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劍芳
(湖南省冷水江市第一中學 湖南 冷水江 417500)
跨文化交際在很多人看來離我們的生活很遠,因此不愿意去了解,但事實上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經常從事跨文化交際。如國家領導人會晤、出境旅游、出國留學等,再如經典小說閱讀、電影欣賞、新聞等,這些都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跨文化交際。由于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影響,各個地域之間的交流行為都屬于跨文化交際。而交際能力指的是通過語言或者非語言在限定時間和環境下與人或社會進行有效的交流。跨文化交際能力相對于交際能力,是進一步的拓展,是不同文化背景的群體或個人之間交流的一個空間,在這個空間中,人們通過交流重新審視處事態度,形成不同世界觀與價值觀群體或個人之間的交流。所以,本文將跨文化交際定義為不同文化背景人進行交流的過程。
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如果老師僅進行語法、發音、詞匯等方面的教學,很難使學生具有熟練交際的能力,只有加強對英語語用環節的重視,才能夠提高英語教學的實效性。首先,培養高中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與能力,能夠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促使語言交流活動的順利推進。比如在迎接剛下飛機的英語國家客人之時,如果按照我們國家的習俗,會先問“Are you tired?”,這顯然十分不合適,會讓英語國家的客人認為自己的衣服搭配或者氣色有問題,所以看起來極累,會導致交際失敗。為此,在高中英語學習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其跨文化交際意識與能力的培養,以確保學生得以更為順利的發展。其次,培養高中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與能力,既與高考的實際方向相符合,又能夠顯著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縱觀近些年全國各省市的高考試題,能夠發現跨文化交際相關內容的測試已經融入到完形填空、閱讀理解及書面表達各方面,所以我們必須要加大力度對西方文化知識教學的重視與合理導入,讓高中生具有較強的跨文化交際意識與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及生活的更好推進奠定扎實基礎。
2.1 重視母語文化學習。隨著新課改和新課標的不斷深入,在新的時期,合格的英語教師必須要具備扎實的語言知識技能和教學理論,同時還應適應新的挑戰。高中英語教師熟知中西方文化差異才能提升學習者跨文化交際的敏感程度,才能幫助學習者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具體的交流過程中談論到三明治和火雞時交流雙方口若懸河,但在談及母語文化食物時,怎么告知外國友人“豆漿、油條、饅頭”等的概念也是英語教學需要考慮的。因此,英語教師要將自己的教學觀念轉變為“知識、技能、文化并重”,拓展自身相應的文化知識,以更好地服務于學習者。
2.2 組織學生觀看英文原版電影。觀看英文原版電影,是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與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首先,老師需做好合理選擇影片的工作,其標準為英語發音準確、有中英雙語字幕,以便于學生在觀看之時能夠更加容易看懂與聽懂,對影片的故事情節進行有效了解,更好的掌握其背景知識。同時,每次所選的電影類型都要不同,并且節奏感要較強,這樣能保持學生觀看英文原版電影的興趣。其次,以電影了解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背景。觀看英文版電影之前,老師需先讓學生對其電影內容時期及電影中牽涉到的民族、國家、文化背景等進行全面性的了解,尤其是特定歷史階段、某類型特定社會風俗等方面。再次,觀看電影的過程中需靈活運用精聽和泛聽兩種方式,以便于學生在全面了解電影故事情節的基礎上,對影片中的跨文化交際內容進行確定,提高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最后,深挖電影中詞匯、語法、句式背后的文化底蘊、歷史背景、風土人情等,掌握其文化底蘊,更好的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與能力。
2.3 加強母語文化與英語國家文化對。提升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就必須重視交際敏感性,所以,學習者在具體的交流過程中要了解中國與英國國家文化的差異。作為一名高中英語教師,在具體的課堂實踐中和傳授英語文化知識時要盡量引導學生了解英語的文化內涵,通過母語文化與國外英語國家文化對比讓學習者深入了解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我國的文化傳統將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前,這一點在信件地址上就能具體的體現出來,地址內容都是由大到小;而在國外,由于重視個人主義,信件地址剛好與國內相反。所以,教師自身具備濃厚的文化素養,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處,才能提升學習者的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總而言之,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老師需要加強對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及能力的培養,需在提高自身文化修養的同時,從課堂教學、觀看英文原版電影及閱讀英文報刊雜志等方面著手,循序漸進培養與提高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