躁動的影響探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5):125.
曾甜,張婧,錢丹玲,等.護理干預對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復蘇期躁動的效果[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7,(12):83-85.
李先華.護理干預對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病人復蘇期躁動的影響分析[J].黑龍江醫藥,2017,30(1):21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