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 鄭志 舒濤
【摘 要】就器官捐獻而言,捐獻協調員在器官捐獻過程中地位極為重要,近年來我國醫療制度不斷改革,越來越多醫療機構設立醫務社會工作崗位,而經過專業訓練的醫務社會工作者相對較少,導致醫務社會工作者的工作能力相對較低,尤其關于器官捐獻涉及的諸多倫理問題無法得以有效解決,因此本文主要對社會工作在器官捐獻實務中的倫理困境及對策進行綜述。
【關鍵詞】社會工作;器官捐獻;實務;倫理困境;對策
【中圖分類號】R61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1
對我國而言,我國對器官的需求量相對較大,而社會工作者在器官捐獻工作上扮演著重要角色,不僅需要關注病人的心理及社會需求,同時也注重關注家庭的需求,尤其在需要捐獻器官與移植方面進行多重考慮,更需要社會工作者的判斷、建議以及幫助,醫務社會工作者在工作中需要重視團隊合作意識,并且尊重權威,尊重隱私,從維護捐贈患者知情同意權,保護捐贈者隱私等相關內容,對醫務者可能面臨的困境進行總結并提供相應的解決對策。
1 器官捐獻社會工作實務中的倫理困境
1.1 維護捐贈者知情同意權利
在大多數被訪者當中,潛在的捐獻者主要是由醫師與家屬進行有效溝通,再將患者轉介紹給醫務工作者或器官協調員來進行勸說,尋求其器官捐贈意愿,而醫務社工在臨床工作將開始前,需要與醫師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家屬的態度,這也直接影響到器官捐贈是否能夠成功,但在實際臨床應用具體過程中,出現了社會工作者責任不明確、內容告知不全等情況極易導致醫務社工出現倫理困境,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信息告知不充分,信息告知不充分,經總結主要分為三種情況,第1種家屬未完全了解器官捐贈的相關內容,醫護人員已經開始做相關器官捐獻的準備;第2種醫師未完全將患者的實際病情告知家屬;第3種是向潛在的器官捐獻家屬進行詢問是否捐獻器官等不合理行為,均能夠使患者的充分被告知倫理受到了限制。
以家庭核心人物為主要告知對象,器官捐獻需要信息充分告知是器官捐獻者應有的權利與義務,也是對捐獻者家屬的尊重。原則上應對器官捐獻者家屬在進行器官捐獻前,將所有信息告知家屬,已作為是否同意器官捐獻的先決條件,但醫務社工在提供器官捐獻的信息時,存在時間、空間不適宜的現象,醫務社工通常在告知對象上會選擇家庭的核心人物,例如,配偶、成年子女或父母,并期待由家屬自行討論決定,作出相關結果,即使醫務社工在整個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家屬對器官捐獻存在不同的意見,但仍然還是將家庭核心人物作為主要信息充分告知對象。
1.2 捐獻者與受贈者的隱私保護
保密原則是器官捐獻中的重要工作內容,保密原則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意味著社會工作者在沒有得到當事人知情的情況下,不能夠向其他人透露捐獻者的相關資料,但捐獻過程中要求供受雙方均遵守雙盲原則互不影響,不知道雙方信息,這一原則執行相對較為容易,特別是涉及到多部門,使保密工作尤其突出,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媒體對器官捐獻內容進行報道使捐贈者的隱私被曝光,第二醫療機構其他部門是否能夠對捐獻者的資料進行保護,受到文化的影響,當受體情況不穩定時,供體信息極易被泄露。
1.3 專業限制和團隊期待之間的沖突
把案主的利益放置于最優地位,是倫理守則當中的基礎內容,也是社會工作者最先考慮的事情,利益沖突常見為醫務社工面對案主和自身利益是如何進行取舍,案主利益與其他人利益沖突時如何取舍,自己和所在團隊受到利益沖突時如何取舍。專業限制主要是指社工和案主之間的專業關系弱,專業較差,容易陷入雙重關系困境。同事關系,醫務社工在捐獻團隊當中主要扮演著協調者的角色,在面對協調組織以及各類資源等多種因素下,因立場、價值觀、專業價值觀也能夠導致醫務社工陷入倫理困境。
2 社會工作在器官捐獻實務中的倫理困境的對策
2.1 選擇合適的時機完成告知病情以及征詢器官捐獻信息
由于受到專業性的限制,家屬及患者對醫生具有較高的信任度,應由醫師選擇合適的時機向患者家屬進行病情說明,尤其主治醫生本人接受過器官捐獻相關培訓內容,不僅會主動向潛在器官捐獻者進行相關鋪墊,會與醫務社會工作者進行有效溝通,在進行病情告知時,醫務社工應參與到其中,并且能夠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有效溝通,使患者及家屬對病情能夠有所認識和理解,可評估家屬態度。醫務社工應從患者一開始入院治療時,醫療團隊在患者病情每次變化時,都應將病情完整的告知,使家屬能夠感受到醫療團隊的敬業以及關心,并且患者能夠提高對病情的接受程度,后續器官捐獻征詢工作也會順利推進。
2.2 醫務社工面對家屬意見不統一時的處理方法
以往工作中,往往會選擇家庭核心成員進行溝通告知,但常因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沖擊,極易出現家屬意見不統一。醫務社工應改變原有的方法,對全部家庭成員進行病情告知,同時需要考慮到家庭未來可能會面臨著壓力以及傷害,應優先考慮捐獻者的利益,將對其傷害降到最小為原則,進行多次說服與溝通[1]。
2.3 倫理困境抉擇中的處理方法
針對捐獻者以及授權者醫務社工均需要堅持保密原則,為了降低雙方對未來生活不可預知的干擾,可通過信件或卡片表達感謝,或者可在事先提醒以及家屬同意的情況下協助檢查信件或卡片內容,將存在信息的部分刪除。當團隊期待與專業角色發生沖突時醫務社工應更加傾向于捐獻者,應將家屬的傷害降到最低,同時應尊重捐獻者家屬的意愿,并充分發揮醫務社工的角色,面對壓力應保護捐獻者,另外,針對各關系出現利益沖突時,醫務社工應將相關法律政策作為準則,做出不違法的決定。
結束語:
社會工作者在器官捐獻實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用根據當下存在的倫理困境提出相應的對策,對進一步推動我國器官捐獻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劉敏. 器官捐獻法律制度初探[J]. 現代法學, 2018,5(1):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