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
【摘 要】目的:總結肺癌的臨床特點,提高臨床醫師對肺癌的認知,減少漏診及誤診。方法:回顧一例以聲音嘶啞為主要臨床表現患者的臨床資料,并以“肺癌”為檢索詞,查閱相關文獻,總結肺癌的臨床特點。結果:此例患者為老年女性,以聲嘶為主訴,上級醫院耳鼻喉專科行多項檢查,各種治療療效均不佳,復習文獻顯示:高度重視和提高肺癌的初診水平,給肺癌以最佳治療時機和治療方案,減少漏診、誤診發生。結論:肺癌的主要臨床特點是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典型癥狀,還有聲音嘶啞、皮疹、水腫、甚至男性的乳腺乳腺發育等不典型癥狀,臨床醫師應及早發現診斷依據,避免過度檢查及治療。
【關鍵詞】聲嘶;肺癌
【中圖分類號】R5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1
聲音嘶啞是耳鼻喉科常見的主要癥狀,多由喉部病變所致,也可由全身性疾病所引起。但是聲音嘶啞亦是肺癌的最重要的早期特征,也是近年來國內外專家們在探索中的一個新發現,早期肺癌多無典型臨床表現。[1]
1 資料與方法
我科2017年5月收治一名68歲老年女性,主訴為咳嗽咳痰半月加重伴咽痛聲嘶一周。收集病史、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及診療經過等資料。患者患者女68歲 主訴 咳嗽咳痰半月加重伴咽痛聲嘶三天。患者一周前受涼后出現咳嗽,咳痰,少量白色粘液痰,不易咳出,活動后及夜間訴胸悶,可平臥位入睡,規律給予 “阿莫西林”,等多種藥物,咳嗽無改善。近三天夜間患者感癥狀加劇,自訴發熱,具體體溫未測,咳嗽頻繁,少量白色粘液痰,不易咳出。咽痛,吞咽時為甚,聲音嘶啞,感惡心但未嘔吐,周身酸痛,納差,外院門診曾行胸片:雙肺文理增強等,上級醫院行喉鏡:聲帶麻痹(左),收住。體格檢查:T36.2℃ P78次/分 R 20次/分 BP110/70mmHg 神清,精神差,步入病房,檢體合作,問答切題。皮膚黏膜未見黃染,淺表淋巴結未及腫大。頭顱五官正,口唇微紺,咽紅,右側扁桃體Ⅱ度腫大,未見膿性分泌物。頸軟,無抵抗。雙肺呼吸音粗,雙肺可聞及少量不固定濕性啰音,未聞及喘鳴。HR78次/分,律不齊,聞及早搏2-3次/分。腹軟,肝脾未觸及,腹部壓痛(-),反跳痛(-),莫非氏癥(-)。雙下肢水腫(+),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既往病史:風濕性心臟瓣膜病變、高血壓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哮喘病史多年,血壓最高170/100mmHg,規律服用硝苯地平、胺碘酮等藥物,2010年行經皮冠狀動脈造影術,2015年再次行心臟起搏器安裝術。否認肝炎、結核病史,有頭孢藥物過敏史,曾行膽囊切除術,否認輸血史。實驗室檢查示:血常規:WBC7.8×109/L N80.4% HGB 138g/l RBC4.34×1012/L PLT151×109/L,CRP:5.0μg/ml hsCRP:0.50μg/ml。尿常規:血+。因考慮患者住院前一周外院門診曾行胸片:雙肺文理增強等,入院暫未予胸部X線檢查。給予抗炎抗病毒藥物靜脈滴注及霧化吸入等中西醫結合治療,后療效不佳,再度考慮有無甲狀腺腫瘤等疾患行B超:甲狀腺左側葉結節鈣化及右側葉結節,未見腫大淋巴結。住院一周后患者仍訴聲音嘶啞,高度警惕肺癌行胸片:雙肺文理增強、紊亂,左下膈面抬高,建議進一步檢查。積極轉診上級醫院,一月后隨診,患者明確診斷:周圍型肺癌伴N2淋巴結轉移致聲嘶?;颊呃w維支氣管鏡檢查:見主支氣管及葉支氣管不同程度狹窄或閉塞。因個人原因,患者及其家屬,放棄手術治療,給予藥物靶向治療,至今仍存活。有文獻顯示:肺癌按TNM分類約50%患者失去手術機會[2]。
2 討論
聲音嘶啞這是肺癌的最重要的一個早期特征,也是近年來國內外專家們在探尋中的一個新發現。聲音嘶啞的原因:聲帶息肉,聲帶小結,慢性喉炎 :患者多有過度發音,如長時間講話,高聲喊叫,長時間啼哭的病史,或者有用聲不當,就會出現持續性聲嘶,而聲帶小結和聲帶息肉多表現為持續性聲嘶。伴有喉痛,吞咽痛,在感冒發熱后出現,可能為急性咽喉炎。嚴重的喉痛,長時間不愈,還要考慮喉結核或者惡性腫瘤的可能。
聲音發啞,甚至刺耳,伴有喉部阻塞感,咳嗽,痰中帶血,伴有頸部包塊,年齡較大的病人要警惕喉癌的可能。部異物感,伴有咳嗽,聲音易發倦,或有睡前喜食,或經常出現返酸,噯氣,也可能是返流性喉炎,但有的返流性喉炎的病人也可僅有一種癥狀。
另外外傷,包括環杓關節脫位,及喉部的物理化學損傷均可以導致聲音嘶啞。
肺癌引起聲音嘶啞的病理是癌腫侵犯和壓迫了支配聲帶的神經,這種嘶啞常突然發生、進展迅速、甚至完全失聲,同時大多數病人伴有胸痛等,經休息和抗炎對癥治療兩周以上仍無效果。
聲嘶一般提示直接的縱隔侵犯或淋巴結長大累及同側喉返神經而致左側聲帶麻痹。聲帶麻痹亦可引起程度不同的上氣道梗阻。左側肺癌伴發聲音嘶啞的患者,均為腫瘤直接侵犯或者轉移淋巴結侵犯左喉返神經及或上段迷走神經干所致。晚期肺癌患者多由于腫瘤直接壓迫或者侵犯縱膈淋巴結,淋巴結腫大壓迫喉返神經而出現聲嘶。
隨著我國工業的不斷發展,肺癌的患病率逐年上升[3]。肺癌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40歲以下低齡人群發病患者若有咳嗽、咯血、胸痛等典型呼吸系統癥狀和體征,再進一步行胸部X線、CT、纖維支氣管鏡等檢查,可早期診斷。但是近年來,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人們體質和免疫力增強,使得吸煙得到有效控制,許多肺癌早期患者并無典型呼吸系統癥狀、體征和醫患病史。
總之,肺癌臨床表現復雜,且早期易轉移,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能大大提高肺癌治愈率。臨床醫師應該加強對肺癌臨床及影像學表現的認識,提高對肺癌的警惕性,結合分析病情,降低肺癌漏診誤診率。嚴格的體格檢查,是臨床醫師必備的醫療技能,多數肺癌患者無明顯相關陽性體征。
參考文獻
鄔冬強,杜開齊,陳華飛等.常規檢查發現的無臨床癥狀肺癌56例分析[J].臨床誤診誤治.2012.25(3)88-89
孫紅梅, 陳文彰, 燕麗香等. 五種血清腫瘤標志物在肺癌患者中的臨床分析[J]. 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 2013, 7(17).
郭琳,馬旭晨,區頌雷等. 同期行肺癌根治聯合不停跳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安全性分析[J]. 中國醫藥, 2016, 11(3):358-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