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沙縣官莊國有林場 陳麗萍
集體林地資源分散,不利于管理。為了推進集體林地“三權分置”改革,放活集體林地經營權,促進林地規?;s經營,國家和地方相繼出臺了有關政策規定。福建作為全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和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一直在不斷探索創新。以國有林場為代表的國有林業企事業單位積極響應,發揮其作為國家森林建設主力軍的作用,努力探索國有林業企事業單位與村集體經濟組織及成員的股份合作林經營新模式。目前,福建省沙縣官莊國有林場率先嘗試了與村集體以林票新模式進行股份合作林經營。在政府會計制度下如何進行股份合作林經濟業務會計核算需加以探討。
林票是指國有林業企事業單位與村集體經濟組織及成員共同出資造林或合作經營現有林分,由合作雙方按投資份額制發的股權(股金)憑證。
林票管理遵循自愿投資、平等協商的原則,由林票對應所在地林業主管部門負責林票的監督管理工作。
國有林業企事業單位與村集體經濟組織及成員共同出資造林,分別占相應的股份。其中國有林業企事業單位占50%以上股份,村集體經濟組織及成員占50%以下股份。由國有林業企事業單位根據合作造林山場所需投入資金制發林票,林票面值可分別為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等,實行實名登記。股份合作造林山場所制發的林票,優先由合作經營林地所在村民小組的成員認購,剩余份額依次由本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村集體認購。若認購份額仍不足所需資金的,允許村集體經濟組織向社會公開募集,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合作造林、合作經營林地。國有林業企事業單位與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經營村集體擁有的現有林分,可由國有林業企事業單位出資認購一定比例的股權,也可雙方約定各自所占的股權比例,由國有林業企事業單位負責合作經營后的所有投入;剩余股權繼續由村集體持有,或將其中一部分股權量化成林票,分配給全體村民持有。林票持有人享有收益權,但不參與具體經營活動。
國有林業企事業單位對本單位發行的林票進行兜底保證。若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及社會投資者擬退出合作經營投資,須提前一個月提出申請,由國有林業企事業單位按林票投資金額加上年利率為3%的合作經營年度單利,予以兜底回購。國有林業企事業單位持有的股權不得流轉。村集體經濟組織持有的股權經村民代表大會決定可以流轉,但所持有的股權比例不得低于15%。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和社會資本所持有的林票允許在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掛牌交易。交易成功后,受讓方分別向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國有林業企事業單位備案。
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可憑個人持有林票向金融機構申請質押貸款,由股份合作經營雙方共同提供擔保。一旦林票持有人借款出現逾期,國有林業企事業單位有權處置借款人持有的林票,并將處置款項全額用于代償貸款本息。
國有林業企事業單位與村集體經濟組織按各自的投資比例承擔造林、幼林撫育、施肥及其他促進林分生長的營林措施等費用。股份合作經營的林木主伐時,國有林業企事業單位按照規定的林地使用費標準向出讓林地經營權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小組支付林地使用費。為保證村財收入,國有林業企事業單位可以按年度預付每畝不少于10元的林地使用費,在林木主伐時按“多付不還、少付補足”原則抵扣。股份合作經營的林木間伐、主伐時扣除木材生產成本,包括林業稅費、生產工資、運費和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其他費用,所取得的經營利潤按雙方合同約定進行分配。
股份合作經營一代林采伐結束時,在無任何自然災害的前提下,一、二類林地每畝出材量少于10立方米時,國有林業企事業單位按每畝10立方米的出材量測算經營利潤,以確保村集體經濟組織及成員的經營收入,每畝出材量大于等于10立方米時,按實際出材量計算利潤;三類林地的保底出材量按每畝8立方米測算經營利潤。
在政府會計制度下,股份合作林經濟業務的會計核算也要相應地發生調整變化。
1.國有林業企事業單位在股份合作林發生造林、撫育等營林支出時的會計核算
借:營林工程——合作林
貸:銀行存款
2.國有林業企事業單位收到村集體經濟組織投入款時的會計核算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付款——***鄉村
3.年末結轉營林成本
在林木資產科目中單獨反映股份合作林,財務會計核算如下:
借:林木資產——合作林培育成本
貸:營林工程——合作林
1.將股份合作林成本轉出時的會計核算
借:加工物品——自制物品——培育成本
貸:林木資產——合作林培育成本
2.將股份合作林銷售收入及銷售成本轉入本期盈余科目時的會計核算
借:事業收入
貸:本期盈余
借:本期盈余
貸:業務活動費用
3.對抵后按合作協議進行分成時的會計核算
借:本期盈余
貸:本年盈余分配
4.將應付給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款項轉出時的會計核算
借:本年盈余分配和其他應付款——***鄉村
貸:銀行存款
5.將國有林業企事業單位應分配額轉入累計盈余時的會計核算
借:本年盈余分配
貸:累計盈余
林票是以新型林業經營機制作為林改切入點的產物,它的出現推進了林業專業化經營,提高了林地利用率和經濟效益。這種模式的股份合作經營促進了林業增效、村財增加、林農增收。國有林業企事業單位作為林票的制發者,要堅持“突破創新、風險可控”的原則,嚴格規范運作,發揮改革創新的規模效益,助力鄉村振興,持續引領林業改革不斷地深化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