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霸州市第四中學 河北 霸州 065700)
提高高中地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當前以應試教育為主要培養模式的高中是有著非常大的挑戰和不確定性的,特別是一些在應試教育基礎上培養起來的高中地理教師,教學方式和教學習慣短時間內難以改變。這就要求我們下大功夫在轉變高中地理教師思想觀念上,要發揮好教師自身的引導和輔助作用,明確自身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定位和功能。首先,高中地理教師要轉變傳統的灌輸式的單一教學方式,不能再以傳統的知識點講授,知識點復習和知識點背誦等應試教育的方式來傳授高中地理知識。更應該培養學生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有針對性的提出問題,進一步的引導,做到啟發式教學。其次要注意為高中地理學生制定好適合學生自己的地理教學計劃和學習計劃,使學生明確本課地理學習的具體目標和價值觀,在正確的價值觀的指導下進行地理學習。
1.1 踐行新課標的要求。我國高中課程改革不斷推進,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要求集中在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上。新課標更加注重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和學生自身學習能力的培養,高中地理教師傳統的授教式的教學方式和學生被動的接受地理知識的傳授,沒有自主思考過程和自主思考能力的參與的教學方式將會受到較大的挑戰,因此根據新課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全面發展成為了當前高中地理教育的當務之急。
1.2 社會發展需要的要求。高中作為社會人才儲備生產線的基礎,學生必須具備較高的學習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這種學習能力不同于以往的死記硬背,更是一種獨立思考和獨立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需要學生在高中階段就要不斷地掌握獨立思考和學習的本領,夯實自己在地理基礎方面的知識,為今后的地理社會科學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礎,為大學更專業的地理科學學習提供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2.1 培養學生主動性原則。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地理教師通過各種手段和途徑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主動地參與到高中地理課堂的教學過程中來,從過去的被動聽課接受知識轉變到通過自己的主動參與來獲取知識,已達到培養高中生自主學習和自主獲取地理知識的能力,并在這一過程中灌輸情感、態度、價值觀,提升高中地理學生的思想境界。
2.2 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的原則。課標下,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將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充分的挖掘出來。高中地理教師要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在地理教學過程中不斷的學會獨立思考,通過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識來解決學生在地里課堂上所面對的問題,活學活用,自主探究。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地理思考學習、地理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2.3 遵循學習的有效原則。在高中地理課堂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是高中地理課堂的最終目標之一,也是考察當前高中地理課程質量的標準之一。高中地理課的學生有沒有全身心的投入到地理課堂的教學中去,有沒有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去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去全身心的感受到高中地理帶來的樂趣和收獲,通過自己的主動分析和自主參與去感受到高中地理學習的成就感,這直接反映在高中地理課堂的學習效果上。
3.1 通過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高中地理的理論性和邏輯性較強,對高中學生的學習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在學習高中地理的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很大的困難,作為高中地理教師如何引導學生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提高學生學習高中地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成為了高中地理教師教學的關鍵。要培養高中地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興趣,首先要掌握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思維邏輯的規律。高中生對枯燥的理論很難產生興趣,但是對具體的生動的情景更感興趣也更容易接受,因此設置與教學內容的相關情景既能夠激發高中生學習的興趣,也能活躍高中地理的課堂氛圍。高中地理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要注意學生感興趣的元素設計,并且要以學生的主體性為基礎進行情景設計,使得學生更好的發揮自主學習的能力。
3.2 提高學生問題意識,推進學生自主學習。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要培養高中地理學生自主性學習的能力,必須要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高中地理教師會根據課本或者教案將所學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自己思考和學習的機會相對較少,也就很難培養出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自主探索的能力。在新課綱的要求下,教師要更好的通過問題引導的方式去培養和訓練學生自主思考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高中地理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不斷的支持鼓勵學生提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用問題來引導學生揭開地理學科的面紗,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索,不斷的加深對高中地理知識的學習,去探索地里世界的未知奧秘。
作為高中知識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地理學科有著自身的學科特點和邏輯性,對學生的地理學教育必須要有針對性,作為高中地理教師,必須要注重高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利用現在的教學資源,不斷優化自己的教學設計,把學生自主思考和自主學習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為高中生未來地理知識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