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啟紅
(貴州省黔南州都勻市勻東鎮洛邦中心幼兒園 貴州 都勻 558000)
幼兒受到年齡的影響,其思維主要基于圖像,并且數學這門學科本身就很有抽象性,幼兒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不了解抽象知識,使得他們對學習數學并不十分感興趣,學習過程會很困難,難以實現理想的學習成果。教師設計學習活動,指導幼兒自主發現和學習,促進幼兒學習,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教育質量,還可以提高幼兒的整體能力。
顧名思義,操作性學習是一種學習方法,可讓幼兒通過手工操作實現學習自主的目的。教師應利用幼兒們的好奇心和學習特點來指導課本教學,讓學生自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幼兒接受愉快的教育。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培養幼兒的實踐能力和創造力。與向幼兒直接教授數學的傳統方法相比,這種培訓方法可以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成果。在幼兒早期教育中,老師在課堂上反復解釋了數學知識,但是幼兒卻不理解,對抽象的知識缺乏認知,以致學習效果較差。在操作過程中,幼兒們可以通過手動操作和思考增強對數學知識的印象。在這一基礎上,老師再來想幼兒解釋相關知識,幼兒們將更容易接受這些知識,可以有效地提高教育質量[1]。
2.1 操作中的觀察。幼兒的數學學習活動的全過程是一種有意識的和有目的的理解活動,這些是開展學前教育幼兒數學教育活動的基礎和條件。在應用這種教學方法時,幼兒會更關注兩個方面:首先是觀察老師的操作方式,觀察老師的師范過程,了解操作并作為自己的操作經驗,將其應用于自己的操作。其次,認真注意、觀察他們的行為,對比自己和同伴操作的過程和結果存在那些不同。例如,老師為全班準備了不同大小和顏色的玻璃球,并要求幼兒們對它們進行分類。如果幼兒對老師的要求有很好的了解,則會仔細研究、觀察玻璃球,確定其特征,運用自己分類的基礎知識進行分類,并完成課堂作業。如果幼兒無法正確觀察材料,則可能找不到合適的分類要求。在分類過程中,幼兒們可以觀察周圍同伴的行為,在觀察的過程中找到新的分類指標,這樣就可以通過幼兒的分類和歸納技巧。
2.2 操作中的記憶。記憶是人們存儲過去的經驗或事物的存儲過程。人類記憶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有目的的記憶,另一個是沒有目的的。在正常情況下,大多數記憶都是沒有目的的,這種記憶是發展幼兒記憶的重要方向之一。學習數學操作和有目的的記憶是不可分割的,因為在進行數學學習活動時需要記憶工作要求和操縱技能。為了在開展活動時保證期有效性,幼兒應記住他們的活動要求和活動策略,并在活動期間嚴格遵守。例如,在六以內數的排列組合學習的過程中,幼兒們記得他們以前學習過的數字五以內的數,并完成了與六個數字以內的數排列的學習過程。
3.1 材料的提供應考慮到其對幼兒認知成分的有效滲透。以幼兒為中心的數學教育活動包括許多認知元素,例如記憶和觀察,這些成分的廣泛使用通常可以促進活動的開展和順利完成。因此,教師在進行活動和學習指導時需要考慮認知因素,將認知成分滲透到不同類型的操作材料中,將數學知識巧妙的嵌入其中,教會學生。例如,在課程中,老師可以給幼兒提供花瓣數量不同的花,讓幼兒分類,可以幫助他們對數學有更深的理解。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對于數學的操作性學習活動至關重要。如果教師無法及時適當地指導幼兒,則會影響學生參與該活動的熱情。老師的指導還需要把控好時間,如果太早,學生還沒有通過自主去發現其中的知識,限制了學生的學習活動;如果太晚,學生沒有了學習的熱情,活動的有效性降低。因此,如果問題和誤解無法解決,則老師必須適時指導幼兒。同時,老師的指導應該適當,要引導幼兒慢慢練習思維和思考能力。總之,在教學前教育幼兒數學課時,教師應合理制定操作性活動以幫助幼兒學習數學。教學策略應有效而適當,所選的材料需要有效地發揮增強的數學學習活動的作用,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和學習數學的能力,并提高幼兒的綜合能力。
3.2 教師的指導應做到適時適度并具有針對性。
3.2.1 適時性策略。老師的指導時間的選擇,對幼兒觀察的主動性和熱情有很大的影響,對之后幼兒可以得到的探索、發現和創新能力的獲取有較大的關系。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在探究老師提供的不同材料的各種功能,并結合以前學習中通過教師得到的經驗時,才可以發現其中的規律和知識。因此,有必要讓幼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觀察。如果教師的教學和指導太早,則學生只能在被動狀態下觀察。只有當幼兒看到問題并尋求幫助,并且幼兒有操作性問題但不能解決問題時,教師的指導才有意義。
3.2.2 適度性策略。為了確保可靠地實現操作目標,有必要由教師為幼兒提供適當的指導。指導不是直接給幼兒答案,而是通過指導學生觀察,以對話或練習來引導幼兒的思維方向,并幫助幼兒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在分類活動中,如果幼兒的方法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則老師可以與幼兒交談“有什么不同”,而不是告訴幼兒有什么不同。老師的正確指導對改善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加強他們的研究活動有很好的影響[2]。
3.2.3 針對性策略。在學前教育幼兒的操作性學習活動中,教師的指導對幼兒的觀察、思考和隨后的研究活動有很大的影響。例如,當存在幼兒問題行為混亂無序時,教師應分析幼兒的操作過程,找到具體問題,根據問題為學生提供幫助。
總之,在對幼兒進行數學教育時,教師應開展操作性的學習活動,以幫助幼兒學習數學。培訓策略必須有效且適當,操作性數學學習活動的作用可以通過認知滲透有效地加強,通過精心選擇的教材,提高幼兒的學習質量和學習能力,并提高幼兒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