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濤
(安徽省皖西中學 安徽 六安 237100)
目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存在諸多問題,需要教師能在教學時滲透創新意識,聯系實際生活,開展探究式、開放式的實驗教學,合理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促使學生能擁有親自動手實驗的機會,實現其動手能力、探究能力的同步提升。
1.1 教學觀念較為落后。在一般的教學活動當中,部分老師受到傳統的教學理念影響比較深刻,從而導致他們習慣了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在加強對物理理論知識講解的同時,卻相應的忽視了物理實驗的相關教程。這樣的課堂很多時候會導致學生對于物理這樣實驗性的課程知識很難理解,影響學生的自我提高也影響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個別老師甚至會讓學生機械的背誦實驗過程,實驗結果等來彌補缺乏的實驗授課內容。
1.2 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在各科目的教學過程中,其所選擇的教學方式也是能夠成功提高教學效率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較為單一的教學模式相對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其實是比較劣勢的,尤其是在實驗性的科目當中,而物理恰巧就是實驗性科目中之一。如果教師缺乏對教學模式的創新,學生漸漸地就會感到疲倦,失去對物理實驗的學習興趣。除了要有創新性的想法,教師在進行物理實驗課程授課的過程當中,有時還會缺乏較為系統的安排。例如,倘若在實驗之前告訴學生答案就仿佛是在做題前翻看練習答案一樣,學生難以將知識汲取進入自己的思想里,也會阻礙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2.1 突出學生主體學習地位。學生是所有學習活動的最重要主體。而在傳統的教學當中,許多老師都會將教材視作學習的主體,這也是傳統教學法影響教學效率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教師要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在進行物理實驗教學時,可以結合學生各自的情況,設計多種思路的實驗講解,盡可能讓每位學生都能夠聽懂,從而提高他們的實踐創新能力。
2.2 緊緊聯系實際生活。高中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存在十分緊密的聯系。因此,物理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將實際生活與物理實驗完美幾何在一起,拉近學生與物理、生活之間的距離,使其認識到物理知識的價值和重要性,學會靈活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
例如,在開展“探究彈簧的彈力與形變量的關系”這一實驗時,教師就可以引入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如自動傘、訂書機、自動鉛筆等,這些物品都利用了彈簧。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運用到彈簧,彈簧具有怎樣的功能。教師要為學生講解實驗的原理和方法:在鐵架臺上掛上彈簧,用刻度尺測量自然狀態下彈簧的長度L.在完成測量后需要在彈簧上掛上質量為m的鉤碼,之后再測量彈簧的長度,計算出其伸長量為x。彈力為。學生需要自行去實驗,繪制關系圖。借助生活中的素材和元素,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現象,發現其中隱藏的物理知識,加深其印象和記憶。
2.3 開展開放式的實驗教學。相比于傳統的教學過程中,開放式教學模式能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使其處于一個開放、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中,使實驗教學逐漸變成自主探究和學習的過程,促使學生能從更多的角度來分析無理論知識。例如,在開展電磁相關的實驗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根據教材內容,結合自己的理解設計實驗。學生需要運用不同的測量方式,找到電磁之間的關系,并利用實驗驗證自己的想法。在學生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觀察學生的操作手法,防止學生損壞儀器或傷到自己。同時,教師還需要了解不同的想法,為其提供器材,幫助學生實現各自的猜想,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
2.4 采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信息技術能給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多的資源,同時還能通過視頻的方式給學生展示一些無法在課堂中進行的實驗,為學生演示不同實驗的流程、現象和結果,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實驗中蘊藏的物理知識。
例如,在開展“彈性”相關的實驗時,要想鍛煉學生的操作能力,使學生能掌握實驗的正確方法,就需要教師在上課時認真講解彈力的相關知識,并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彈性實驗的視頻,學生需要認真觀察和分析。當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后,教師就需要將視頻關掉,學生結合自己看到的視頻自行設計類似的實驗。在完成實驗的設計后,需要記錄實驗數據,并總結實驗結論。在聽到學習任務后,學生會馬上就著手準備,很快就能完成實驗流程的設計,猜想實驗結果。而教師要做的就是為學生講解實驗注意事項,并鼓勵學生自行進行實驗。在學生完成各自的實驗后,教師要再次打開多媒體,為學生演示正確的實驗流程,學生需要結合這一內容對比自己的實驗過程,找到二者的優缺點,進一步改進和完善自己的實驗方案。在分析和對比的過程中,無論是學生的實驗能力、動手能力,還是其基礎知識都會得到大幅度提高。
總而言之,高中物理教師需要正確看待新課改,積極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精心設計實驗教學,采用開放式、探究式、信息化、生活化、創新性的實驗教學,實現學生動手能力、探究能力、思維能力的發展和提高,夯實學生的物理知識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