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紅艷
在市場經濟快速活躍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傳統的企業排污收費制度無法滿足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在執法強制性方面也有所不足。為了加強企業污染物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實,使企業發展市場經濟和社會趨勢的模式要求,針對礦山企業的發展,要求企業管理者必須在環保稅制的標準下對企業的采選冶工藝、裝備水平和污染物管理等多個環節進行生產評估審核,實現礦山企業環保工作多元化服務發展,最大程度上降低礦山企業創新發展的市場風險,進而達到礦山企業經濟轉型發展的目的。
現階段,對礦山企業提出以環保稅替代排污費制度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下,幫助企業樹立科學的排污管理制度,從而實現企業新時期綠色經濟環保發展的要求。因此,環保稅制定了多排多稅,少排少稅的標準最根本的就是要鼓勵企業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數量,這對于礦山企業未來的發展無疑是一次經濟轉型的最大機遇和挑戰。
一方面,按照環保稅對礦山企業生產的要求,一些高能耗和高污染的黃昏礦山及冶煉企業收到稅收制度的限制較大,許多缺乏生產動力的礦山企業,在這一過程當中會顯示出明顯的優勝劣汰局面,企業一旦不能對現有的生產模式和技術進行轉型變化無疑會被市場所淘汰,是促進市場經濟發展及企業生產活力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在環保制度的助力下,礦山企業能夠對企業自身的發展和生產提出更加積極的環保措施,能有效降低礦山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對各類廢氣污染物的排放數量,是可持續性經濟發展的重要要求。因此嚴格執行環境保護稅法能夠助力我國礦山企業向國際化企業水平靠攏,企業實現經濟轉型后承擔的稅收壓力也會隨之降低,能夠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幫助企業獲得更多的營業合作機會。特別是當前我國黃金和有色金屬等礦產企業商品價格不穩定的因素較多,企業必須要減少自身在環保方面的成本投入以緩解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壓力。傳統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必須要在現有市場經濟背景下進行轉型變化,礦山企業要發展就必須要結合環保稅標準對自身進行改革,順利抓住企業轉型發展的潮流是時代和市場經濟發展不可避免的趨勢。
根據環境保護稅法對礦山企業生產環境中廢氣和廢水的稅收幅度來看,生產排放廢氣和廢水的稅收額度較高,實施環境保護稅法以后國內大部分礦山企業需要繳納的費用比傳統排污費制度的收費支出會增加20%以上。
因此要降低企業在環保費用方面的支出金額就必須要對企業原有的生產工藝進行結構性化處理,結合企業自身的生產程序研發效率更高的廢水回收和處理技術,不但能夠加強工業用水的利用率,也能夠將各類水資源進行綜合利用,實現能源高效率轉化和利用。同時對生產廢氣采取過濾深度處理的方式,重視恢復和治理礦山生產環境的重要性,將礦山生產環境內的地質形態、氣候變化、水文特征和土壤物理、化學及生物特征等因素恢復到最佳,將礦山企業生產環境保護工作落實到實處是新時期礦山企業與環保稅制度共同發展的重要內容。
目前在環境保護稅法當中并沒有針對礦山企業提出具體的固態廢物稅收征收標準,也就導致對礦山企業固態廢物的稅收征收存在一定的不確定因素。為了避免礦山企業不穩定因素對企業稅收支出造成負面影響,根據礦山企業生產商品的特質,要求礦山企業在處理固態廢物時應該明確標明生產廢物的危險性,根據不同固態廢物的危險程度驗證傳統處理方法是否合理并且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和規范,必須按照法律規范的要求和標準對固態廢物進行處理和轉移,應該要實現固態廢渣無公害和安全管理,最大程度上降低危害廢物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
在環保稅收制度的影響下,礦山企業應該依據環保稅收評價及管理制度,對企業內部的生產環節提出具體的生產規范要求和管理制度。礦山企業應該抓住對生產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和綠色可持續性發展的重點,合理規劃企業各項生產活動可能對礦山周圍區域中的生態系統、水環境和土壤環境等因素造成的影響及其范圍,認真總結和管理容易造成環境污染的因素并且從技術及經濟管理層面對生產漏洞進行完善。此外,礦山企業應該在企業內部制定生產清潔審核制度,由專職崗位的員工對礦山工藝生產中的各個環節和產品進行廢物回收和污染程度評估,準確確定礦山生產活動的清潔標準和防污染理措施,幫助企業從項目生產環節完成綠色經濟可持續性發展要求。
綜上所述,在新形勢和環保稅收制度的要求下,礦山企業要想實現新時期綠色經濟和可持續性發展的要求,必須要結合環保稅收制度的標準對企業的生產活動及內部管理制度進行優化,盡可能降低企業生產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不但能夠降低企業在環保方面的成本支出,也是完成企業綠色轉型升級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因此企業必須要重視環保稅收制度對企業帶來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全方位優化企業生產模式從而幫助企業正確建立下一階段的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