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加恩
摘 要:民間剪紙是中國傳統藝術中的珍寶,有強大的文化表現力和吸引力。文章通過對民間剪紙藝術的價值進行研究分析,闡述了剪紙造型藝術在現代圖形設計中的應用,希望可以為圖形設計提供相關的基礎設計依據,為推進民間剪紙藝術的文化傳播做出貢獻。
關鍵詞:剪紙藝術;價值;造型;圖形設計
一、剪紙藝術的價值
(一)實用價值
不同的地域性形成了風格各異的剪紙派系,在剪紙的線條表現上也各具特色。南方的剪紙線條多清秀婉轉、細膩雅致,北方剪紙的線條以粗獷有力、渾厚質樸為主。剪紙的創作題材來自生活,具有豐富的藝術創作源泉,它的實用價值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剪紙藝術常常用于服飾刺繡的底紋、節慶禮儀的裝飾。各個民族在節慶時大多用剪紙藝術裝點生活場景,人們通過剪紙藝術的表現形式來傳達自己對節日的喜悅心情。在素材的選取方面,民間藝人多選用人物、戲劇、祥瑞、動物、植物等作為創作素材進行巧思妙想,以多變的造型和絢麗的色彩渲染節日的氛圍,在愉悅中使人享受剪紙藝術帶來的精神上的滿足。
(二)美學價值
剪紙的表現形式質樸自然,其運用夸張、概括的藝術手法打破自然形態的約束,體現出作者嫻熟的技藝,反映了不同文化底蘊和人們對生活的情感,作品呈現出豪邁、細膩、精致、質樸、華麗等不同藝術風格,使觀賞者體會到作者包羅萬象的藝術氣質和源遠流長的華夏文化。剪紙作品匯集了民間藝人豐富的生活閱歷、卓越的創造才能以及對圖形的高度概括理解,產生了濃郁的鄉土趣味,增添了生活的藝術形式,陶冶人們的情操并提高勞動人民的審美觀和美學品味。
(三)文化價值
剪紙的題材來源十分廣泛,有現實生活的題材、吉祥寓意題材、故事傳說和戲曲人物等等,這些題材積極向上,鼓舞人心,大多離不開歌頌英雄,贊揚社會美德、忠貞賢良、勤勞誠實等,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愿景等。剪紙的用途涉及生活的大小事宜,如窗花、墻花、喜花、各類刺繡用品等,隨處可見的剪紙使人們不斷受到濃厚的藝術熏陶,如弘揚正氣、講美德、知孝悌忠信和禮義廉恥等優秀品格。民間剪紙藝術是勞動人民精神信仰的寄托,體現勞動群眾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具有深厚的社會文化內涵。
二、剪紙造型藝術對圖形設計的啟示
圖形設計是設計師根據點、線、面以視覺語言進行的符號設計,它是設計師表達自然形象和主觀概念相結合的產物。每個國家的民族都有屬于自己獨有的語言和文化背景,也正因為文字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圖形設計在交流傳達方面的價值更為突出。圖形可以跨越種族差異、地域限制、文化背景差異等進行交流,圖形具有“通用性”,通過視覺化的圖形使觀者更加直觀地感受設計者所傳達的精神內涵。
(一)意象造型
剪紙藝術是中國民間藝人生活閱歷、美學知識、造型能力等方面的綜合寫照。剪紙藝術不是直觀地再現客體,而是對客觀物體進行的主觀意念的再創造,即意和象的結合。所謂意象,就是藝術家的主觀體驗和精神世界的表達,用他們的世界觀去表達、重建思維中的審美畫面。就如唐代著名畫家張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藝術創作理論,對當下設計師在創作圖形設計時有很大的啟示作用,同時設計者要善于學會用剪紙意象技法,師法自然并結合藝術的再加工,呈現意象之美。
現代圖形設計師要多從剪紙意象造型中汲取創作經驗,比如用象征性或比喻借代等表達方式進行創意手法的延伸。如著名設計師陳幼堅為自己的設計公司創作LOGO時,其圖形元素是運用剪紙的吉祥紋樣“四喜娃娃”的外形,對圖形進行了簡練提取,共用圖形之兩頭兩體轉換視角,連環相接形成“四喜兒”造型。圖形的提取恰到好處,整體形象活潑且有趣味性,既展現了孩童的可愛朝氣,又體現了中國剪紙藝術中“意念先行,以形取神”的造型特征,極具中國傳統復古特色,易與觀者產生共鳴。
(二)正負造型
現代圖形設計常運用圖底互換原理,即“黑底白圖”和“白底黑圖”。剪紙藝術具備虛實相結合的造型特征,即正負形的巧妙運用,二者交織融合,惟妙惟肖。如剪紙造型中“花中花”的造型,完全打破自然形態的約束,在一部分圖形中插入另一部分圖形的設計,二者存在互為條件,缺一不可。剪紙正負形的創作形式在圖形設計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正形的圖和負形的底互相反轉、依托,給人帶來印象深刻的畫面節奏感和視覺層次感。
著名的“魯賓之杯”就是很好的正負形的例子,如果視線集中在圖形上,看到的是杯子,但視線角度若轉移到背景,看到的則是兩個側面角度人臉。荷蘭著名的版畫家莫里茨·科內利斯·埃舍爾在圖形正負形方面的設計可謂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他的作品《鳥與魚》《白天與黑夜》《八個頭》等,都是卓越的正負造型的圖形設計。剪紙藝術正負圖形的表述對平面視覺領域有著重要的啟發和貢獻,其展現效果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三)連貫造型
紙張的可折疊性是剪紙藝術中最主要的連貫造型要素之一,獨特連續的鏤空技法即在紙張上剪去不需要的部分,整體成品完整連貫,制作線條之間必須沒有斷筆。剪紙中這種線線相連的造型對圖形設計具有巨大的啟迪作用,尤其是在裝飾性線描的圖形設計上,通過線與線之間的往返連接巧妙結合,借助塊面的輔助使畫面一氣呵成、流暢婉轉。
線條是圖形設計中最基本的造型元素,線線相連的圖形設計在視覺上具有寬廣的想象空間,其在形式上簡潔,清晰,但產生的整體效果卻韻味無窮,引人入勝。意大利著名平面設計師Andrea Minini同樣擅長采用流暢的單色線條手法,也許他深受中國傳統的剪紙藝術的影響,繪制出的動物圖案精致細膩,線與線的連接、堆疊形成的豐富的層次感和韻律感,創造出極其簡約抽象的藝術風格。
(四)音形統一造型
諧音造型法即運用音和形的相互轉換,借助漢字的一個讀音有多個形義的特點,結合“吉祥觀”的創作理念來彌補現實生活中的不足。例如:連年有余中“連”和“蓮”、“余”和“魚”的諧音,喜上眉梢中“眉”與“梅”的諧音,“福祿壽喜”通常用蝙蝠、壽桃、佛手來代表,等等。剪紙造型中通俗易懂的視覺形象和象征喜慶吉祥的創作手法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這些吉祥的諧音圖形是中國傳統文化千百年的積淀。音形統一造型是中國傳統的文化思維方式和視覺聯想方式相結合的產物,具有高度的共識性和趣味性。
在現代圖形設計中,音形統一造型法傳承的視覺形象和造型格式蘊涵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設計師通過構建美好的象征圖形給消費者的心靈慰藉,并期望建立屬于大眾的理想世界和鼓舞人們繼續奮斗的勇氣。著名的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的一張海報設計中便運用了音形統一的設計手法,將I(eye)和B(bee)替換成眼睛和蜜蜂,人們立刻就會聯想到IBM。音形統一的方式不僅巧妙地傳達企業文化,而且能夠使觀者產生互動的遐想。設計師應多借鑒漢字的獨特表達方式,并融入中國傳統剪紙造型文化和審美等元素,結合自身的專業技能創作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圖形設計作品。
(五)混合時空造型
剪紙藝術的造型從時空觀念上看是屬于主觀意象的多點透視和混合時空的表現技法,其所創作出的人、事、物都是不在特定時空范圍里的真實形態,例如,動物的眼睛會用花的造型代替,樹上長滿了牛、馬、羊等動物,人鳥神獸可以同時在一個空間里互換。這種不拘一格、天馬行空的藝術創作方式令人嘆為觀止。現代圖形設計中交錯時空的造型方式表現出層次豐富、內涵深刻的圖形創意,在看似有悖自然規律的現象中將原有的形象進行抽象,在相互矛盾中尋找彼此協調的藝術魅力;縱橫時空的造型凸顯了藝術的自由性和設計者對設計理念的追求。圖形的拼接藝術常常利用不同的材質和時空的物體,以平面或立體的形式匯集在一張圖畫中,進行對比、夸張、層次互疊等設計手法,以無序營造有序的創作技巧,既富有靈動性和奇幻性,又極具藝術創作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三、結語
剪紙藝術是人們精神世界的主客觀產物和文化內涵的傳承媒介,也反映了各個民族對藝術的深層追求。設計者應該多借鑒民間剪紙造型藝術和文化價值,以激發圖形創作的靈感和藝術表現力。圖形使主客觀思維語言化為視覺語言,更容易被消費者所理解和傳播,具有無限的商業價值。
參考文獻:
[1]王平.中國民間美術通論[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7.
[2]尹定邦.圖形與意義[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3]周旭.論傳統民間美術的語言特征[J].裝飾,2007(5).
作者單位:
福建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