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顏
英語新課程改革重點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提倡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話題式教學以構建理論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創造話題情境,通過話題的方式習得語言、啟發思考,實現教學活動中的多向互動,是目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研究的方向之一。開展螺旋式教學,能提高話題式英語教學的實效性。
一、話題螺旋式內涵
大多數小學英語教材是以話題來安排單元教學內容的。如筆者學校使用的PEP和New Magic教材,其編寫的總體思路是以話題為綱,以交際功能和語言結構為主線,逐步引導學生運用英語完成具有實際意義的語言任務,即“話題——功能——結構——任務”相結合的編寫思路。因此,教學應圍繞話題展開,以話題為中心,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導入新的語言項目,使學生在話題的討論過程中能夠真實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情感、態度,進而掌握新的語言知識、形成新的語言能力。同時應以生為本,上溯下延地研究當前話題在整套教材、當冊教材和本單元中地位與作用,進行螺旋式的目標預設和螺旋式教學活動設計,從而使教學始終落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切實提高話題式英語教學實效。
二、實行話題螺旋式教學的必要性
(一)話題螺旋式教學,省時見實效。英語是一門復雜的語言,而學校一般每周只有三四節英語課。課時不足,又想抓好教學效果,英語教師就只能占用術科課,耗時且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開展話題螺旋式教學,課堂教學總能從學生已有經驗出發,學生圍繞話題進行真實的交流與交際,螺旋式地學習、操練并提升語言運用能力。同時讓學生充分利用好課堂每分每秒,螺旋式地滾動新舊知識,如江河匯海之勢不斷保持“語言破冰”狀態,使英語課堂更有實效。
(二)話題螺旋式教學,開展高層次教學。教育家維果茨基提出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學生現有的發展水平和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優質的課堂教學能不斷促進學生的發展,以教助學,讓學習者沿著“現有發展水平—可能發展水平—新的現有發展水平—新的可能發展水平”的發展變化軌跡,形成良性循環學習模式。與學生的兩個發展水平相對應,針對“最近發展區”進行教學是“高層次”教學,而針對“現有發展區”進行的教學是“低層次”教學。話題螺旋式教學通過精準的備課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具體分析學生已有能力和未來潛力的差異,深度挖掘學生學習潛力,讓學生持續在最近發展區進行語言輸入和輸出,每節課都能讓學生對原有語言框架和語言能力進行重構,不斷提升英語核心素養。
(三)話題螺旋式教學,順應學生求知欲,累加學生成功心錨。左拉說:生活的全部意義在于無窮地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在于不斷地增加更多的知識。求知欲是人的本能,天生就有。只有順應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話題螺旋式教學以學生喜聞樂見的話題為切入口,且不斷運用學生最近發展區進行有效的引導和啟發,給學生帶來新鮮感和成就感,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不斷獲取英語語言探索和成功的體驗,助力學生螺旋式累加成功心錨。而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是持續存在的,英語教學也是長期的,話題螺旋式教學使兩者相互作用,學生學習英語的電源一旦打開,便迅速進入雙軌道學習模式,事半功倍。
三、話題螺旋式在小學英語課堂的實踐探究
筆者在教學教研實踐中,對話題螺旋式教學歸納總結出七步方法,好比 “do re mi fa sol la si” 七個音符。
(一)Do.話題聚焦,脈準螺旋度。英語教學以單課教學為單位,如僅圍繞單課內容來進行教學設計是不科學的,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備課方法可能會脫離學生的實際學情。因此,備課前應先了解該課內容分別在小學階段、當冊書、該單元的地位,確定單元話題,聚焦該話題,并針對學生學情進行縱向分析,最后進行單元整體設計,逐步完善每個單課的教學設計。如在教學PEP四(下)Unit 5 My clothes B Lets talk &Lets learn時,筆者先進行單元話題解讀,分析單元教材板塊定位、板塊功能。然后根據本校使用兩套教材(PEP和New Magic教材)分析出話題知識鏈,繼而對學情進行分析, 給學生的現有發展水平準確把脈,并精準確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單元整體設計,課與課之間銜接螺旋、單課活動循序漸進,使舊知引出新知,新知擁抱舊知,重難點突破,螺旋式地在滾動中積累運用語言,以“滾雪球”式的速度,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
(二)re.話題串聯,展開螺旋式教學設計。話題的串聯,包括單元內課時之間的串聯和單課教學活動之間的串聯。如在教學以上單元時,筆者以“packing”為話題主線,把單元劃分為四個課時:放學后收拾東西、放假了收拾行李參加夏令營、夏令營結束收拾東西回家、幫忙收拾家里四個場景,展開單元教學。每個課時的話題相互聯系,螺旋遞進,且凸顯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使學生對整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清晰明了,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
單課教學活動的話題串聯是指把課堂的教學活動以相關子話題串聯起來,設置任務,使學習成為滿足學生內部需要的過程,同時避免簡單枯燥的低層次學習,使教學內容富有新意,教學環境富于語境,教學目標層層推進,學生能力螺旋上升。如在教學New Magic 4A U4 A day at a childrens palace第二課時,以Our childrens palace為話題串聯設計了整堂課的教學活動。學生興趣盎然,設計的文化宮圖文并茂,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步步拔高。有了話題這條主線貫穿課堂始終,就能把各個環節巧妙地串聯起來。
以話題串聯展開教學設計的難點是使每個活動都有意義地連接話題,不跑題。如在教學PEP四(上)Unit 2 My schoolbag A Lets talk &Lets learn一課中,在學習了有關Amys schoolbag課文時,需要講解并運用不定冠詞a 和an的用法,教師A以課文提到的Amy書包里的東西進行講解后,讓學生描述有關的物品以達到運用的目的,但卻脫離了本課話題語境,任務設置生硬無趣;教師B同樣以課文提到的Amy書包里的東西進行講解,繼而讓學生猜或描述Amy的書包里還有什么,學生說到某個物品就鏈接出現或板書,既讓學生真實地在語境中體現語用,又很好地區別運用了a和an的用法,輕松突破了難點,螺旋式地提升學生的語用能力。
(三)mi.話題倍鏡,推進螺旋式深度。話題的交叉性使我們的語言交流豐富多彩,富有活力。教學中要善于發現話題的窗口,創設話題多倍鏡,觸發學生自主運用內在掌握的語言。如在教學New Magic5A,Unit 1,jobs的第二課時,以Making job riddles為話題,在運用環節先讓學生小組表演各種職業的情境對話,學生們展示了看醫生、買衣服、飯店就餐等對話,囊括了疾病、顏色、服裝、食品等話題,既推進了螺旋滾動的深度,又豐富了課堂的活動,為寫職業謎語做好充分的鋪墊。
(四)fa.話題遷移,螺旋式激發創造力。遷移是創造的雛形,在教學中巧妙進行話題遷移,螺旋式地激發學生無窮的創造力。如在教學My pet的話題上,教師示范后讓學生利用教師提供的思維導圖模仿觀察自己喜歡的pet并寫作創作,即使是二年級的孩子也都寫出了英語美文,創意無限。在話題遷移中,學生不斷進行語言引申、深化、融會貫通,語言應用能力與遷移水平螺旋發展。
(五)sol.話題運用,螺旋式形成交際力。實踐出真知,學生能否把課堂新學融入已有知識框架并運用出來,是檢驗教學效果的最好方法。因此,話題教學中創設輸出運用環節,師生、生生互動,甚至把課堂延伸到課外,讓學生真實地運用英語,螺旋式地形成用英語交際的能力。豐富了教學方法,創設更多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環境。
(六)la.話題沉淀,生成螺旋式育人。育人是教育之首,英語教學更是主陣地。充分利用話題進行思想品德沉淀,螺旋式地培養利國利民的好公民。如在教學故事Two travellers and the bear(New Magic 3B U4)時,筆者首先引導學生討論Is Brain a true friend? Why or why not? 然后拋出他們身邊的一些事例,引導學生深入思考:How to be a true friend? 借助話題因勢利導,能螺旋式地逐漸完善學生的人格。
(七)si.話題聯想,螺旋銜接新話題。課堂只是學生英語學習的一部分,如何讓學生自主地把英語學習延續到課外,并憧憬期盼下節課的到來?密切聯系前后課之間的話題關系,以懸念引發學生進行聯想猜測、自主預習。如在上文提到的四年級My clothes單元,在Packing for the camp的課尾處設計問題:You can pack your clothes at home with your mums help.But when you leave the camp,can the children pack their clothes? Guess and review for it.為下一節課read and write的Packing for home話題做好鋪墊。給學生的預習指明方向、帶來動力,且能巧妙地把本課話題螺旋轉接到下節課新話題,英語學習就像一部連續劇。
四、結語
綜上所述,開展話題螺旋式教學,有助我們有效提高教學實效。七個方法好比樂譜中的七個音符,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奏出一首首美妙的樂曲。
責任編輯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