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分析神經內科臨床患者常見疾病類型、分布情況,為臨床診療提供參考依據。方法:選擇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本院神經內科收治的200例臨床患者作為研究樣本,將200例神經內科臨床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統計患者疾病種類、年齡、性別以及疾病分布情況。結果:在200例神經內科臨床患者中,男性患者為112例,占據病例數的56.00%,女性患者為88例,占據總人數的44.00%,男性發病率明顯高于女性,數據對比:P<0.05。在年齡分布中,40歲以下神經內科患者病例數低于40歲以上神經內科患者,差異性同樣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疾病類型對比中,腦梗死發病率明顯要高于其他神經內科疾病,差異性對比:P值小于0.05。結論:在神經內科臨床患者中,男性患者高于女性,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加發生神經內科疾病的機率也隨之升高,臨床應根據針對神經內科疾病分布情況,根據患者不同年齡、性別、病情分布情況采取針對性預防措施,以降低神經內科疾病發生率。
【關鍵詞】神經內科;臨床分布;疾病類型;診療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2
目前,神經內科疾病中,最為常見的類型主要包括腦血管疾病、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以及腫瘤等,其中隨著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飲食結構不斷改變,使得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發生率提高[1-2]。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針對本院200例神經內科疾病患者進行分析,討論性別、年齡、疾病分布等情況,對臨床住院患者診治狀況進行分析,分析神經內科臨床住院患者的疾病特點,為神經內科患者的診斷治療提供參考依據,以下是詳細內容。
1 資料、方法
1.1 資料
在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間,選擇本院200例神經內科臨床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20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200例患者均符合臨床神經內科疾病診斷標準。其中男性患者112例、女性患者88例,患者年齡范圍21~78歲,平均年齡為:45.7±4.6歲。
1.2 方法
對200例神經內科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統計患者性別、年齡、疾病類型分布情況等。
1.3 觀察指標
比較200例患者中男性、女性患者病例數,疾病種類等,并分析年齡與患者疾病類型相關因素。疾病類型劃分標準:采用世衛組織頒布的《疾病和相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和《神經內科疾病》中有關標準。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3.0版,計數資料以(%)表示,兩兩對比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以()表示,兩組數據比較采用t檢驗;以P值<0.05表達組間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神經內科疾病不同年齡分布情況 在本次研究中收治的2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共有112例、女性患者有88例,分別占據總人數的:56.00%、44.00%,組間數據對比:卡方值=5.7600 P值<0.05。
2.2 不同年齡神經內科疾病發病情況 在不同年齡中,神經內科疾病呈不同的分布情況,其中發病率較高的年齡段主要為中老年時期,青年時期雖然發病率較低,但是同樣不可忽視,將中老年發病率與青年時期相比較,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P值<0.05(詳細見表1)。
2.2 疾病種類和分布情況 在疾病種類對比中,腦血管疾病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占據54%,其次為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在108例腦血管疾病患者中,腦梗死患者有68例,占據腦血管疾病的62.30%。腦出血患者有22例,占據腦血管疾病的20.37%。短暫性腦缺血10例,占據腦血管疾病的9.26%。腦血管病后遺癥患者8例,占據腦血管疾病的7.41%(詳細見表2)。
2.4 神經內科疾病在不同年齡間的分布情況 在低于30歲以下的4例神經內科疾病患者中,主要有2例患者患有神經系統病毒性、細菌性感染,其次有2例癲癇患者。在年齡大于61歲神經內科疾病患者中,腦梗死患者60例。
3 討論
近年來,神經內科疾病發病率明顯升高,常見的疾病類型包括:腦血管疾病、偏頭痛、癲癇、癡呆、腦部炎癥疾病等,患者往往表現出偏癱、語言障礙、頭暈、頭痛、神經痛、抽搐等臨床表現,部分疾病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威脅人類的生命安全[3]。
根據本次研究,神經內科中,女性病例數明顯要低于男性病例數,這可能與男性患者吸煙、飲酒、不喜運動、飲食方面無節制等因素有關。此外社會工作與家庭責任均給男性人群帶來較大的精神壓力,容易引發神經內科相關性疾病。
在年齡分布中可以看出,神經內科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發生率較高,尤其是在40歲以后呈明顯上升趨勢,同時可以看到近年來神經內科患者中出現年輕人群,需引起臨床重視。
在疾病類型中,最常見的疾病屬于腦血管疾病,這主要與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因素有關。
綜上所述,隨著當前人們的生活質量、飲食結構發生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人口老年化加劇等因素影響,使得神經內科疾病發病率明顯上升。隨著現代社會節奏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工作壓力與日俱增,為了降低神經內科疾病發生,改善神經內科疾病患者的病情,臨床上應提高神經內科疾病防控意識,不斷加強宣傳和預防力度,督促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其次在工作中,患者應避免過度勞累并定期接受體育鍛煉,飲食方面注意均衡,降低鈉鹽、動物脂肪攝取量,并戒除煙酒,聽從醫囑接受合理治療。
參考文獻
瑪力亞·哈布力.神經內科臨床患者常見疾病與危險因素分析[J].系統醫學,2018,3(10):43-44.
趙源群.神經內科臨床患者的常見疾病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11):167-168.
李銳.神經內科臨床患者的常見疾病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