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芝 郭青鑫


【摘 要】目的:探討CT診斷與放射平片在臨床診斷脊椎骨折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我院于2017/6~2019/6間收治的82例脊椎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對他們接受臨床手術治療前均接受CT診斷和放射平片診斷,對比兩種臨床診斷方法在確診患者骨折特征與部位方面的差異性。結果:在脊椎骨折患者的骨折特征與骨折部位診斷方面,CT診斷技術的確診率都顯著高于放射平片的確診率,相應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臨床診斷脊椎骨折患者期間,可以采取CT診斷技術,這樣更容易顯現出患者的骨折特征,并能夠對其骨折部位進行明確區分,診斷效果要顯著優于放射平片診斷技術,值得在臨床進行大力應用。
【關鍵詞】CT診斷;放射平片;脊椎骨折;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R68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1
脊椎骨折是臨床骨科中一種常見的骨折疾病。 CT診斷技術的應用則可以有效解決放射平片診斷中存在的不足,是當下臨床治療脊椎骨折中比較常用的一種診斷技術[1]。本次研究結合我院收治的脊椎骨折患者,探討了CT診斷技術的診斷價值,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于2017/6~2019/6間收治的82例脊椎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經臨床確診,全部患者在臨床治療前都確診符合脊椎骨折的相關診斷標準。在82例患者中,男47例,女35例;年齡21~66歲,平均(38.23±5.83)歲;損傷部位:腰椎損傷患者36例,頸椎損傷患者24例,胸椎損傷患者15例,骶尾椎損傷患者7例。骨折致傷原因:重物砸傷患者13例,高處墜落患者10例,摔傷患者26例,交通事故患者31例,塌方事故患者2例。
1.2 方法
(1)放射平片診斷技術應用要點:采用X線機進行診斷(機器運行參數:管電壓——120kV,管旋轉速度——0.4r/s,且管電流利用自動毫安控制器進行自動化控制)。在利用儀器掃描患者骨折部位期間,要對患者正體位和側體位進行認真掃描和拍攝,同時相關人員還要結合患者骨折部位的嚴重情況,還可以額外地拍攝這些部位的雙側斜位片,以更加全面地評估患者的脊椎損傷程度[2]。
(2)CT診斷技術的應用要點如下:采取64排螺旋CT機進行CT掃描診斷(相應的機器運行參數為:管電壓——130kV,管電流——100mA,層距水平/層厚——5mm)。在確定CT機診斷參數的基礎上,操作者在掃描患者部位的過程中,要注意使掃描線與患者的腰椎體以及胸部等部位之間始終保持平行關系,同時要結合每一個患者的實際骨折情況,根據其嚴重程度來合理地采集與重建冠狀位與矢狀位的圖像,以此提升患者骨折部位與特征的確診率。
1.3 評價指標
在臨床診斷操作完畢后,要對CT診斷技術和放射平片診斷技術二者應用的骨折診斷確診率進行分別分析,同時對二者的差異性進行統計分析。其中評價指標主要包括脊椎骨折特征和脊椎骨折部位兩個方面,前者通過檢查患者的骨折移位、骨折片突入椎管、椎管容積改變、脊椎曲度改變、椎管狹窄等影像學特征,后者則主要檢查前柱骨折部位、中柱骨折部位和后柱骨折部位等脊椎骨折部位方面的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軟件SPP19.0對實驗檢測數據進行統計處理,其中計量與計數數據相應地采取卡方校驗和t校驗,結果數據對比以P<0.05代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種診斷技術在確診患者骨折特征方面的情況比較
在骨折移位、骨折片突入椎管、椎管容積改變、脊椎曲度改變、椎管狹窄等骨折特征方面,CT診斷技術的確診率都顯著高于放射平片確診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種診斷技術在確診患者骨折部位方面的情況比較
在前柱骨折部位、中柱骨折部位和后柱骨折部位等脊椎骨折部位方面,CT診斷技術的確診率都顯著高于放射平片確診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脊椎骨折是臨床骨科中一種常見的骨折疾病,會使患者出現神經功能障礙,甚至可能會誘發致殘或致死問題,加強其臨床治療顯得尤為重要。鑒于脊柱脊髓的受傷機制與解剖結構都非常繁雜,相應的損傷還缺乏統一性的分類機制,所以臨床診斷與治療難度比較大。在臨床治療脊椎骨折患者期間,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確診患者骨折的部位與特征,這是確保治療疾病效果的一個前提條件[3]。因此,對患者開展影像學檢查在臨床治療脊椎骨折患者期間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以便可以結合檢查結果提升患者接受治療以及預后康復的效果。人體脊椎是人體椎體的一個主要受力主題,是由多種骨架與關節所構成,尤其是還存在比較多的重疊部位,所以直接采取影像學診查技術在判斷患者骨折損傷嚴重程度時的難度比較大。而傳統放射平片診斷技術雖然可以清晰地顯示出患者的椎體形態,但是卻無法完整地呈現出患者的復雜椎體結構。通過本次研究可知:在脊椎骨折患者的骨折特征與骨折部位診斷方面,CT診斷技術的確診率都顯著高于放射平片的確診率,相應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臨床診斷脊椎骨折患者期間,可以采取CT診斷技術,這樣更容易顯現出患者的骨折特征,并能夠對其骨折部位進行明確區分,診斷效果要顯著優于放射平片診斷技術,值得在臨床進行大力應用。
參考文獻
陳嘉佳.脊椎骨折采用放射平片和CT 的臨床診斷價值探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77):175-176.
劉小斌,曾敏.放射平片與CT診斷脊椎骨折的臨床價值比較[J].臨床醫藥實踐,2017,(9):672-673.
鄭東彪.放射平片和CT診斷脊椎骨折的效果對比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70):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