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婧 張洪宇 王菲菲

【摘 要】目的:分析對比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健康體檢者自身抗體相關實驗室指標。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非活動期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為實驗組,根據其血清RF水平分為RF陽性組(65例)、RF陰性組(35例),選取同時期來我院體檢的100例健康人群作為健康對照組;對所有實驗者分別進行ESR、CRP以及DAS28等指標檢測,對比分析兩組人群的檢測結果。結果:研究組患者的ESR、CRP以及DAS28評測及異常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其中RF陽性組均明顯高于RF陰性組(P<0.05)。結論:類風濕因子(RF)是臨床診斷RA的常見自身抗體,其的表達水平與患者的ESR、CRP以及DAS28具有密切關系,臨床上可以通過檢測ESR、CRP以及DAS28等指標作為預防、診斷和治療的參考依據,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自身免疫性疾病;健康體檢者;自身抗體
【中圖分類號】R44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1
類風濕關節炎作為臨床中常見的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特征為手、足小關節的多關節、對稱性、侵襲性關節炎癥,多數伴有關節外器官受累及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可導致患者出現關節畸形及功能喪失,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據研究發現,RA的病因復雜,主要以環境與遺傳因素為主。類風濕因子(RF)是一種抗人或動物IgG分子Fc片段抗原決定簇的抗體,其的含量水平作為目前臨床中診斷類風濕關節炎的常見指標。本研究就是為了討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健康體檢者自身抗體相關實驗室指標差別,為臨床疾病的早期診斷提供參考依據,具體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非活動期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為實驗組,根據其血清RF水平分為RF陽性組(65例)、RF陰性組(35例),選取同時期來我院體檢的100例健康人群作為健康對照組。RF陽性組:男24例,女41例,年齡最大72歲,最小39歲,平均年齡(49.67±8.73)歲;RF陰性組:男11例,女24例,年齡最大71歲,最小40歲,平均年齡(50.49±9.16)歲;對照組:男60例,女40例,年齡最大70歲,最小45歲,平均年齡(50.79±8.46)歲。研究組選入標準:①無相關嚴重并發癥;②病歷資料齊全。排除標準:①精神病患者;②意識不清醒;③不同意、不配合本次實驗者;④已接受系統治療者。對比3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分組方法:①收取患者入院后第二天清晨空腹時的靜脈血液2ml,在4℃下保存;②使用離心機以3000r/min的轉速離心分離10min,收取上層血清進行檢測;③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和檢測試劑對其進行檢測,以20U/ml為臨界值,以上為RF陽性組,以下為RF陰性組[2]。
研究方法:①采取所有實驗者清晨空腹時的靜脈血液2ml。②使用離心機以3000r/min的轉速離心分離10min,收取上層血清進行檢測;③使用免疫比濁法檢測血清中CRP含量水平;④采用全自動血沉分析儀檢測CRP含量水平;⑤根據患者的VAS評分和臨床癥狀,計算DAS28評分。
1.3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20.0軟件做統計學結果分析。
2 結果
2.1 三組實驗者的檢測結果分析對比
研究組患者的ESR、CRP以及DAS28評測及異常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其中RF陽性組均明顯高于RF陰性組(P<0.05),具體數據見表1。
3 討論
類風濕關節炎(RA)是一種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為主的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可能與遺傳、感染、性激素等有關。其中女性好發,發病率是男性的2~3倍。并且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段,其中以40~60歲為高發年齡。RA會導致患者出現關節畸形甚至功能喪失,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采用RF檢測能有效的判斷疾病的產生與發展情況,為患者的盡早診斷和治療對阻止病情進展、改善預后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本實驗結果,患者的ESR、CRP以及DAS28評測結果及異常率與健康人群之間存在較大差異(P<0.05),并且RF陽性與RF陰性之間也存在明顯差異(P<0.05)。資料顯示,RF雖然作為早期RA的重要依據,但因惡性腫瘤、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疾病也能使RF顯示成陽性,因此可以對患者的加以CCP檢測,防止出現誤診或漏診的現象[3]。
綜上所述,類風濕因子(RF)是臨床診斷RA的常見自身抗體,其的表達水平與患者的ESR、CRP以及DAS28具有密切關系,臨床上可以通過檢查ESR、CRP以及DAS28等指標作為預防、診斷和治療的參考依據,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陳水綿,俞翀曌,李恩靈,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健康體檢者自身抗體相關實驗室指標分析[J].檢驗醫學,2018,17(21):187-188.
楊靜文,錢琤,胡紅麗,等.血清IgE升高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中的臨床意義[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8,11(1):2365-2367.
羅國忠,賀海文,林曉春,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伴狼瘡抗凝物陽性的實驗室指標與臨床特點[J].血栓與止血學,2015,19(6):35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