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亞紅
(張家港市梁豐幼兒園,江蘇張家港,215600)
戶外游園活動能為幼兒提供豐富有趣、難度適宜的游戲材料,允許幼兒自主選擇游戲區域、游戲主題和同伴,讓幼兒按自己的發展速度、學習節奏進行探索,符合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能凸顯幼兒的學習個性化,有益于培養幼兒終身學習與發展所必需的寶貴品質。戶外游園活動具備自由、平等、愉悅、創造等課程游戲化精神所提倡的幼兒園游戲活動的基本特征,因而戶外游園活動是幼兒園課程實施的主要形式之一。為了更好地進行課程與課題融合材料的開發,梁豐幼兒園對戶外游園活動中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進行了深入的思考與總結。
人力資源是以“人”為本的活資源,在戶外游園活動的開展中,梁豐幼兒園靈活開發、有效利用幼兒資源、教師資源、家長資源等人力資源。
1.自主選擇,“混”而不亂
“混齡”游戲為幼兒游戲時的自主選擇提供了更廣泛的空間。為了讓幼兒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戶外游園活動的游戲區,也為了讓幼兒更大方、自然地與班級以外的伙伴交往,教師將中、大班共20個班近700位幼兒進行“大混齡”,開展戶外游園活動。每次戶外游園活動前,各班幼兒自主選擇游戲手環(每班根據戶外游戲區域的數量和幼兒人數,會準備多種顏色、數量不等的手環,一種顏色的手環代表一個戶外游戲區),決定自己將要去的游戲區域。同班幼兒中選擇同一顏色手環的幼兒一般不超過4位,這就意味著除去這幾位同伴,幼兒將會面對一大群陌生的游戲伙伴(最小的游戲區總人數不少于20人)和陌生的游戲環境。這對于幼兒來說是極具挑戰的,但是由于有了先前各游戲區的視頻介紹,幼兒還是興趣滿滿、躍躍欲試。
2.自主交往,因“混”而“活”
戶外游園活動相較于班級區域活動,活動人數由少變多、活動空間由內而外,在“大混齡”的活動過程中,同一游戲區的幼兒隨著游戲內容的深入由陌生到熟悉,活動內容也在一次次的磨合、商討中由各自為戰到相互合作。有些游戲區在大班幼兒的帶領下出現了較明顯的游戲主題,不斷深入和延伸,幼兒在與“活”資源的互動中享受樂趣,收獲成功與經驗。
戶外游園活動中充分利用教師這一優勢資源,能更好地實現資源共享,為幼兒活動與發展服務。
1.定人定點,“各自為政”
戶外游園活動因游戲區域眾多且游戲場地分散的特殊性,給活動中的教師指導帶來了難題。為使活動順利有效地開展,教師統一安排中大班的所有保教人員,根據游戲區域的特點、活動形式、活動規模等,安排固定的保教人員“蹲點式”指導(對應游戲區的顏色手環)。即,“教師固定,幼兒流動”,各游戲區的固定保教人員除了為幼兒游戲提供豐富的材料支持外,還要為幼兒提供適當的輔助、指導,他們的細心觀察與有效引導間接地決定幼兒游戲的效果。教師和保教人員對于一些小問題的隱性指導、對于一些“疑難雜癥”的顯性指導、對于各幼兒在游戲中的簡單活動評價等都真實有效地展現了“活”資源的利用。
2.專人專場,“特色為證”
一些教師有獨特的專業優勢與特長,他們用自身的愛好和特長吸引幼兒,組建了不同的特色小隊。如:歌聲甜美、擅長主持的黃老師組建了繪聲繪色隊(演講、演唱隊),挖掘幼兒的特色嗓音;愛好足球的何老師組建了霹靂小將隊(足球隊),找尋運動健將的身影;酷愛非洲鼓的錢老師組建了鼓動我心隊(非洲鼓隊),發現有才的音樂小達人;擅長爵士舞的丁老師組建了舞動奇跡隊(爵士舞隊),尋找舞蹈好苗子;喜好美食的時老師組建了吃貨專場隊(美食隊),帶領幼兒搗鼓、研發新品美食,滿足小吃貨們的味蕾。特色專場將部分教師的優勢資源充分展現、靈活利用,更好地促進了幼兒的多元發展。
家長作為幼兒園教育的合作伙伴,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家長中不乏各種類型的專業人才,他們有豐富的生活和工作經驗,是教師欠缺的,有的遠遠超出了教師的專業知識和范圍。這些經驗對于開闊幼兒視野、開拓幼兒思維都非常有益。因此,梁豐幼兒園充分利用家長資源開展“小聰聰成長營”活動。
1.暖心媽媽,安靜與靈動
蜜園中的繪本餐廳是繪本與美食相遇的場所。細心的媽媽會有針對性地挑選繪本和活動食材,和幼兒一起閱讀繪本故事,在理解的基礎上根據繪本內容創造性地開展繪本餐廳活動。以《一園蔬菜成了精》這一繪本為例,媽媽和幼兒在了解菜園里常見的蔬菜及營養后,一起商討如何進行加工、制作,使蔬菜變成美味可口的菜肴并進行實踐。這一活動在豐富幼兒知識經驗的同時增強了幼兒對蔬菜的喜愛,繪本與美食的相遇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活力爸爸,活躍與陽剛
一位從事足球教練工作的爸爸是梁豐幼兒園足球隊的重要資源,他不僅給幼兒園愛好足球的教師以知識、技術上的指導,還定期為足球隊的小隊員進行專業訓練,在提升幼兒體能的同時鍛煉幼兒不怕苦、不怕累的陽剛精神。
有一位身為國際象棋教練的爸爸,從啟蒙入手,以幽默風趣的教學方式帶領部分幼兒從入門新手逐漸進階專業小棋手,通過一次次與專業小隊員比賽,增強幼兒下棋的對戰經驗,養成幼兒不怕輸、不服輸的品質。
有一位從事警察工作的爸爸因其特殊的工作,深受幼兒的喜愛和尊敬,每次走進校園,都能給幼兒帶來正能量。這位警察爸爸給幼兒講解安全、自護等知識,在幼兒心里種下了正義的種子。
“小聰聰成長營”活動彌補了幼兒園教育的缺陷,家長資源對幼兒、教師來說都是一筆豐富的教育財富。
幼兒園要充分挖掘、開發有效的室內外資源,戶外游園活動中的環境資源主要包含室外廳廊資源、室外場地資源和室外物體資源。
廳廊空間的寬闊是幼兒戶外游戲的有利條件,教師除了充分利用這一空間外,還巧妙設計廳廊的墻面,讓一面面墻“活起來”。如:適合小班幼兒的“感官墻”“多材質拼貼墻”,適合中班幼兒的“樂高墻”“紙盒創意墻”;適合大班幼兒的“地圖墻”“自主創意墻”等。這樣一來,幼兒可以與這些環境資源自由“對話”,并于其創造的環境中愜意玩耍。
戶外游戲的靈活性較大,除青青菜園、趣味泥沙是固定游戲場所外,教師嘗試不硬性規定某一塊場地必須是某某游戲區,而是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自己的選材(就近材料倉庫選擇),自由選擇游戲場所(就近原則),自主劃分游戲區域,選擇權利的擴大、選擇空間的拓寬、活動形式的多變讓幼兒在與環境資源的互動時更自主、更靈活。
梁豐幼兒園內高大的樹木、長排的圍墻等物體經過創新利用,也能成為幼兒戶外游園活動的一大資源。幼兒可以測量樹木身高、圍墻的高度與長度,測量樹身的粗細,查找樹木身上“傷口、洞”產生的原因,商討保護樹木的方法,給樹木制作銘牌,給樹木、圍墻根據季節特色穿新衣,在樹木上為小鳥造新家。圍繞這些自然生物生發的游戲活動因幼兒的創想而豐富多樣,因幼兒的探究精神而生動有趣。
物質資源即以各種材料為主的資源,包含高結構材料資源和低結構材料資源。為了確保戶外游園活動的材料豐富多樣,滿足幼兒游戲的需求,教師根據各游戲場地的特點打造了多個滿足就近游戲場地材料需求的材料倉庫。每一個材料倉庫都在高結構材料和低結構材料的大分類基礎上再根據材料的種類、材質等進行細化分類擺放,既利于幼兒取放又可以利用定點人員清理舊材料、投放新材料。
高結構材料的趣味性、操作性、目標性都很強,而且注重操作結果,能快速、直觀地在操作中或操作后校驗操作結果正確與否。如各種益智類的、實驗類的、游玩類的材料等,因鮮艷的色彩、靈活的操作、趣味的互動深受幼兒的喜愛,高結構材料在幼兒戶外游戲中的優勢也顯而易見。如:聰聰社區中投放的小型桌球游戲桌、打地鼠游戲桌、連連看對戰游戲盤、跳舞毯等游戲材料,萬能工匠區投放的各種組裝材料。這些材料深受幼兒喜歡,他們百玩不厭。
低結構材料結構松散,貼近幼兒的生活,易于收集,具有可變性、多樣性和實用性等特點,巧妙應用低結構材料能繼續滿足幼兒探索的興趣,使幼兒的游戲活動更富有創意和趣味。
1.大材料區,各具特色
教師根據每個游戲場地的特點,收集與之相關的大件材料,以利于幼兒游戲活動的開展與延伸。如:青青菜園區會收集一些適合幼兒使用的鍋碗瓢盆、鋤頭、鐵鍬、篩子、籃子等等,趣味泥沙區會收集各種玩沙、玩泥的工具、引水材料等;真人CS區會收集油桶、仿真塑料槍、各種型號的輪胎等;聰聰舞臺會收集各類適合幼兒的表演服裝、表演道具、舞臺背景等。材料收集后由定點人員和中大班各班幼兒代表一起整理擺放,并制作一目了然、便于取放的分類擺放指示標牌。
2.小材料區,琳瑯滿目
小材料區收集的是生活中的廢舊小物件,教師在幼兒園進門大廳中布置了一塊“收集東、收集西”的廢舊物收集區,根據大小、形狀、材質、用途等進行分類,家長和幼兒長期參與其中,將家中的廢舊物定期投放到分類收集盒中。各班教師和幼兒會輪流將廢舊物收集區的材料整理到相應的材料倉庫(兩周整理一次)中,并根據分類擺放指示牌進行有序擺放,以確保幼兒戶外游園活動的順利開展。
戶外游園活動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考驗教師的智慧與創意、考驗教師的堅持與挑戰精神。資源的有效開發與利用既能提升幼兒戶外游園活動的品質,又能提升幼兒多元智能發展,同時也能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素養,增強課程研發能力與創新教學能力。戶外游園活動在梁豐幼兒園內持續開展,各項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還需要進一步思考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