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摘 要】目的:探討撫觸護理在新生兒黃疸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預后情況。方法:選取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期間在我院就診的新生兒黃疸患兒120例,將其按照隨機抽簽方式分為兩組,對照組60例行常規護理,觀察組60例,行撫觸護理,對比兩組的干預效果。結果:觀察組患兒臨床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兒黃疸持續時間、胎便排出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患兒血清膽紅素水平、黃疸指數均低于對照組,排便次數則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結論:予以新生兒黃疸患兒撫觸護理效果理想,可推廣。
【關鍵詞】撫觸護理;新生兒;黃疸
【中圖分類號】R4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1
新生兒黃疸為新生兒常見的一種疾病,若不及時進行治療與干預,則極易對患兒的正常發育造成影響,嚴重者甚至會對患兒生命安全造成威脅[1]。因此,加強對新生兒黃疸患兒治療與干預的重視非常必要。本次研究中采用撫觸護理方式對收治的患兒進行干預,并就其應用效果進行了如下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收治的新生兒黃疸患兒120例進行研究;納入標準:(1)患兒家屬均知曉本次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2)患兒家屬均能配合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準:(1)排除不愿參與研究者;(2)排除中途退出研究者;按照抽簽方式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患兒年齡均小于28d;觀察組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患兒年齡均小于28d;本次研究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通過,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無較大差異(p>0.05),可比較。
1.2 方法
兩組患兒均行靜脈注射酶誘導劑及膽紅素拮抗劑治療,同時均接受藍光照射治療[2]。對照組同時性常規護理,做好患兒保暖、喂養等干預,并及時進行維生素補充,嚴密監測患兒情況。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行撫觸護理,具體方法為:
護理人員需合理調整室溫,控制室溫為24-26℃,同時予以患兒撫觸護理,護理人員在行相應操作時應保證手部溫暖,且需定時進行指甲修剪,避免因指甲過長而損傷患兒皮膚,且撫觸時需保證手法輕柔,避免增加患兒不適感。另外,護理過程中可播放輕柔、舒緩音樂,撫觸時由前額逐漸向臀部過渡,撫觸時間需盡量選擇在患兒清醒時或洗澡、吃母乳時進行,以防干擾患兒睡眠質量。撫觸時間為每次15-20次/min,一天三次;此外,撫觸期間若患兒出現掙扎、哭鬧、皮膚變紅等現象,則需立即停止撫觸,并協助醫生進行安撫處理[3]。患兒出院前,護理人員需教會其家屬掌握正確的撫觸手法,并叮囑家屬患兒出院后可繼續予以其撫觸干預。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患兒各項觀察指標變化情況,包括血清膽紅素水平、黃疸指數、黃疸持續時間、胎便排出時間、每日排便次數等。
(2)比較兩組患兒療效;顯效:干預5天后,患兒黃疸現象均消失,血清膽紅素水平恢復正常;有效:干預5天后,患兒黃疸癥狀明顯消退,但血清膽紅素水平尚未達到正常標準;無效;干預后患兒黃疸癥狀及血清膽紅素水平均無明顯好轉,未達到上述標準。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資料以spss19.0處理,定量與分類資料分別以t與與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倆組患兒干預效果比較
觀察組60例患兒中顯效39例,有效19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6.7%;對照組中顯效28例,有效23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85.0%;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x2=4.90,p=0.027)。
2.2 兩組患兒各項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兒黃疸持續時間、胎便排出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患兒血清膽紅素水平、黃疸指數均低于對照組,排便次數則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新生兒黃疸也叫膽紅素血癥,為新生兒期發生率較高的一種疾病,新生兒出生后28d內為該病的高發期。新生兒體制較弱,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及適應力均相對較弱,極易因膽紅素代謝異常而促使血液中膽紅素水平升高,進而極易導致患兒皮膚、黏膜、鞏膜等部位出現黃疸癥狀。新生兒黃疸的病程較長,且病情較為嚴重[4]。因此,做好對新生兒黃疸患兒干預的重視非常必要。
撫觸護理是一種新型的干預方式,是在新生兒專科護理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護理模式。該護理模式其主要是通過撫觸患兒皮膚可達到刺激皮膚觸覺、改善患兒神經中樞系統、改善迷走神經及交感神經興奮性的效果。且通過采用輕柔的手法輕觸患兒全身還可達到促進患兒血液循環的效果,并且撫觸護理還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胃腸激素及胰島素分泌,促使患兒排便次數及排便量增加,進而達到縮短胎糞排出時間的效果。且撫觸護理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兒倡導代謝能力,促使尿膽原增加,減少膽紅素循環入血,從而可達到降低血清膽紅素水平的效果。此外,撫觸護理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兒的安全感,促使患兒睡眠質量得到提升,進而達到改善患兒哭鬧情況的效果。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觀察組患兒臨床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兒黃疸持續時間、胎便排出時間、血清膽紅素水平、黃疸指數、排便次數等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撫觸護理在新生兒黃疸黃兒中有較為積極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予以新生兒黃疸患兒撫觸護理效果理想,有利于改善患兒黃疸癥狀、促進黃疸消失,可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孟娥, 朱彥. 不同藍光照射方式對新生兒黃疸的治療效果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 2015, 30(17):2857-2859.
王小鳳, 賁國平. 皮膚撫觸和藍光照射對新生兒黃疸的消退及預后的影響[J]. 肝臟, 2017, 22(9):861-862.
唐建明,陳小霞,楊婷,等. 藍光照射結合撫觸在新生兒黃疸中的應用及對患兒黃疸指數的影響[J]. 中國婦幼保健, 2019, 34(01):115-118.
劉靜, 張鸞, 王二艷. 撫觸聯合媽咪愛對新生兒黃疸指數及行為神經發育的影響[J].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6, 13(14):2047-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