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技師學院 江蘇 徐州 221000)
技工院校作為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我國經濟建設培養高技能技術型人才的主陣地。技工院校教師隊伍的水平直接影響著培養人才的質量。教育要現代化,首先,教師隊伍現代化是教育現代化的基本保障。
1.1 教師隊伍招聘來源單一,造成師資的知識結構與行業水平嚴重脫節。技工院校中的師資來源大部分來自于高校畢業生或者自己培養的技校畢業生,沒有企業經驗,在人際交往、為人處世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難以滿足師資隊伍對于“雙師型”教師、“一體化”教師的相關要求。各技工院校缺少資金,暫無特殊人才引入制度,從而很少引進行業高技能人才或高端人才。而從企業引進的人才往往專業技術過關,卻不具備教學基本功和教學技巧,部分企業轉崗教師普通話也不達標,嚴重影響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傳承。
1.2 教師知識更新慢,專業能力不強,專業發展持續性差。技工院校大多數教師入職后培訓機會少,知識更新較慢,專業知識陳舊,專業能力較弱。技工院校的教師缺乏專業發展的理念及規劃,使得部分教師素質能力難以適應現代化人才培養的需要。
1.3 教師培訓普及面小,針對性不強,教師需要公平有質量的繼續教育。國培計劃、省培計劃雖然能惠及技工院校,但是名額較少,很多教師、尤其是基礎課教師沒有機會參加;一般學校的自主培訓質量低、效果差,針對性不強;技工院校的教師需要公平有質量的繼續教育,以提升教師專業水平。
2.1 糾正師德師風問題。通過調查研究得知,我國技工院校教學現狀總體情況良好。但是也會出現一些教學風氣不正、教育態度不嚴謹的問題。例如,技工院校教師抄襲他人的學術成果,敷衍應付學校工作或將任務交由他人完成等類似的情況都會出現。由于這部分教師的不當行為,嚴重地影響了技工院校的學術風氣。這些行為對學生有較大的負面影響,部分學生開始出現學術論文造假,作業代寫等問題。教師學術不端的態度也為學校聲譽造成負面形象。另一方面,在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的前提下,對教師的師德也造成了沖擊。在過去的印象中教師應為人師表、甘于奉獻。但是,在現在的技工院校中,一部分教師過于功利,在教學空閑忙于發展自己的副業,對日常教學中的備課以及課堂授課過于應付,不重視教學質量,對學生們的課堂學習造成影響;對學生不能做到一視同仁,更有甚者向學生索要禮物或將學生當作自己的免費勞動力等。這些都是目前比較多見的技工院校教師的師德師風問題。只有對這些不良風氣進行清理,才能為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學術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有效的提升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
2.2 一體化教師培養。針對傳統教學中教師理論與技能銜接不足,特別是理論教師技能短板的普遍現象,通過技能與專業理論培訓,實現理論與實訓教師向理論與技能兼備的一體化教師轉變。(1)鼓勵理論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進行技能提升培訓;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級政府與行業組織的技能競賽,提高技能水平。(2)針對技工院校畢業的實訓教師,鼓勵他們進行學歷進修,提升專業理論水平,拓展視野,把握專業領域的發展方向。(3)通過一體化教學改革,不斷促進理論教師與實訓教師相結合,相互取長補短,實現向理論與技能兼備、知行合一的一體化教師轉變。
2.3 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教師管理機制,激發教師內驅動力。技工院校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就要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教師管理體制。第一,建立面向國際、面向未來、面向市場,開放、有活力的教師治理體系。聚集優秀人才,從企業引進技術能手,招聘高學歷的碩士、博士、有海外留學經歷的人才來校任教,建立大師工作室,配置結構合理的教師團隊。第二,建立與教師貢獻相適應的激勵機制,實施教師優先投入的激勵保障政策。設置合理的績效目標,把績效與報酬、榮譽獎勵掛鉤,對工作努力、有突出成績的教師要給予公平的獎勵。通過建立完善的崗位責任、考核激勵、職稱晉升等各項制度,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給教師提供相應的優惠待遇,從而激發教師的內驅動力。第三,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德才兼備,師德為先,同時考量教師的知識、能力、業績及教學、管理學生的質量,完善課時費、班主任費等的分配制度;建立規范有效的獎勵制度,獎勵和懲戒相結合,獎懲分明,有效激勵教師的責任心和積極性。第四,建立一體化教師、骨干教師、卓越教師、教育專家等相應制度,調動教師不斷進取的積極性,增強教師的榮譽感。
2.4 建立教師之間的互評互帶制度。互評制度有利于促進教師之間業務能力的競爭,促進教師積極鉆研教法學法,提升教師業務水平。互帶制度有利于新教師迅速融入教師大集體,提升新教師的集體歸屬感,同時有利于老教師從新教師身上汲取到社會上的新興觀念。如果新教師是由企業引進的,老教師還能從新教師身上學到當下的新技術、新模塊。
目前是一個變革與發展相融合的時代,傳統的技工院校教師隊伍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在進行技工院校的教師隊伍建設中,要強調教師在教師綜合素質提升的主體地位,重視教師自身的因素與非正式組織的作用。積極吸收科學的管理方法,提高校方的管理水平。強調教師的師德、教學能力,并且明確教師自身的職責。提倡教師隊伍進行自我管理,提倡創新。把教師隊伍綜合素質的提升納入技工院校的工作系統之中。發揮教師的積極主動性,促進教師自我成長、自我發展。并在提升教師隊伍綜合素質的同時,有效保證技能型人才的全面發展,為我國社會轉型提供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