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秋,是一年中我最喜歡的季節。窗外,華燈初上,暗淡了遠方的星光。盡管課業的重負讓我無暇騁懷分神,可思緒總禁不住隨陣陣秋風飄回到故鄉。
自來到城中,繁華繚亂迷雙眼,學業紛繁壓兩肩,當一切情景濃烈似酒,撲面而來時,淡然如水的故鄉似乎慢慢淡出了我的腦海。每當我面對波濤滾滾的寬闊河面,我總會想起曾經的小橋流水、漣漪點點。見慣了路邊芳香醉人的百花爭艷,我總會憶起家門前的株株銀杏,亭亭無語。
秋日,銀杏葉紛紛落下,在微潤的泥土上鋪上一層金黃的地毯。而我最喜歡躺在這無邊的銀杏葉上,仰起頭,看著枝丫上一片片銀杏葉不斷搖擺。它們終究禁不住風兒的誘惑,如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旋轉、翻飛、嬉鬧,最終落向我的懷抱。隨意撿拾起一片,葉子好像金黃的小傘,而中間似乎像被青綠的墨汁不小心蘸了一滴,綠意瞬間向四周暈染開去,構成一幅和諧美妙的圖畫。將它輕輕放在臉頰上,感受它裹挾著泥土,為我送來陣陣清香。
陽光透過銀杏的縫隙灑下,在地面上留下斑駁的影跡。我常常在這恰好的光與影中陷入酣甜的夢境,又在爺爺高舉手指輕敲腦門的動作中悄然醒悟。
遍地落葉的泥土上,靜默著南門橋的欄桿。石質的欄桿上刷著白漆,但很多地方已經剝落。看起來,仿佛一位白發垂暮的老人,見證著鎮上一代代人的世事滄桑。
兒時的我總喜歡讓爺爺抱起我,伏在欄桿上,張望著四下詩意的景色。
橋下,靜靜的小河穿過拱橋,載著葦葉緩緩地流淌。兩岸,麥黃色的蘆葦在微風中輕輕搖著,似在向我點頭歡迎。細細的莖稈斜插進水底的淤泥里,在水面上泛起陣陣漣漪。岸上,幾只蟲兒不時迅疾地穿過,驚醒了那些沉睡的枯草。
抬眼望去,高遠的卷云如層層魚鱗,在夕陽的映照下,變作五彩斑斕的彩霞,編制出迷幻的色彩。紅、橙、黃、紫、白,一時間完美地融在一起,掛在天幕之上。
遠處,風兒正吹著稻田,一陣陣金黃的浪潮在曠野上不斷翻滾。蟋蟀與蟈蟈的叫聲此起彼伏,爭相奏響一曲秋日的歌。溫暖的空氣里,我仿佛已經嗅到了美味的稻谷香。
夜幕降臨,我們漫步在無際的田野上。草叢的縫隙中,星星點點的螢火在蛙鳴里閃亮。如墨的夜色下,白色的星辰閃爍著淡淡的光芒。
“爺爺,人去世后會到哪兒呢?”稚嫩的聲音劃破秋夜。
“看,他們會變成天上的星星,給年輕人指路啊。”爺爺拉起我的手,指向遠方的夜空。
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碰巧遇見爺爺和藹的目光,一絲暖意在心頭蕩漾。
記憶的放映機緩緩走向終點,雨夜的一聲驚雷傳來了爺爺的噩耗,也劃破了我甜美的夢。
汽車駛向了進城的橋,嶄新的世界里摻雜著陌生和憂傷。高樓林立、長橋飛跨。我推開窗,遙望漫天星光。霎時間,眼前又浮現出爺爺的臉龐,腦中又浮起了故鄉的模樣。繁華的燈火,怎比得上南門的夕陽?工廠的轟鳴,怎敵得過秋蟲的吟唱?那銀杏的金黃、南門的稻浪、秋夕的螢光、夜幕的星芒,早已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上。
故鄉的秋,果真是我一年中最欣喜的季節。大概還是因為我太年少,年少到不知秋如夕陽,無限美好卻已盡黃昏,一切似乎無可挽回。黃昏褪去,夜幕深處,一顆星星渺遠而親近,似乎在向我訴說——孩子,不要抱怨和惋惜逝去的黃昏,黃昏往往孕育的是另一個黎明的曙光。
“撐一把紙傘,一簾煙雨搖;美好往事里,我把快樂尋找。”沿著小時候每天撒歡的鋪滿銀杏葉的小路,我走啊走,走啊走,走過層層歲月,撲進爺爺的懷抱。
劉廣宇: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 17創培(1)班學生
指導老師:朱艷飛
編輯 張秀格 gegeprett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