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通訊員/
沒有了假日放飛自我的旅行,沒有了游樂場的盡情撒歡,沒有了電影院里的驚險刺激,今年這個特殊的加長版假期,孩子們只能“宅”在家里。面對疫情,滁州市解放小學“拉勾勾”志愿服務隊依托學校微信公眾號“空中課堂”,圍繞“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推出“潤德、潤智、潤體、潤美、潤勞”之“五潤教育”系列活動,讓加長版假期“宅”而不“荒”。
五育并舉,德育為先。立德樹人是學校的首要責任。如何通過空中課堂之“潤德”版塊發揮德育主陣地作用? 解放小學的志愿者們通過思想交流與智慧碰撞,明確了“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工作思路,以疫情為德育背景,引導孩子們關注社會,懂得每臨大事,“英雄從來不只一個模樣”。
“說說我們身邊的英雄!”“寫給馳援武漢醫護人員的一封信”“走近抗疫英雄鐘南山爺爺”……準點點擊每天的“潤德”篇,成為孩子們熱切期盼的時刻。通過空中課堂發布的視頻、故事、瞬間,孩子們漸漸認識了很多的人:從醫學專家鐘南山爺爺、李蘭娟奶奶到四大醫院“王炸”齊聚武漢,從來自祖國各地馳援武漢的普通醫護人員到默默付出的社區志愿者……
在疫情發生后,解放小學很多孩子的家人作為醫護人員都在堅守崗位。“潤德”篇中,志愿者適時聚焦身邊榜樣。通過視頻,孩子們認識了解放小學一(8)班李萱藝。她的媽媽作為安徽首批援鄂的醫護人員出征武漢了。媽媽不在家的特殊假期里,李萱藝學習、鍛煉、做手工,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雖然剛剛邁進小學但已經會用稚嫩的文字和圖畫給媽媽寫信: 媽媽,你在那邊還好嗎? 希望四月你能回來,四月三十日你能陪我過生日。我愛你,媽媽!
“潤德”空中課堂刊載了李萱藝的信件,打動了無數孩子和家長。很多大哥哥、大姐姐給李萱藝留言,為李萱藝媽媽點贊、給她鼓勁,送給她提前的生日祝福……孩子們在互動中傳遞了溫暖和正能量,更深刻感受到了榜樣的力量。
從小樹立以先鋒為榜樣、長大做先鋒的志向。“潤德”篇通過空中展示臺,給孩子們搭建平臺:手抄報、繪本、歌聲致敬先鋒榜樣,詩歌、書信獻給最美逆行者。“潤德”篇讓孩子們懂得了中華兒女在困難面前從來都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點點滴滴,如春夜的絲絲細雨,感染著孩子們,他們在這么多默默付出的平凡而偉大的普通人身上,看到了中國精神,看到了榜樣的力量。國事家事天下事,空中課堂以德為先,多視角、全方位展現了非常時期先鋒與榜樣的絢麗光芒,于無聲處,“德”潤童心。
小學生具有活潑開朗、好奇、敢嘗試的特點。解放小學“拉勾勾”服務之空中課堂依據兒童心智規律,精心設計,為孩子們量身定制“潤智”篇。
這是“五潤”版塊中趣味性最強的篇章。不僅有“戰‘疫’寶典”“病毒的老家”“口罩的用法”等防疫知識卡通講解,還有身邊小伙伴們的視頻示范……講解形式貼合學生身心特點且通俗易懂,孩子們喜聞樂見。
在視頻播報的同時,豐富的智力活動引發了孩子們的頭腦風暴。“鼠”你最棒、數學萬花筒、魔方我最行、詩詞飛花令、科技碰碰車、智力闖關……版塊內容豐富多彩,涉及多學科多層面,形式變化多樣,激發了孩子們強烈的參與欲。每天這邊公眾號剛推出相關內容,那邊便接收到如潮的各種解題思路和答案。從充滿詩情畫意的飛花令,到數學的一題多解,從節水金點子、智能防盜窗到橘子香水制作、國學知識一百問……盡管內容涵蓋廣、更新快,卻總也趕不上學生的參與速度,常常令志愿者老師應接不暇!
“潤智”篇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扇思維之窗,版塊留言區留下了無數孩子智慧的足跡和靈感的火花。智潤童心,“潤智篇” 實現了特殊假期不荒廢的初衷,贏得了家長與孩子的交口稱贊。
平日里,家長忙于工作,孩子忙于學業,每天都是快節奏。而在這個特殊的假期里,待在家里就是對疫情防控工作最好的支持。怎么能在有限的空間里達到鍛煉的目的,實現親子關系的最大和諧呢? 解放小學的“拉勾勾”志愿服務活動通過“潤體”篇實現了上述目標。
在這個版塊,我們的教師志愿團隊以母女親子出鏡,選取、錄制了花式跳繩的進階闖關、鍛煉肺活量的“十級大風”、運送龍珠接力賽、攜手穿越火線、默契親子跳……“潤體”活動練、趣結合,動靜結合,契合學生特點。我們每日出鏡的親子志愿者以真人秀示范,趣味性強且動感十足,吸引了大量孩子和家長關注。很多家長和孩子跟著親子示范全家齊鍛煉,提高抵抗力、共同來戰“疫”。志愿者在版塊留言區看到很多家長評價甚高,有評價道:學校“潤體”課堂猶如親子潤滑劑,這個假期最大的收獲,就是改善了親子關系,不再是“神獸出籠、河東獅吼”。
怎樣讓孩子們的假期不那么單調?怎樣讓孩子們利用有限空間、有限材料,于生活中樂于實踐,在生活中實現美育目標、提升自我審美能力、鍛煉動手與動腦能力?
解放小學“拉勾勾”志愿服務隊的老師們在“潤美”篇開發了手工制作和音樂欣賞兩個子版塊。
《等風雨經過》《天佑中華》《隔不斷的愛》 ……一首首,一曲曲,直入人心。通過歌曲傳唱與音樂欣賞,引導孩子們了解抗疫相關情況,感受中華之凝聚力和大愛無疆,提升孩子們音樂欣賞水平。在美術版塊,志愿者想方設法,就地取材,每日用家中隨手可取的材料,通過教師錄制手工制作過程視頻,帶著孩子們嘗試制作紙巾小兔子、卷紙筒小魚、手勢面具、立體紙烏龜、漂亮的書簽、雞蛋畫……
因為歌曲旋律性強、朗朗上口,手工取材方便、簡單易學,又有自我創作空間,一時間,解放小學微信群、班級群以及公眾號被五彩繽紛、制作精致的各類手工作品和孩子們的歌聲霸屏。翻劃手機微信中的上述內容,就是趕赴一場場視覺和聽覺盛宴,示范藝術“美”潤童心,傳遞戰“疫”必勝信心。
在這個假期里,解放小學的公眾號涌現出了一批“小廚神”:中式的饅頭、包子、油條,西式的面包、披薩,好吃的紫菜包飯,噴香的烤雞翅,甜蜜的奶昔……
家務小能手在公眾號的“潤勞”系列里也層出不窮,拖地、洗衣、整理房間,疊衣服訣竅、刷鞋子技巧……個個儼然生活的行家里手。
制作美食、分享美食;洗衣疊被、收拾整理……溫暖的家成了孩子們的實踐陣地,解放小學的公眾號也成了最佳的舞臺。你做我拍,你拍我學,一幅幅美食圖片,一幀幀整理房間的畫面,一張張興奮的笑臉,一份份成功的喜悅,都透過屏幕呈現出來! 制作美食,學做家務,熱愛生活,學會生活,體會勞動的成就感和光榮感,實踐彰顯“勞”潤童心。
滁州市解放小學“空中課堂”自2 月5 日起拉開序幕,五組志愿小隊各司其職,每日篩選優質資源供廣大學生、家長學習。“五潤課堂”,用不一樣的方式攜手師生和家長共戰“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