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霞
(四川省康定市民族中學 四川 康定 626000)
在七年級各科教材中,道德與法治中情感體驗、道德實踐和活動性學習方式表現的比較突出,與其他學科相比此門課程更加注重價值教育。因此,針對此門課程的特點教學方式也與其它課程有所不同,多采用生活化教學模式來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交流、感悟,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價值觀。
預習是學生思想上對學習內容的一個準備,然而初中階段的學生沒有科學的預習方法,往往在教師的要求下對學習內容走馬觀花地略讀。此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在他們預習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學習內容進行問題的挖掘,有意識滲透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引導學生側重重點內容的思考,讓學生心存疑問地進入課堂的學習。首先在講授新課前教師可以留出五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再次進行預習。其次,指明本節課內容在教材中的頁數,明確本堂課的中心問題。最后引導學生有技巧的進行預習,比如勾畫重點內容、初步梳理問題的答案等。
2.1 生動引出教學主題內容。道客與法治這門課程與現實生活聯系最為緊密,所以教學內容的引出我們就可以通過現實生活中實際例子作為載體。第一,可以講述小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引起他們對本節課內容的興趣。第二,采用近期周圍發生過的新鮮事情來引出教學內容。第三,有意識引入當前社會上的事實問題來引出教學內容,培養學生關注社會事件、熱愛祖國的情懷。第四,用問題作為開啟學生思維的鑰匙,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第五,多采用現有的名言警句來引發學生深入思考的語文。也借此來引導到學生多閱讀有關的課外書,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加強他們對認識的認識程度。利用這些手段來引出道德與法治課程的主題內容,使得課堂刻板的課堂活躍起來。
2.2 使用先進教學工具展現教學內容。如今現代化教學工具已經深入中學課堂,教師們也能夠靈活運用各種先進教學工具輔助教學。而多媒體能夠生動、靈活的展示教學內容,使得刻板的教學內容變得更加靈活、生動。而問題是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動力,所以在課堂教學開展過程中也要引導學生大膽質疑、勇于思考,不斷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但是教師設計問題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問題的提出要依據教學重點。其次,問題的設計要充分結合教材內容與現實生活,做到生活聯系實際,培養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最后,教師設計問題要注意從學習的內容出發,但是要把學習生活于社會環境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科學的情感態度和三觀。
現在初中階段《道德與法治》教材在編材過程中巧妙的引用了欄目的設置。教材每一節課的開始設計了“運用你的經驗”,知識的也引出從學生自己的生活經驗開始,進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而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教材設計了“探究與分享”欄目,教師可以利用里面現有的問題,也可以根據教材的主要內容與生活實際設計出更為符合本班學情的問題,進而在問題的探究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分析、組織、交流、探討來使得思維發生碰撞和推進,這樣讓學生通過“探究與分享”欄目自己探究出問題的答案,從而自己對知識有深刻地體會。接下來通過“閱讀感悟”欄目來促進學生閱讀,在閱讀過程中自己深入感悟所學知識與現實問題的關系,引導學生自己感悟知識、體會知識?!跋嚓P鏈接”欄目是引導學生對教材內容更深一步地探究和深化。在此欄目中我往往是利用問題來引導學生探究。“方法與技能”欄目是我們教學最重要的目的,也是教材的各個欄目中最精彩的環節。此模塊主要是在學生已經探究、體驗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挖掘知識,加深生活體驗,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使之內化成為自身能力的過程。新教材的欄目過程的設置,更加注重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總結解決問題技巧的過程,改變了傳統的簡單直接告訴學生解決問題的答案的教學方式。這同時也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能夠熟悉社會,能夠在生活中挖掘教學內容,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生活化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知識,加深情感體驗,進而內化成為自己的能力。
初中《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是塑造學生性格、培養學生品質的重要學科,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情感因素的挖掘。在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愛國元素、保護自然珍愛生命元素、遵紀守法和社會公德元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依據這些元素來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發育期,他們的思想不成熟甚至有一些不健康、不正確的思想,這些都影響著他們的學習和心理發展。因此教師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善于觀察,及時發現學生的不良思想,通過道德與法制課程來正確引導他們思想的發展。
總之,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對于學生思想品質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關注知識的傳授,更加要注重學生品德的培養。深入挖掘教材內容,結合現實生活案例給與學生正確的引導,同時也給與學生學習方法和技巧的指點,讓他們得到獲取知識、運用知識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