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姚潤露
會計在整個企業財務管理體系中占據重要的地位。會計是企業進行財務管理的前提,通過對企業內部資產的所有記錄,以及對企業財務的支出和收入情況充分分析,總結出企業的盈利和虧損情況,進而便于企業財務管理部門的下一步工作。在這個推陳出新的時代下,計算機的使用已經得到普及,信息化技術被應用到各個行業。會計亦是如此,會計信息化成為了未來發展趨勢。這種轉變有利于會計作業的質量提升,全面改善企業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1.會計信息化軟件使用標準不規范。由于會計信息化軟件種類繁多,標準不一,對于數據輸入和數據處理方面都存在著差異。并且,會計信息化的研發并不存在一體化,這就導致會計信息化軟件的使用方式過于混亂,即便是同一個企業內,會計人員對于軟件的操作流程都有所不同,大家依據自己的習慣操作軟件也可能會導致數據的差異。因此,應該針對會計信息化軟件制定統一、完善的使用標準,提高企業會計作業的質量。
2.會計信息安全性差。雖然會計信息化是現代化企業財務管理的發展趨勢,但是它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雖然計算機智能型較強,但是 缺乏一定的靈活性,容易受外部條件制約。例如,會計人員在對數據進行分析整理時,意外斷電會導致之前所整理的數據資料丟失,一切成為無用功;另外,電腦病毒的產生和黑客的入侵同樣會使企業財務信息出現泄露。
3.會計軟件兼容性差。隨著信息技術越來越發達,針對會計信息化軟件研究與開發的公司越來越多。但是各個開發公司之間缺乏相互交流溝通,使得市場上的會計信息化軟件魚龍混雜,各個企業所選擇的會計信息化軟件也有所不同,所以相互之間很難保證數據接口端一致,導致各個信息化軟件之間難以進行數據共享。
4.會計信息化普及程度低。雖然我國的會計信息化技術已逐步走向成熟,但是普及率卻并不高。在會計信息化軟件使用上,呈現出了較大的差異性。沿海發達地區使用率較高,而內陸經濟水平中等或低下的地區使用率較低。另外,企業管理人員的素質水平也決定著會計信息化的普及程度。某些企業存在僥幸心理,試圖鉆信息化的空子進行不規范操作,也成為會計信息化普及道路上的阻礙。
1.轉變傳統的財務管理理念。在現代化企業經營下,企業經營者應該緊隨時代腳步,更新企業自身財務管理理念,所謂活到老、學到老,經營者需要不斷地充實自我,從而提升企業的管理能力。另外,企業發展需要注重以人為本,著重突出在企業財務管理中人的主體地位。其次,需要加強企業管理人員的財務風險意識,培養管理人員形成正確的財務風險觀念。尤其在這個信息化急速發展的時代,網絡經濟逐漸成為主流,而網絡缺乏一定的安全性,企業管理人員更要提升企業內部所有工作人員的財務風險意識,加強企業風險預判工作,從而提高企業應對財務風險的能力,盡可能的將損失降到最低。
2.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財務管理。會計信息化已經構成了一個產業圈,它能夠有效的促進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在信息化技術的背景下,企業在進行財務管理作業時,為了確保信息化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應該積極引入先進的網絡技術,實現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升級,對企業自身的財務管理狀況進行更加全面透徹的整理分析,便于企業管理者及時了解公司財務情況,推動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提升。
3.使財務管理軟件得到優化升級。隨著信息化的普及,企業財務管理離不開信息化軟件的輔助,在經濟不斷持續增長的大環境下,單一的會計信息化軟件已經無法滿足企業財務管理的需求,越來越多的財務管理軟件被投入使用。
因此,對企業內部財務管理人員的要求愈加嚴格,需要財務管理人員協調好各個信息化軟件之間的應用,全面了解各個軟件的用途,充分掌握各個軟件的操作流程,以此提升企業自身的管理能力。通過對企業自身經濟狀況與管理能力相結合,研究開發出更加適合企業自身經濟發展的財務軟件,加強企業經濟實力,推動企業競爭力。
總而言之,現代化社會更加追求科學技術的應用。會計信息化的出現有效的轉變了企業傳統的管理理念和財務管理模式,對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發展有著積極意義,能夠有效促進企業經濟發展,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另外,在對企業內部財務管理進行會計信息化構建時,需要全面關注建設體系中的每一環節,確保信息化建設的質量和規范,從而促進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