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良
(培正學院 管理學院,廣東 廣州510830)
世界發達國家都把合理化建議看成是商業企業成功的秘訣, 是增加商業企業效益,改善管理人員和工人關系的秘方。 商業企業文化是商業企業的人格化,是商業企業成員思想行為的精華,它是一群人共同生活的方式,也是共同認可的價值觀的體現。 管理大師說:“一年企業靠運氣,十年企業靠經營,百年企業靠文化”。 商業企業想要走得更遠,必須有深厚商業企業文化作為根基和支撐。商業企業文化是商業企業生存的前提,發展的動力,行為的準則,成功的核心。沒有強大的經營理念與哲學信仰再高明的經營戰略也無法落地生根。 良好的商業企業文化會提升員工的凝聚力、歸屬感,從而激發個人的潛力,提升商業企業業績。它只有在大部分員工認同的基礎上才會有效,因此商業企業文化建設與創新應該貫徹全員參加的原則、使商業企業文化具有厚實的群眾基礎。只有貫穿“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 才能在職工認同商業企業文化的基礎上轉化為全體員工的思想意識和自覺行動。 凝聚和激勵是商業企業文化的重要功能,為了實現這種功能,在商業企業文化建設與創新中必須廣開思路,虛心納諫。
溝通是組織系統的生命線,管理精髓在溝通,溝通核心以“和”為本。 有效的溝通需要有準確的信息,簡明的表達方式,適當的溝通渠道再加上明確的目標。 信息經濟時代的到來,商業企業的溝通行為日益頻繁,信息傳遞的量也越來越大。 職工合理化建議在組織溝通中有重要的作用。
商企要經營,策劃是引擎,主意誠可貴,思維價更高,創新鑄就金光道,創業架設致富橋。智能策劃是財富的種子,財富是智能策劃的果實。 金點策劃,可點石成金,“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一人不可兩人計,三人出個好主意”。 集思廣益,充分反映了群體智慧的整合,志同道合,同氣相求,優于個體智謀的力量。 創意是策劃的靈魂,它是一個美妙的幻想,是一束智慧的火花;策劃是創意的實施,它是一個完美的方案,是一道閃亮的電光。群眾智慧的創意與策劃是商業企業發展的加速器,是經濟效益增長的推動力。因此,要虛心傾聽職工的合理化建議,集中職工的智慧和力量。好的創意策劃能力挽狂瀾,扭轉敗局;能出其不意,轉危為安;能奇峰突起,獨領風騷;能快馬加鞭,不斷前進。集體的創意與策劃能使企業的經營管理蒸蒸日上, 產值利潤滾滾而來,從而不斷提升商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尊重他人是商業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而管理的核心是處理好人際關系,調動職工的積極性。環境寬松、和諧協調就是創造出一種公平競爭、充滿活力的機制,一種蓬勃寬松融洽的氣氛,從而增強商業企業的親和力。 商業企業內部親和力是指商業企業內員工之間的親密程度, 在以商業企業領導為核心的吸引力作用下,員工為實現商業企業共同目標,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緊密配合,團結合作,奮發工作。它使商業企業既能在惡劣的環境下克服困難,渡過危機,也能激發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在商業企業文化建設與創新中聽取職工合理化建議,才能使職工產生強烈的心理滿足感,讓他們確實感受到自己是商業企業的主人翁。 職工合理化建議,是職工參與管理的重要內容。職工在提供合理化建議的過程中,自身的價值得到了肯定,同時也明確地看到了自己對商業企業所能做的貢獻, 這對他們進一步培養自己的咨詢策劃能力, 樹立參與意識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職工合理化建議是商業企業低成本獲得咨詢策劃的好辦法。 許多經營決策與方案的設計,無論事先考慮得多么合理,往往會在實踐的時候暴露出這樣那樣的缺陷。 職工是商業企業實踐工作的主體,對決策的優劣和方案的實施最有發言權,同時群眾在勞動實踐中會總結出許多生產管理與技術訣竅,管理者聽取非專門人員的合理化建議,可以發現問題,開闊視野,尋找構思,采取措施。
在商業企業文化建設與創新中聽取職工合理化建議的做法,能充分發揚民主,營造一個人人是商業企業的主人, 人人關心商業企業成長的良好文化氛圍。 職工合理化建議會在最大程度上讓員工覺得受到了商業企業的賞識, 認清自己在商業企業中的地位和作用,產生“士為知己者死”的知遇之感,從而產生高度的自覺性和責任感, 激發出主動工作熱情和巨大的潛能。 有道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只有領導在商業企業文化建設中具有高度的民主意識,員工具有積極的參與意識,才能激發員工們做出難以估量的貢獻。好的商業企業文化是職工的心,是商業企業的根,“以人為本” 的目的是把商業企業職工的榮譽感、責任感、自豪感融為一體,鼓勵職工士氣, 激勵職工斗志。 從心理和生理上產生旺盛的精神、奮發的熱情和自覺的行動,為實現商業企業的經營目標而做出不懈的努力。 當大家都認準一個正確方向,樹立理念,高擎戰旗,結合群力,不達目的絕不罷休,還有什么是不可戰勝的呢?!
建立商業企業內部的信任,既是商業企業文化本身所提倡的一種導向, 也是保障制度激勵公正、公平的關鍵所在。首先,領導重視,常抓不懈。領導要樹立群眾是真正的英雄的觀念, 要看到人民群眾的力量,要相信員工的智慧,放手發動群眾提合理化建議。其次,領導要虛懷若谷,善于傾聽職工的建議。海納百川,以容為大。那些有時甚至是“牢騷滿腹”的言論,也不乏許多真知灼見,也要予以重視,一旦利用得當就能幫助企業成功。 再次,要真誠求實,心心相印。談心要交心,交心要知心,知心要誠心。在與職工的相互交流中要鼓勵職工暢所欲言,如“松下的意見箱”制度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所以商業企業領導若有了“三人行必有我師”“不恥下問”的寬大胸懷和誠實態度,尊重群眾,經常向群眾請教,就能使合理化建議落到實處,真正發揮作用。 為了更好地進行有效溝通,商業企業應設立多種渠道并形成制度和體系。如每周征集職工意見, 同時還要對客戶進行定期訪問,保持與客戶的緊密聯系,緊跟用戶,圍繞需求,創造市場,招攬顧客,提升顧客對商業企業的忠誠和美譽度。
在商業企業文化建設中,對職工提交的合理化建議不能草率應對,更不能置之不理。 應成立專家小組對合理化建議實施的輕重緩急及時安排評審,要對合理化建議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 “公生廉,偏生暗”,只有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出于公心,才能不孚眾望,獲得人心。 對經過評審發現能給商業企業帶來效益的建議,應迅速行動,具體安排實施。 對達不到預期理想或暫時無法實施的建議,也應迅速向提建議者作出明確的反饋, 告知不能實施的原因,并提出改進措施和方向。
如果商業企業內部的利益分配機制不透明或不公平、不公正,或者存在任人唯親的現象,往往容易造成商業企業與員工、 員工與員工之間互相猜忌或不信任,讓員工的團隊意識渙散,使員工消極頹廢,沒有上進心,商業企業也就因此失去了發展的動力。在商業企業文化建設中一項建議被認定為合理有效,切實可行時,必須精心組織,規范實施才能讓提出建議的人感覺受到真正的重視, 而且也能讓合理化建議真正發揮作用,實現其價值。 如若不然,只是評定, 而不組織實施, 會讓提供建議者覺得是走過場,搞形式。 從而挫傷他們關心商業企業的熱情,疏遠決策者與普通員工的關系,導致員工心灰意冷。
商業企業負責人是商業企業文化的主旨設計者、積極倡導者、身體力行者,更是商業企業文化更新和轉換的積極推動者。 作為商業企業“領航員”的領導干部,是落實和重視商業企業文化建設的有力保障。 對于職工的合理化建議就像自己寶貝孩子一樣,總是精心呵護,這是他們對商 業企業關心和忠誠度的表現。 因為,職工在商業企業里留得安心、學得用心、干得舒心,才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效其力,善其事。
在商業企業文化建設與創新中,對于切實可行的合理有效建議必須給予表彰和獎勵,堅持以物質和精神獎勵相結合的原則, 大張旗鼓地進行褒獎,以滿足提供建議者的心理需要和名譽追求。 在這樣的商業企業文化氛圍中工作,員工以企為家,以家為榮,把商業企業當作自己小家的延伸,把工友當作自己的親友拓展,從而增強商業企業的向心力與親和力。 商業企業只有善待員工并使員工效忠商業企業,才能形成成績有人頌、信譽有人護、良策有人聽的良好商業文化氛圍。 在這種氛圍中,職工就能積極進取,就會最大限度地發掘自己的才能,為商業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思奇謀、 想良策而絞盡腦汁,為實現自己和商業企業的共同目標而做出不懈的努力、并與商業企業同舟共濟,奪取更大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