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媽媽給我報名了“大熊貓五日飼養員”活動,這學期老師讓我體驗一回“小講師”——給全班同學普及“和大熊貓親密接觸那點事兒”。
我既興奮又膽怯,喜的是終于可以和大家分享在大熊貓基地的所見所聞,憂的是我的“大熊貓星球”知識還停留在“聽說”階段,能不能講好呢?“既然答應了,不如好好做。”媽媽對我說。于是,我開始搜集做PPT的材料,做好充分準備。
可是,網上資料和飼養老師說的不一致。網上說大熊貓是貓系,很乖沒有殺傷力,老師卻說大熊貓是熊系的,生起氣來可厲害呢。我思來想去,忽然記起在基地看大熊貓吃竹子時,大熊貓一咬竹子就斷了,這說明大熊貓的咬合力很強——牙尖嘴利,實屬兇猛。還是體驗出真知。
到了上課那天,我的心臟“砰砰”跳,好像要跳出嗓子眼一樣。上課鈴響了,同學們用期待的目光看著我。我默默深吸一口氣:“今天,我來為大家帶來國寶大熊貓的知識。”大家一齊鼓掌。“上課之前,先來猜個謎語吧?大熊貓最大的兩個心愿是什么?”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著:“有吃不完的竹子?整天都能睡懶覺……”有同學說。我笑了笑說:“不是的,一是它們想拍攝一張彩色照片,二是它們想去掉黑眼圈!”同學們哄堂大笑,一下子課堂氣氛活躍了起來,也帶動了同學們的興趣。
“我們現在進入正題,其實大熊貓可不是一個好媽媽哦。”“什么?”同學們一臉疑惑地看著我。“我們每個人只有一個媽媽,但大熊貓媽媽和配偶生下孩子后,只養孩子一年,接著會丟棄它的寶寶,去找下一任配偶。”同學們張大了嘴巴,像木頭人一樣瞪著眼睛,不可思議地看著我。“你們想不想知道大熊貓基地里的一些其他秘密呀?”我故作玄虛。“想!”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其實,在基地,我們幫大熊貓打掃衛生時,是負責給它們鏟屎的,帶著手套用手直接撿起來,我聞了聞,大熊貓屎可真香。”大家又大笑起來。
這堂課在歡聲笑語中順利結束,我口干舌燥,腰疼背痛,終于體會到老師的辛苦。從課前準備到上課結束,看似簡單的知識傳遞,背后都是辛苦的付出。前期仔細備課確保每個知識點準確,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表達,過程中保持課堂氛圍輕松愉悅,在大家充分理解后完成知識的輸出及輸入,真的太不容易了。
“一日小講師”教會我尊重老師的辛勤成果。我暗下決心,以后上課一定更專注、更仔細地聆聽,以優異的成績回報呵護著我們的老師。
欒嘉怡:南京市浦口實驗小學六(7)班學生
編輯 張秀格 gegeprett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