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華冉
(襄陽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醫院 湖北 襄陽 441021)
消化內科涉及的疾病種類非常多,包含了肝、腸、胃以及食管等臟器的病變,治療過程非常復雜,操作難度也相對較高。再加上病人實際情況存在差異,所以治療所取得的效果也有比較大的差異存在,這也給護理工作帶去了新的挑戰,可能影響到護理效果以及滿意度的因素非常多,一個不小心就會引發護患糾紛。所以,為了更好的把握優質護理服務在消化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本文選擇了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來我院接受質量的120名消化內科病人為研究對象展開了深入探究,具體研究結果如下:
1.1 研究資料。本文選擇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來我院接受質量的120名消化內科病人為研究對象,將其平均分成了觀察與對照兩組。其中,觀察組共有60名病人,其中有35名男性病人,25名女性病人,最小的病人年齡為22歲,年齡高病人為60歲,病人年齡平均數約為35(±2.32)歲,享受優質護理服務。對照組共有病人60名,其中有38名男性病人,22名女性病人,最小的病人年齡為24歲,年齡高病人為62歲,病人年齡平均數約為38(±2.26)歲,接受常規護理。同時,因為P值高于0.05,因此這些基本數據差異并沒有統計學意義存在,可以展開對比分析。
1.2 研究方法。
首先,通過常規護理的方法展開對照組病人護理工作。
其次,在護理觀察組病人的時候,通過如下方式展開優質護理:
第一,做好心理護理。在現實生活當中,每個患病的病人其都存在一定的低落心理,特別是對于癥狀非常嚴重的病人,因為需要承受比較大的痛苦,所以病人的情緒波動極大,甚至處于非常暴躁乃至消極的狀態,對醫護人員產生懷疑。針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應該制定更為科學合理的心理護理策略,和病人進行主動交談,展開更具針對的開導以及勸解,以此來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激發他們的配合積極性,增強治療效果。
第二,做好環境護理。優秀的環境能夠幫助病人更加快速康復。因此,護士應該病房定期展開衛生打掃工作,并做好消毒工作,定期開窗通風,保證病房空氣清新,為病人提供更為優質的恢復環境。
第三,做好治療護理。在治療工作展開過程中,護士應該密切關注病人的生命體征和整體情況。對于吸氧病人,應該按照其實際情況展開氧流量調整,保證氧氣供給充足。對于痰液粘稠的病人,尤其是老弱病人,應該采用拍背等方式幫助病人排出痰液,假如病人排痰難度過高的話,可以采用霧化吸入等方式推動痰液稀釋。對于使用引流管的病人,應該對引流物變化和引流量變化進行實時監測,從而使病人舒適度得到更大程度提高。除此之外,加強對病人用藥情況的定時查看,告知病人絕對不可以私自進行用藥方法以及劑量的調整,更不能私自停止用藥。
第四,做好飲食護理。為病人制定更為合理的飲食計劃,囑咐病人提升對飲食衛生的重視,應該多吃更容易消化的新鮮食物,幫助他們補充影響,以此來提高他們的抵抗力,絕對不能吃刺激性食物,這樣才可以有效加快病人恢復速度。
第五,做好健康鍛煉護理。每個病人的實際情況都有比較大的差異。所以,應該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幫助病人制定更具針對性、更為科學合理的健康鍛煉計劃,囑托病人在進行身體鍛煉的過程中,應該重視自身的身體感覺,不要出現過度疲勞的感覺,從而進一步提高病人康復速度,保證病人身體健康。
1.3 統計學處理。通過SPSS22.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評價數據資料收集,通過(%)表示計數資料,通過x2進行檢驗,如果P值小于0.05,說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效果比較。如表1所示,接受優質護理的觀察組護理有效率高達95%,接受常規護理的對照組護理的有效率為85%,且P值低于0.05,所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觀察與對照組護理效果
2.2 護理滿意度比較。如表2所示,接受優質護理的觀察組病人對護理的滿意度為98.3%,接受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病人對護理的滿意度為81.7%,且P值低于0.05,所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觀察與對照組護理滿意度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消化疾病已經成為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疾病,消化內科每天都會收治大量的病人。但是,很多消化內科疾病都會使病人蒙受比較大的痛苦,使他們的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導致病人幸福指數快速下降,造成護患糾紛頻發,影響到治療效果。在這種背景下,要想更加高效的完成護理工作,優質護理受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同時,經過對比分析發現,接受優質護理的觀察組病人不管是護理效果還是護理滿意度都明顯優于對照組。因此,優質護理具有比較優越的臨床推廣價值。所以,在實際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必須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認識到優質護理的重要價值,按照病人的實際情況切實做好心理、環境、治療、飲食以及健康鍛煉護理,制定更為科學合理的護理規劃,從而為病人提供更為全方位的服務,進一步提高消化內科治療與護理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