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東方 王萍
【摘 要】目的:分析產房助產士對于產后出血的臨床護理。方法:從在我院接受分娩的產婦中隨機抽取60例進行針對性的研究,將研究對象隨機分成A、B兩組,進行對比分析,A組實施常規護理,B組在實施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產房助產士護理。結果:經過研究對比分析的結果顯示B組產婦的產后出血率明顯低于A組,具有明顯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B組的產婦滿意度高于A組,具有明顯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針對產后出血的臨床護理產房助產士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改善產后出血的發生,控制并發癥,同時可以提高產婦的護理滿意度,具有較高的臨床研究價值。
【關鍵詞】產房助產士;產后出血;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5.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1
產科的護理工作要求嚴格,風險高,突發狀況多,需要高水平的專業護理技能以及較強的風險應對能力。隨著產科醫療技術的迅速發展,“以人為本”的產科護理理念預示著對產科護理工作的要求更加嚴格,臨床護理中針對產后出血的護理不斷的優化和完善。產后出血主要指產婦在接觸分娩后的二十四小時時間內出血量大于500ml的情況。產后出血在分娩結束后的24小時內具有較高的發生率。產后出血是一種極為常見的產后并發癥,如果不能及時有效的采取護理將會產生嚴重威脅產婦生命將康的后果。造成產后出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宮縮、胎盤、產道以及產婦的凝血功能等等。自然分娩過程中造成產后出血的原因多是宮縮乏力和產道破裂。產科助產士作為專業的臨床護理,能夠更早的發現出血現象,可以及時的采取有效護理控制產后出血問題。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從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科室接受自然分娩的產婦中隨機抽取60例產婦患者,進行針對性的研究,將所有產婦隨機分成A、B兩組。產婦患者的平均年齡在25-30歲之間,均是單胎,且骨盆大小正常,胎兒發育正常,符合自然分娩的標準,研究對象均無精神疾病,妊娠綜合征以及其他臟器類疾病等。
1.2 方法
A組是對照組,主要采取常規護理方法:首先,保證生產環境干凈整潔,對產婦所在的病房和產房要進行定期的消毒處理,做好通風,確保室溫適宜,為產婦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其次,注產婦心理變化,告知產婦自然分娩和人工助娩的差別和利弊分析,為產婦做好詳細的分娩評估。幫助產婦環節緊張情緒,克服恐懼心理,增加分娩信心,引導產婦正確的呼吸方式,為順利分娩做好心理準備。第三,適當的飲食護理,產婦飲食要少鹽少食,適當的進食一些高纖維高蛋白類食物。確保產婦體力可以在待產時進行適當的營養補充。第四,產后護理,分娩結束及時的給產婦采取保暖措施,仔細觀察生命體征、監測產后出血量,對于突出狀況及異常情況要及時上報或者協助護理。對于一些分娩過程長,分娩過程不順利的產婦患者要加強護理,延長監護時間,觀察生命體征的同時還要觀察膀胱充盈情況、宮底高度、宮縮情況等,重點關注產后的出血量,盡量的控制可能誘發產后出血的因素。宮縮乏力的患者要適當的進行子宮按摩。出現產道切合的要及時的縫合做好傷口的處理。引導產婦與嬰兒接觸,及時吮吸,正確喂養。指導產婦會陰清潔、適當的下床活動、科學飲食,確保產后排便順利。
B組是觀察組,對產婦生產過程中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助產士護理。第一,與產婦建立良好的溝通,通過交流了解產婦的身體和心理狀態,引導產婦調節心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增加產婦分娩的信心。仔細觀察產婦的宮口開放,引導產婦正確的呼吸技巧,分娩過程中的用力技巧,保證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的體力充沛,避免產程過長引發的大量出血風險。第二,產婦生產過程中,助產士引導產婦充分的利用腹部壓力用力,準確把握會陰側切的最佳時機,最大化的報貨會陰。重點關注產婦宮縮乏力的情況以及存在較高產后出血風險的產婦,要在胎頭娩出后及時的進行靜脈注射縮宮素。最后要協助產婦胎盤完全娩出,確定娩出胎盤的完整性,對于胎盤沒有完全娩出的患者要實施清宮手術。
產后護理尤其關鍵,當發現產后出血,應該及時的向醫師匯報,當班醫師采取必要的搶救。助產士要準確的判斷出血的原因,針對宮縮乏力的患者要進行子宮按摩,刺激宮縮必要時需注射縮宮素。若判斷宮縮正常是有產道引起的出血現象時,助產士要及時的找到出血部位,根據出血部位的不同采取恰當的控血方式,待醫生到達后進一步采取縫合處理措施。在緊急止血的過程中,助產士要對產婦患者進行心理干預,消除患者的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必要時可采取一定的麻醉,或者可以將患者的注意力轉移到新生兒身上,確保產婦可以積極的配合治療。
1.3 觀察效果
分娩結束后,觀察兩組產出患者的產后出血量,對比其在2小時內、24小時內的出血情況,產程的長短。調查產婦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采取分數值,分值越高說明滿意度越高。
2 結果
對比兩組結果發現,相比于A組常規組,B組對照組的產程短,產后出血量少,產婦的護理滿意度高。
3 分析討論
計劃生育政策出臺了新的二胎政策,我國迎來了二娃生育熱潮,二胎生育大軍數量龐大,孕產婦數量急劇增加,一時間給醫院的產科帶來了更大的壓力。產科的護理工作是保障分娩順利的關鍵,產婦的生產過程比較特殊,需要承受的身體和心理壓力都較大,分娩的過程中會出現一系列的自然生理反應,宮縮、宮頸后開放等各個反應都關系到產婦以及新生兒的生命安全。產婦在分娩中出現的鎮痛尤其是對產婦的身體和心理都是極大的挑戰,所以產婦一般會存在心理恐懼和緊張情緒,加上產程中可能出現的多種突發狀況,助產士的陪護進行專業的引導和陪護就顯得特別的重要和關鍵。傳統的產科護理過程中,往往會忽視產婦的個體護理,助產士的專業能力差,責任心不足,不能全面的陪護產婦的真個生產過程,助產士對于產婦的心理護理和身體護理均不到位,造成產婦的護理滿意度極低。隨著醫療體系的完善,醫療水平的提高,護理理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開始應用在臨床護理中。產房助產士的陪產模式成為了全新的產科護理模式。
產房助產士的關鍵是確保產婦順利分娩,有效控制產后出血等嚴重威脅產婦健康的問題出現。產后出血的現象尤為常見,且對產婦的身體和心理都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嚴重的甚至會威脅到生命安全。產房助產士是近幾年新型的產房護理形式,主要是給與患者在分娩過程中身體和心理上全方位的護理,保障分娩順利的同時控制并發癥的出現。針對產生出血助產士采取必要的臨床護理措施。生產前的護理:飲食方面,針對產婦進行個性化的飲食方案,保證營養供給的同時要堅持少食多餐的原則,禁止產婦過時進食過多進食。控制鹽分的攝入,確保產婦的睡眠質量為分娩儲備足夠的體力。心理干預,科學分娩知識的普及,根據產婦的真實生產狀態,幫助產婦了解適合其分娩的相關健康知識,正確認識分娩,了解分娩中的具體注意事項。了解產婦的心理狀態,引導產婦能夠積極陽光的面對分娩。助產士要確保產婦的待產和生產環境安全舒適健康。
生產過程中的護理措施:助產士在分娩過程中主要是協助分娩也就是助產,確保分娩安全順利。宮縮過程中引導產婦調整呼吸緩解疼痛,宮頸口打開后引導產婦正確呼吸,掌握用來技巧能夠有效的提高分娩的安全性。產婦在生產過程中的焦躁情緒、恐懼緊張等負面情緒極易產生消極的心態,會對分娩帶來嚴重影響。不良的情緒也會影響到分娩的方式。產婦情緒不穩定心理波動比較大,所以其神經系統處于紊亂的狀態,導致其激素分泌也紊亂最終會影響正常的宮縮性,宮縮乏力最終影響到分娩效果。助產士的陪護護理能夠提供專業的全方位護理,護理的責任性高,有助于護患之間的信任度提高,確保產婦的身體和心理狀態穩定,同時能夠及時的觀察到生命體征,確保了護理效果。
生產后的護理措施:重點加強分娩后的護理,增加監護強度。產后出血一般發生在分娩后的兩小時,針對這一敏感時期要重點監護,做好護理工作。產后兩小時的重點監護護理工作要做到以下方面:進行宮底按摩,每半小時進行一次;同時重點關注產婦的排尿,確保膀胱排空,出現排尿不暢等尿潴留患者要采取合理的導尿措施,重點是膀胱的排空。產后要及時的讓嬰兒與母體接觸,引導產婦科學的哺乳,協助嬰兒能夠正常的吮吸母乳,主要是要產婦與嬰兒能夠有情感的交流,確保產婦心情舒暢,緩解產婦的緊張情緒,避免因身心疲憊導致的產后出血。新生兒順利的吮吸乳汁首先可以培養新生兒順利進食,其次關鍵的是通過新生兒吮吸乳房可以刺激產婦分娩縮宮素,促進宮縮有助于子宮的收縮。產后兩個小時的關鍵期助產士要密切關注產婦的生命體征同時重點關注子宮的監護,檢測子宮的收縮,觀察是否有陰道出血的現象。
通過此次研究可以發現,產房助產士可以為產婦提供更加專業的護理,對于產后出血的防護和處理有著決定性的作用。產房助產士對產后出血的護理可以大大降低產后出血的發生率,有助于產婦護理滿意度的提升,同時提高分娩質量。
參考文獻
齊婷婷.產房助產士對產后出血臨床預防處理及護理[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38):95-96.
王宏霞.產房助產士在產后出血的預防及臨床護理中發揮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53):279+281.
張明艷.探討產房助產士對產后出血護理對策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51):341-342.
段傳靜,李曉燕.產房助產士對產后出血臨床預防處理及護理[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23):5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