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雅坤


【摘 要】目的:探討小兒營養不良的健康教育及保健方法。方法:選擇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60例營養不良患兒,按照隨機數字分組法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使用藥物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使用健康教育及保健,比較兩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及治療總有效率。結果:觀察組治療后患兒總有效率為96.67%,對照組為73.33%,經對比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健康知識掌握率為93.33%,對照組為73.33%,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健康保健教育用于營養不良患者中,效果顯著,提升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率,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及高。
【關鍵詞】小兒;營養不良;健康保健方法
【中圖分類號】R55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2
小兒營養不良屬于常見的慢性營養疾病。多發于3歲以下嬰幼兒,主要因為小兒蛋白質及能量攝入不足造成的,臨床癥狀表現為智力低下、免疫力差、發育遲緩、水腫、皮下脂肪減少、體質量下降、漸進性消瘦等,嚴重影響患者生長發育。在本次研究具體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營養不良的患兒60例, 患者均知情同意,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按照隨機數字分組法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差異不大,(P>0.05),見表1。
1.2 方法
對照組使用針對性藥物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健康保健教育,具體包括:
(1)皮膚護理:營養不良患者因為蛋白質攝入量不夠,因此會出現壓瘡現象,皮膚彈性差,保健醫師應對患者身體皮膚狀況進行定期檢查,保證患者皮膚干燥,清潔,防止出現感染現象;(2)口腔護理:營養不良患者容易產生口腔潰瘍及口腔干燥等情況,保健醫師應按時對其口腔狀況進行檢查,使用局部涂藥來控制患者炎癥反應,告知家長口腔護理方法,指導其對患者進行口腔護理工作。(3)用藥指導:保健醫師應針對藥代動力學,為患者選定最佳服用方式及時間,用藥過程中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對其身高及體重情況進行定期記錄,如出現不良反應,應及時進行處理。(4)健康教育大部分營養不良患者家長缺乏營養需求方面的知識,保健醫師可通過現象演示、咨詢、講座等方法,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告知家屬營養補充的重要性,講解食物營養成分告知科學營養搭配方法及輔食正確添加的方法等,告知家長小兒營養補充的注意事項及營養需求等。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兒臨床治療效果及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傆行?(顯效+有效)/×100%。
1.4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PSS17.0軟件中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比較使用t來進行檢驗,用()表示,計數資料使用X2來進行檢驗,用率(%)來表示,(P﹤0.05)為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觀察組治療后患兒總有效率為96.67%,對照組為73.33%,經對比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觀察兩組患者家長健康知識掌握狀況
對比兩組患者家長健康知識掌握狀況,觀察組健康知識掌握率為93.33%,對照組為73.33%,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小兒營養不良屬于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癥狀,產生該疾病主要是因為家長喂養不當,造成患兒缺乏熱量、蛋白質不足等,如不進行及時治療,容易對患兒智力發育及身體發育造成一定影響。
僅提供幼兒麥乳精或者淀粉食物作為日常主要食物,不通過母乳喂養,幼兒生長期間的營養需求不能滿足,因此容易產生營養不良現象。并且患兒飲食習慣不健康造成其抵抗力降低,并且體弱患者對營養及食物的吸收有限,導致營養流失,造成患兒營養不良,對患兒生長發育造成嚴重影響?;颊呷粘o嬍澈侠泶钆鋵π何諣I養具有重要作用,多食用奶類、蛋類、肉類及蔬菜,并從皮膚護理、口腔護理、用藥指導、飲食指導、健康保健教育方面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系統性教育,促進患兒智力及身體健康發育,改善營養不良癥狀。
在本次研究中,將我院60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結果存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以上結果充分表明健康保健教育在營養不良患兒中的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對營養不良小兒使用健康保健教育能夠有效治愈患者營養不良小兒,提升患者家屬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具有臨床使用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朱峰林. 營養不良的保健指導方法及健康教育的應用研究[J]. 中國衛生產業, 2015, 12(26):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