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成巍
(龍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哈爾濱150000)
地方性城商行作為地方經濟建設的參與主體,承擔著地方經濟發展的重任,固定資產貸款作為大項目的助推器,其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項目投資進度,直接影響項目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固定資產貸款資金投向,關系到地方經濟發展。選擇投向國家支持、利國利民的行業或產業項目,會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促進作用;選擇投向與國家環保政策相違背的行業、產業項目,會抑制社會經濟發展。固定資產貸款業務對行業發展前景或項目可行性選擇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銀行對行業或項目可行性論證、對項目本身收益與風險進行評估的過程,進而達到防控風險的目的。
某企業成立于2011年,是某上市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經營地址位于綏芬河口岸城市;主要經營范圍有經銷、加工預包裝食品、貨物進出口、基礎項目投資等。企業想投資建立互市貿易區,促進邊貿地區市場經濟貿易往來,屬于國家“一帶一路”積極倡導建設項目,利民惠民,項目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項目已投產運營,運營實際效果一般;二期項目已投入9 500萬元資金,現有4 000萬元資金缺口,欲向當地城商行申請固定資產貸款業務。
從外部政策環境角度,一是企業在綏芬河口岸城市建設貿易經營項目,符合國家“一帶一路”興邊安邊、強邊富民政策,且項目正在申報互市貿易區,屬于政策支持類項目,符合區域經濟貿易發展方向。二是在稅收方面,國家對邊民通過互市貿易進口人民幣8 000元以下的日常生活用品,每人每日享受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稅,同時,項目建成后,在稅收方面政府也會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三是當地金融機構對一期項目貸款6 000萬元,說明當地金融機構對該項目有一定的認可度。因此,從國家產業政策、財稅政策及同業融資角度,該企業屬于銀行的目標客戶。
從企業自身實力角度,一是該企業屬于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在股東方面具備一定的優勢,后續項目資金來源有一定保障;二是該企業地處綏芬河市邊境口岸城市,具備互市貿易的先天條件,且口岸對面是俄羅斯城市,有國際汽運專線,具備一定的區位優勢。因此,從客戶股東背景、區位優勢看,企業屬于銀行的目標客戶。從基本信息層面初步分析,企業屬于銀行的潛在客戶。
1)通過查驗企業提供的省發改委批復文件。企業申請貸款的項目是“海產品加工冷凍項目”,但是發改委批復卻是“木材物流中心項目”,借款人暫未提供“海產品加工冷凍項目”相關批復。
2)通過查驗企業提供的該項目的環評批復、該項目座落的土地對應的國有土地出讓合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上述證件辦理時間均為2011年,這與發改委提供的批復時間2014年順序不一致,說明該項目批文取得的程序不規范。
3)通過查驗企業提供的《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其合同竣工日期應為2011年12月30日,但截至目前該項目仍未完工,說明該項目未按可行性研究報告規劃施工。
在項目要件合規前提下,項目具備可行性,如項目是政府積極支持的項目,正常情況,政府會給予其一些優惠政策,但目前具體優惠政策沒有落地;另外,項目一期三棟商貿綜合樓建成后,已投產運行,且在同業已融資6 000萬元,但據財務報表顯示:2019年銷售收入28萬元,凈利潤虧損20萬元,說明一期項目產銷比未達到預期;據可行性研究報告看,二期項目市場端分析不充分,目標客戶群體細分不清晰,因此二期項目市場細分群體可行性分析不足。
項目自有資金來源及后續資金來源的可靠性從財務報表來看,2019年末借款人所有者權益為545萬元,資產總額21 526萬元對應的負債總額20 981萬元,說明借款人資產的形成主要依靠外部籌資款,其自有資金嚴重不足,且據可研分析,項目后續資金來源依靠銀行貸款,相當于后續項目建設完工風險完全轉移至銀行。
項目未來還款來源保障程度從客戶經營管理經驗來看,其母公司-上市公司股東從事快消品銷售,但其銷售渠道是否適合海鮮冷凍產品的銷售渠道存在不確定性;從客戶自身來看,自2011年成立以來,一期項目運作并不成功。在可研報告中對二期項目市場端分析不夠詳細,項目還款來源無法得到保障,且第二還款來源為在建工程,目前處于停建狀態,變現能力相對較弱。
經查詢人民銀行征信中心企業信用報告:企業歷史融資6 000萬元,貸款五級分類調整為關注類,說明企業資金趨緊,還款壓力大,企業信用出現問題。
1)完善項目要件的合規性。固定資產貸款業務項目要件合規是前提,項目合規即在國家產業、環境保護、土地使用、資源利用、城市規劃、安全生產等方面政策合規;在固定資產投資資本金比例方面合規;符合地方性城商行年度信貸政策、產業政策。因此,從合規角度,要求企業補充發改委批復或備案、環評及“四證”等項目要件。
2)分析項目實施的可行性。固定資產貸款項目可行性是企業貸款的重要依據。一是企業根據項目情況對市場進行調研,出具可行性研究報告,其作為國家有權部門對項目的審批、核準或備案的重要依據;二是從環境保護、土地使用、資源利用、城市規劃、安全生產等方面研究項目的可行性。從市場端角度看,案例中的企業一期項目未達到預期銷售及收入,二期項目又從“原木材物流加工項目”變更為“海產品冷凍加工項目”。從防控風險角度,項目可行性決定其可持續性,因此,要求企業對市場消費端進行詳細調研、論證、分析,防止盲目擴張,以保障銀行資金安全。
3)分析項目資金來源的可靠性。固定資產貸款業務自有資金及后續資金保障是項目完工的基本保障。項目資金來源必須充足可靠,客戶經理必須查看項目資本金到位時間,項目后續建設資金籌措方案可行性且須提供相關資金佐證材料。自有資金及后續資金來源有保障,項目才能夠按計劃完工。按照法律法規規定資本金比例要求,是企業完成自有資金投入比例的最低要求。因此,從降低地方性城商行貸款風險的角度,要求股東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增加自有資金投入,降低銀行貸款額度。
4)測算項目還款來源的保障性。固定資產貸款業務對項目本身還款來源測算是分析重點。綜合考慮因項目投資而增加效益,測算借款人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和財務生存能力,測算項目可用于償還債務的未來凈現金流,測算還款來源的保障程度。因此,對企業項目市場端詳細分析,確保項目還款來源真實、可靠,同時鑒于第二還款來源為在建工程,曾閑置6年,根據實際要求客戶追加上市公司連帶責任保證,以保障還款來源的可靠性。
5)分析企業還款意愿的實質性。企業還款意愿是企業在市場及銀行的信用程度的體現,對還款也起著重要作用。一是分析已有貸款五級分類調整為關注類具體原因;二是查詢企業在企業征信、人民法院失信被執行人等公開信息網,驗證企業是否有相關違約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