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摘 要】目的:探究特殊原因慢性創面的治療方法及療效研究。方法:本次試驗時間范圍選為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該時間范圍內選取50例因燒傷至我院治療的下肢慢性創面患者進行觀察,對所有患者行清創聯合負壓封閉引流術、中后頭皮移植聯合負壓封閉引流術、半暴露治療、彈力繃帶加壓換藥治療后,觀察研究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本次試驗中,有27例患者(54.00%)接受了2次手術治療,18例患者(36.00%)接受了3次手術治療,2例患者(4.00%)接受了4次手術治療;本次試驗所有患者的術中平均出血量為(224.35±175.42)ml;皮片完全成活(100.00%),供皮區創面愈合時間平均為入院后(30.32±12.05)d;治療后患者的生活質量平均較治療前有大幅度提升,(p<0.05)。結論:臨床給予特殊原因慢性創面患者行清創聯合負壓封閉引流術、中后頭皮移植聯合負壓封閉引流術、半暴露治療、彈力繃帶加壓換藥治療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創面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慢性創面;燒傷;負壓封閉引流術
【中圖分類號】R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1
慢性創面主要是指在臨床中經3個月以上時間治療后,創面仍然無法恢復解剖及組織功能完整或無明顯愈合趨勢的情況,通常慢性創面主要發生在下肢,臨床主要表現為潰瘍、壓瘡、糖尿病足潰瘍等癥狀[1]。慢性創面疾病治療困難,恢復時間漫長,不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影響,還會加重患者的家庭經濟壓力,影響患者家庭和諧[2]。本以收治的50例因燒傷至我院治療的下肢慢性創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行清創聯合負壓封閉引流術、中后頭皮移植聯合負壓封閉引流術、半暴露治療、彈力繃帶加壓換藥治療后觀察研究患者的治療效果,具體見下文描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試驗時間范圍選為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該時間范圍內選取50例因燒傷至我院治療的下肢慢性創面患者進行觀察,患者中有男性32名,女性18名,患者的平均年齡為(70.33±5.75)歲,清創前平均創面面積為(34.95±30.62)cm2,納入標準:患者年齡不低于65歲,慢性創面傷病程不低于60年,患者神經功能及語言功能正常,能夠配合完成醫護工作,本次試驗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進行,患者及其家屬對本次試驗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患者入院后對其進行常規換藥基礎治療,每日1次,取莫匹羅星軟膏(中美天津史克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30064)均勻涂抹在醫用紗布上并將創面覆蓋,妥善包扎。根據患者創面情況在2-17d后對患者行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待成功后指導患者行仰臥位,開始清創聯合負壓封閉引流術治療,將纖維板組織與鈣化灶徹底清除后再根據患者的創面實際情況進行負壓護創材料治療,將負壓值保持在-40.0~-26.70kPa[3]。每日對VSD輔料進行沖洗,沖洗采用生理鹽水,并定期對患者VSD輔料情況進行觀察記錄,一旦出現異常及時處理,6-10d后對VSD輔料底部患者新鮮肉芽生長情況進行觀察,如生長不理想則需進行VSD輔料更換,再繼續行VSD輔料治療直至新鮮肉芽組織生成。7-23d后給予患者中后頭皮移植術治療,常規換藥,術后7-10d拆除創面VSD輔料觀察創面皮片成活情況,恢復期每日給予患者彈力繃帶加壓換藥直至創面愈合。
1.3 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情況及對比治療前后患者的生活質量變化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試驗涉及數據進行統一處理,處理軟件為SPSS21.00統計學信息軟件,輸入數據后,計數資料與檢驗方式分別為“x2”、“%”;計量資料與檢驗方式分別為“()”、“t”,p值表示組間數據的差異性,p<0.05時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的治療情況
本次試驗中,有27例患者(54.00%)接受了2次手術治療,18例患者(36.00%)接受了3次手術治療,2例患者(4.00%)接受了4次手術治療;本次試驗所有患者的術中平均出血量為(224.35±175.42)ml;皮片完全成活(100.00%),供皮區創面愈合時間平均為入院后(30.32±12.05)d。
2.2 對比治療前后患者的生活質量變化情況
治療后患者的生活質量平均較治療前有大幅度提升,(p<0.05)。見下表1:
3 討論
創面愈合是一項由多階段構成的、循序漸進的康復階段,是高度協調、相互交叉、重疊進行的動態的生物學反饋。創面愈合過程中任意一項階段的中斷或問題出現均可能影響整個治療過程的進行。因此在本次試驗中,筆者選擇清創聯合負壓封閉引流術、中后頭皮移植聯合負壓封閉引流術、半暴露治療、彈力繃帶加壓換藥治療法,首先由于患者入院時創面有不同程度的潰爛,因此前期采取控制感染,加速肉芽組織生成的治療理念,帶創面清潔、肉芽組織形成后,再利用血運豐富、毛囊較深的頭皮組織進行移植,其彈力豐富,成活率高,能夠促進患者的創面康復[4]。本次試驗中,有27例患者(54.00%)接受了2次手術治療,18例患者(36.00%)接受了3次手術治療,2例患者(4.00%)接受了4次手術治療;本次試驗所有患者的術中平均出血量為(224.35±175.42)ml;皮片完全成活(100.00%),供皮區創面愈合時間平均為入院后(30.32±12.05)d;治療后患者的生活質量平均較治療前有大幅度提升,(p<0.05)。
綜上,臨床給予特殊原因慢性創面患者行清創聯合負壓封閉引流術、中后頭皮移植聯合負壓封閉引流術、半暴露治療、彈力繃帶加壓換藥治療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創面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毛書雷,張元海,王新剛, 等.特殊原因慢性創面的治療及療效隨訪[J].中華燒傷雜志,2018,34(6):391-395.
馬秀云.封閉式負壓吸引技術在燒傷及慢性創面中的效果探討[J].中外醫療,2018,37(28):65-66,69.
汪麟,溫繡藺,喬麗娜, 等.復方桐葉燒傷油聯合改良式負壓吸引法治療慢性難愈合創面療效觀察[J].西部中醫藥,2018,31(11):90-92.
李永忠,雷云,陳莉, 等.燒傷創瘍再生醫療技術與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序慣應用在慢性難愈合創面治療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燒傷創瘍雜志,2019,31(3):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