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紅梅
花溪區馬鈴鄉谷中村是一個少數民族人口占54%的民族村寨,還是一個鄉村旅游盛景的地方,這里山清水秀,民族風情濃郁, 年平均氣溫15℃,無霜期250天,林地2萬多畝,水資源豐富,生態良好,集自然景觀和鄉村風貌、民族風情、人文故事、特色民居等人文景觀于一體,房在山中、人在林中、鳥在空中,猶如人間仙境、世外桃源。
一、明晰生態發展思路,經濟發展百姓得實惠。谷中村地處馬鈴鄉規劃建設的“一帶、一園、三區、四基地”的產業帶上,在推進扶貧開發、建設同步小康的背景下,依托生態優勢資源,完善基礎設施,通過產業項目帶動,發展“四大產業”(蔬菜、苗圃、豆腐加工、鄉村旅游),帶動農民增收,建設環境美、產業強、農民富的新谷中村。為發展村集體經濟,谷中村立足生態環境,以“花溪谷中興發園林公司”為主要的生態建設平臺,打造了“云中百花園”生態園林項目,為城鄉建設培植綠化苗木,既服務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又為當地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助推脫貧攻堅、帶動村民致富。
二、強化基層組織建設,黨建引領實體經濟發展。該村黨支部不斷拓展黨建服務領域,成立了馬鈴鄉“谷中仙谷企業聯合黨支部”等基層組織,為當地實體經濟注入組織力量。村黨支部嚴格執行“三會一課”制度,認真落實村黨務、村務公開制度,做到常規性事務長期公開,特殊性內容及時公開,切實維護群眾對村務黨務的知情權和參與權,推進村級民主自治建設,促進黨務村務公開透明。通過文明村建設,該村取得了顯著成績,得到各級有關單位和廣大村民的肯定和認可,2017年獲得了全國文明村的光榮稱號。
三、統籌兼顧擔當有為,打贏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場硬仗。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該村采取多項措施,設卡、設哨廣泛宣傳,測檢、登記、入戶清查,督辦,成立便民服務隊、黨員先鋒隊入戶走訪,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防控常規化后,積極復工復產、戰春耕,2020年3月下旬后,谷中村新寨壩區,高標準蔬菜保供基地項目建設處,工人們正熱火朝天地安裝大棚設施,現在已建好千畝蔬菜種植基地,開始生產。據了解,谷中村以推進500畝以上種植壩區建設為切入點,15天內便完成壩區紅線內960畝土地流轉。谷中村“云中百花園”生態項目負責人文家武同志說:“今年都忙著防疫這塊工作,所以去年外出打工的農戶,今年都沒出去,很多都在當地壩區務工,爭創經濟大發展,速奔脫貧攻堅致富路。” 谷中村按照農業產業革命“八要素”和“五步工作法”的要求,打造生態農業格局,今年力爭加速率先邁向脫貧攻堅致富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