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秋

【摘 要】目的:探討2D超聲、CDFI對子宮腺肌病和子宮肌瘤的鑒別診斷價值。方法:選擇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9年8月超聲診斷為子宮腺肌病患者30例,子宮肌瘤患者31例,將其分為子宮腺肌病組和子宮肌瘤組,對兩組患者的2D超聲,CDFI表現和患者在上級醫院的手術病理結果對比分析。結果:經跟蹤調查顯示,30例子宮腺肌病患者經手術病理證實的為25例,符合率為83.33%,而31例子宮肌瘤患者經手術病理證實的為29例,符合率為93.54%;結論:2D超聲能夠結合臨床特征對患者做出正確的診斷,但是仍存在局限性,在超聲鑒別診斷上仍有一定的困難,而CDFI在血流信號顯示上具有重要的鑒別作用,值得臨床的應用及推廣。
【關鍵詞】2D超聲;CDFI;子宮腺肌;子宮肌瘤
【中圖分類號】R737.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1
子宮腺肌病和子宮肌瘤病作為臨床上常見的婦科疾病,臨床中主要的診斷仍是依靠婦科的檢查和癥狀[1]。現階段,超聲檢查已經成為臨床診斷的輔助診斷手段。但在檢查過程中,這兩種疾病患者的聲像圖仍有重疊的現象,在鑒別的過程中仍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兩者之間誤診的情況時有發生[2]。因此針對這一情況,超聲診斷子宮腺肌病和子宮肌瘤的準確率需要進一步的提高加強[3]。本次研究選取子宮腺肌病和子宮肌瘤病例,在患者于上級醫院進行手術治療后,行以跟蹤調查,對應用2D超聲、CDFI與手術病理結果進行回顧性的對比分析,研究這兩種方法的鑒別診斷價值,現回顧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我院2016年3月至2019年8月,超聲診斷為子宮腺肌病患者30例(為子宮腺肌病組),子宮肌瘤患者31例(為子宮肌瘤組),并于上級醫院進行手術治療,進行跟蹤調查,子宮腺肌組,年齡28-50歲,平均(41.31±2.25)歲;本組病例均有孕產歷史,其中痛經史為25例,人工流產18例、月經量增多病史23例;子宮肌瘤患者31例,子宮肌瘤組,年齡27-52歲,平均(42.3±2.78)歲;組間自然信息可比(P>0.05)。
1.2 方法
兩組基礎治療均相同,患者于術前均行以GE腹部超聲檢查,經腹的探頭頻率為2.0~5.0MHZ,經陰探頭頻率為5.0~10.0MHZ,在膀胱適度充盈后,對經腹作盆腔的多切面掃查,測量患者子宮大小,并對其子宮的形態以及宮壁回聲、團塊以及團塊邊界進行檢查,并觀察其內膜是否有移位。并應用CDFI對患者的子宮肌層觀察并檢查其血流分布,PW顯示其血流頻譜,并檢測其血流參數,以病灶的血流及病理結果為此次研究的金標準,對其超聲檢查結果進行檢查。
1.3 統計學方法
需統計數據均輸入SPSS20.0,總有效率比較采用(%)表示,實施檢驗,P<0.05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D超聲顯示
在30例子宮腺肌病患者中,其中有25例的患者不同程度的子宮增大,子宮最大患者可達到11.5cm×10.4cm×7.9cm,子宮呈現球形增大患者為18例,呈現均勻增大患者為5例,不規則增大患者為4例;根據病變位置可將其分為,3例患者病變位置位于前壁,23例患者的病變位置位于后壁;而位于前壁以及后壁患者為4例;團塊回聲患者為19例;其中團塊邊界清楚患者為6例,其中宮腔線偏移患者為18例;而在31例子宮肌瘤患者的診斷中,其中有25例患者子宮呈現不規則的增大;31例患者均有團塊回聲,其中28例患者的團塊邊界顯示清楚,而患者的宮腔線偏移為12例,其中4例呈向前偏移。
2.2 CDFI顯示
在30例子宮腺肌病患者中,團塊周邊顯示間斷的環狀,或是呈現弧形包繞血流為5例;子宮壁呈現彌漫性的血流信號增多為17例,而病灶區域呈現網狀增多患者為3例,而呈現稀疏點狀或是短條血流信號為5例;而在31例子宮肌瘤患者的診斷中,其中病灶區域呈現網狀增多患者為11例,團塊周邊呈現弧形包繞血流現象患者為20例。根據其血流速度測值顯示,子宮腺肌患者的PI以及RI值要顯著高于子宮肌瘤患者;
2.3 超聲診斷符合情況
據跟蹤調查顯示,超聲診斷為子宮腺肌病患者30例,術后病理證實的為25例,符合率為83.33%,誤診為子宮肌瘤為5例,誤診率為16.67%,其中誤診2例為子宮腺肌合并子宮肌瘤病例,3例為局限性的子宮肌瘤病例;其中超聲顯示患者的團塊周邊包繞有血流 信號;而超聲診斷為子宮肌瘤患者31例,術后病理證實為29例,符合率為93.54%,誤診2例,為子宮后壁多發小肌瘤病例。
3 討論
子宮腺肌病常呈現為均勻彌漫性生長,而聲像圖的改變常具有特征性,通過2D超聲能夠對其做出正確的診斷,而CDFI在通過團塊的周邊血流信號可對子宮腺肌和子宮肌瘤患者的血流信號進行有效鑒別,結合本次研究跟蹤調查結果示,30例子宮腺肌患者經手術病理證實的為25例,符合率為83.33%,誤診為子宮肌瘤為5例,誤診率為16.67%,其中誤診2例為子宮腺肌合并子宮肌瘤病例,3例為局限性的子宮肌瘤病例;而31例子宮肌瘤患者,術前的超聲診斷為29例,符合率為93.54%;
綜上,2D超聲能夠結合臨床特征對患者做出正確的診斷,但是仍存在局限性,在超聲鑒別診斷上仍有一定的困難,而CDFI在血流信號顯示上具有重要的鑒別作用,值得臨床的應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李秋. 彩超檢查在子宮肌瘤和子宮腺肌病診斷及鑒別診斷中的效果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03):67+69.
魏琦萍. 子宮肌瘤與子宮腺肌病超聲診斷分析[J]. 基層醫學論壇,2018,22(23):3284-3285.
李衛兵. 子宮肌瘤與子宮腺肌病超聲診斷的診斷符合率及子宮動脈血流參數分析[J]. 中國社區醫師,2018,34(28):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