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春燕
自主游戲活動是指幼兒在游戲情境中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以快樂和滿足為目的,自由選擇、自主展開、自發交流的積極主動的活動過程。我園結合自己園區環境的實際情況,利用有限的場地對幼兒開展每天一小時的戶外自主游戲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場地規劃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幼兒園應當將環境作為重要的教育資源,合理利用室內外環境,創設開放的、多樣的區域活動空間?!蔽覉@兩棟教學樓之間只有685方的戶外場地,由于場地的限制,不能同時容納十個班300多名孩子進行活動。因此,我們采用單雙數班輪流進行的方法,并對原有的場地進行統籌規劃。除了保持原有的沙水池、攀爬區外,我們把操場劃分并創設了“籃球區”“綜合區”“開鎖區”“化妝間”“瓶蓋配對”“粉筆涂鴉墻”“投沙袋”“投壺”“套圈”、三個投擲區、一大兩小三個建構區等十多個區域,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每個幼兒各方面發展的需要。
二、材料投放
《廣東省幼兒園一日活動指引》中指出:“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興趣,提高安全衛生、種類豐富、層次多樣的游戲材料及器械,并跟據幼兒的發展需要,及時調整和補充游戲材料和器械?!币虼耍覀兂浞掷眉议L資源收集豐富的材料進行科學合理的投放。一是材料的收集。我們充分發動全園家長、幼兒收集各種生活物品和低結構材料。二是材料的投放。我們把收集的材料進行分類整理,有計劃投放。如兩周一換活動材料,小型建構區前兩周投放統一大小的益樂多奶瓶和硬紙板,后兩周奶粉罐和薄木板,材料的更換能讓幼兒有新鮮感,保持興趣。
三、游戲指導
1.場地分工,區域管理落實到位
我園的游戲區域有10多個,由于場地比較小,每個時間段都只能進入全園的一半幼兒(即170多個幼兒),也就意味著每個時間段都只有全園一半教師組織開展。為了教師更好地進行觀察指導,我們進行了區域負責人的包干分配,每個區域負責人每天在自己負責的區域人來回巡視指導和負責活動材料的保管。這樣的區域管理,增強了教師責任心,也更便于教師對幼兒進行觀察與指導。
2.注重觀察,適時適度介入指導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師要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戶外自主游戲活動的場地更開闊,這就要求教師更要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判斷力。在幼兒戶外自主游戲活動中,教師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地觀察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表現,從幼兒的外顯行為解讀其心理狀況和游戲水平,再對幼兒進行有效指導。在戶外自主游戲活動的指導方面,我們主要運用平行介入、干預式介入的方法。比如當幼兒在游戲中玩法較單一、對教師提供的材料不感興趣或者不會玩時,教師運用隱性的指導方法引導幼兒模仿。又如當幼兒游戲出現嚴重違反規則或攻擊性的危險行為時,教師直接介入游戲,對幼兒的行為進行直接干預。而當幼兒在很專注、很順利地進行制作活動時,老師最好不要在此時去打擾他,以免中斷幼兒的思維、影響幼兒的活動。教師適時適度的指導,真正體現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使每個幼兒在最近發展區得到應有的發展。
四、分享小結
活動后的分享小結能讓幼兒和老師得到更好的提高與發展。一是幼兒的小結評價。教師實施以鼓勵為主、開放式的小結評價,能促進幼兒自我意識的升華、自尊心的建立、自信心的發展、個性的張揚,能為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二是教師們以問題為導向的分享小結。每天下午我們會組織教師對當天的戶外自主游戲活動進行分享小結的小教研。分享中,引導教師反思存在的不足,并以問題為導向,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頭腦風暴,集全體智慧研討改進策略,第二天再實施改進策略,實施后又再發現問題,研討問題,解決問題。如此不斷循環的反思、研討、實踐,使戶外自主游戲活動的質量得到了不斷提高。
綜上所述,我園在幼兒戶外自主游戲活動的組織與開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活動成效,對每個幼兒個性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當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會出現諸多的問題,教師要善于反思和總結,要根據發展形勢不斷調整方法。通過調整更好地激發幼兒的興趣,才能為幼兒的發展提供更廣的空間和更強大的動力。
責任編輯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