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培
(南京審計大學 經濟學院,江蘇 南京211815)
在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內需已逐漸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 其中,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70%。 由于居民消費持續快速增長,中國的消費規模即將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
長期以來,出口導向的增長模式是國際貿易專業中最熱門的專業之一,幾乎所有高等院校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都開設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但是,以國內貿易為主攻方向的貿易經濟專業(前身是商業經濟專業),僅有中國人民大學、中南財經大學、北京工商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河北經貿大學、湖南商學院等少數高校開設。 近年來,南京審計大學、江蘇師范大學、江蘇第二師范學院等高校也開設了貿易經濟專業。
根據我們對江蘇、湖南、北京等地部分商貿流通企業和相關協會的走訪調研結果, 目前中國高校貿易經濟人才培養規模遠遠滿足不了社會巨大的需求,人才缺口嚴重,成為制約中國商貿流通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不利于落實“穩增長”“促消費”等要求。 在互聯網2.0 時代,經濟發展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工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的“兩網融合”趨勢。在“兩網融合”背景下,培養能夠適應新時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熟練掌握學科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通曉商業發展、貿易理論與實務的高級專門人才,無疑是對中國高等院校的重要挑戰。
在“兩網融合”時代,貿易經濟專業人才成長至關重要的一步,就是如何迅速、有效地實現從傳統單一技能型人才向“兩化融合”復合型人才的蛻變,充分掌握信息技術并能夠將其嵌入到企業價值鏈的各環節中去,并通過“人機互動”完成企業信息系統的有效整合。 傳統的貿易經濟專業人才培養,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信息、知識、能力和獲取資源的差異, 這在互聯網2.0 時代與市場對貿易人才要求存在巨大的偏差。在互聯網2.0 時代,企業的戰略路徑選擇往往是基于知識、能力和信息。 信息化戰略是很多企業的基本戰略,對信息化要求越來越高的商貿流通企業而言更是如此。 在貿易經濟專業人才培養中,必須研究和實施企業信息化戰略,以企業異質性特征為分析框架。 根據企業現有的資源和能力,有能力運用“兩網融合”知識,選擇最有利于企業績效的價值鏈環節,制定適合本企業的信息化戰略,改變企業普遍存在的信息化創新和競爭力不足以及過分偏重于傳統增長模式的狀況。
以“兩網融合”為支點的互聯網2.0 持續發展,將對貿易經濟領域各方面產生影響。 “兩網融合”勢將改變傳統商貿流通產業發展模式,不僅重塑傳統線上線下流通模式,也開創了新的流通模式。 更重要的是顛覆了傳統的生產與消費的連接方式,使兩者趨于無縫對接,從而也對新時代貿易經濟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貿易人才不僅具備傳統的貿易經濟專業知識,還應掌握越來越多的互聯網技術知識。 更要求貿易人才還應具備必要的工業互聯網知識, 掌握從生產到流通的全流程系統開發、維護、升級的軟硬件技能。 另外,在互聯網2.0 時代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要求貿易經濟專業人才不僅應具備現代化的先進知識,還應具備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先進思想,具備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素養。
教學團隊應該承擔一定的科研和教研項目,主持或參與省級項目推動教學工作深化和人才培養鍛煉。 通過把眾多的科研成果以各種渠道和方式融入專業課程的課堂教學和實踐性教學環節中, 為教學內容的更新提供良好的條件。 團隊成員應該積極參加校內外組織的科研、教研和應用開發團隊,定期召開團隊匯報會議,交流討論科研、教研和開發前沿動態。 團隊應該將科研成果應用于教學,為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更新提供良好的條件,通過學術報告、座談會等形式將當前貿易經濟熱點介紹給學生, 引導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教學團隊應該鼓勵學生的畢業論文選題來自教師研究方向和科研課題, 選題應緊密結合科研。為培養學生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團隊應該選拔科研能力強的教師成立興趣小組,挑選一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參加興趣小組, 并積極申報實驗室開放項目、大學生創新基金項目,鼓勵學生參加全國性和地方性的論文比賽。
通過建立貿易流通模擬實驗室提供線上線下買賣實務的具體操作平臺, 培養學生成本核算、詢盤、發盤與還盤等各種基本技巧。 模擬國內外的物流、資金流與業務流的運作方式,反映供求平衡、競爭等宏觀經濟態勢, 通過動態調整商品成本與價格、匯率及各項費率等方式模擬內外貿環境。 通過經濟預測與決策實驗室搭建復雜系統分析與宏觀經濟決策分析平臺,比較CGE、計量和系統動力學等方法進行經濟預測和綜合糾偏。 要注意綜合STATA、Matlab、R 語言等時間序列、 截面和面板以及空間樣本進行擬合,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進行系統的研究。 此外,還應該建立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實驗平臺,主要協助學生了解增值稅辦稅流程,學習和掌握納稅、開票、網上認證基本流程和操作技能,模擬稅務局工作業務、重點的業務環節,商務稅收特征和注意事項。
在新經濟時代, 網上交易是貿易的主流模式,占國內貿易的比重越來越高,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電子商務交易平臺。 而作為內貿重要組成部分的網絡交易, 需要強化電子商務平臺內部審計工作。 電子商務和傳統內部審計相結合,形成了基于電子商務的內部審計,并且要求其以更高的效率和更高的質量,推動電子商務企業健康發展,從而為推動內貿的穩增長作用發揮更大的貢獻。 審計承擔著對資金流、國有資產、國家戰略資源、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履行等領域進行審計的專門職責,全面推行國家審計監督全覆蓋, 可以完善國家治理體系,促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和國民經濟包括貿易經濟的健康發展。 但由于審計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要達到審計監督全覆蓋,利用審計來完善商貿流通企業的內部控制與管理,就需要培養具備多種專業知識的復合型審計人才。 大學貿易專業學生需要不斷加強審計知識學習,提升自身素質,使自己能夠符合不斷擴展的工作要求,努力使自己成為內貿和互聯網審計復合型人才。
思想政治課程是學生人生觀、 價值觀和世界觀教育的核心平臺, 是培養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干渠道。 我們要以內貿流通的案例形式突出學習思想政治課程的重要性, 強調人生于世不僅要注重物質基礎,更要有精神追求,不僅要掌握先進技術還應該武裝起先進思想, 將思政課與業務課相融合。 以貿易流通經濟發展的生動圖表和現代信息手段講授思想政治課程,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國內外的比較分析講明為什么我們要學習思想政治課程, 為什么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制度,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四個自信”的核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