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春黎
翻轉課堂的思想起源可以追溯至19世紀早期的西點軍校的西爾維納斯.塞耶將軍(General Sylvanus Thayer),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提前學習,課堂進行批判性思考和小組協作解決問題。最早的實驗翻轉課堂是美國科羅拉多州林地公園高中的兩位化學老師;將翻轉課堂的影響擴大到全美甚至全球的是可汗學院。21世紀初,翻轉課堂的模式在美國中小學的實踐研究可謂是百花齊放,形成了許多成功的案例,對全球的翻轉課堂實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011年,重慶市聚奎中學第一個引進和實踐翻轉課堂。之前我國中小學進行大量的“類翻轉課堂”的教改實踐和研究,為我國翻轉課堂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課前微課學習比傳統的前置性作業更具有趣味性和指導性
微課不同于傳統的前置性作業。僅僅是讓學生通過完成課前練習,進行新內容的預習,或者是與本課內容相關的學過內容的復習,通常學生都會覺得比較枯燥,機械甚至會覺得重復,更重要的是缺乏指導性,時間久了,對前置性作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會降低,最終就跟完成日常作業一樣。而微課是呈現給學生可視可聽的演示和講解,生動形象,趣味性強,非常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的都是小學生容易理解的簡單文字,學生容易掌握重難點。而且微課可以重復播放或暫停,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一次或多次學習,這也有利于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為他們的課堂學習和展示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些都是傳統的前置性作業難以實現的。例如:黃祥云老師的Safety翻轉課例的微課呈現了大量真實的不安全警示圖片,結合地鐵場景讓學生看警示語找規律,理解和學習祈使句的肯定和否定結構及用法,再完成相應的練習,指導性強,學生大部分都能很好的學習并完成練習,正確率高。
二、課題研究老師和學生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能力得以提高
基于微課的小學英語翻轉課堂的設計,讓我們參與研究的所有老師和學生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能力得以提升。每一次的集備,課題組成員都各抒己見,設計出簡單易操作的課前微課。課中的學習信息量更多,大家可以說是絞盡腦汁,分享了各自熟悉的信息技術。錄屏工具,天云平臺,101PPT ,愛剪輯,UMU互動App,Edu Puppet App等都是我們在參與課題中學到的信息技術,這些技術都可以巧妙地結合到課前,課中和課后。天云平臺是老師們用得最多的,通過微課學習之后在天云平臺上完成練習,可以看到學生整體的答題情況,課中也可以進行鞏固檢測,反饋學生的數據,調整教學。陳文曉老師的Festivals翻轉課例,在課中運用了101PPT拍照上傳學生課堂生成的思維導圖或練習,真實記錄了學生的課堂生成資源。學生在享受這些資源的同時,也慢慢熟悉了這些平臺的操作。除此之外,PPT、視頻剪輯、圖片也大量整合在課堂之中,大大充實了課堂資源,讓學生享受到了視、聽、唱、做、演的全方位英語學習,課堂的積極性大大提高。
三、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
通過參與課題的研究,最大的收獲就是不再質疑學生能否適應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相信他們,大膽放手,讓學生在這種基于微課的翻轉模式中不斷地嘗試,挑戰自我,激發潛能,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
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課題組成員的設計思路變得越來越清晰,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有了明顯的進步,這些都讓我們對課題的實踐性和可行性充滿了信心。而且我對課題研究后續推廣性也有自己的一些思考,希望這些思考能讓我們課題研究變得更有意義。
思考一:將基于微課的英語翻轉課堂模式應用推廣到多種課型
我們課題研究主要是以單元鞏固拓展寫作課型為主,比較單一。我覺得也可以在其它課型進行嘗試和研究,例如單元感知課型,可以設計微課把本單元的重點詞匯和句型呈現給學生,引導他們運用學過的相關單詞和句型進行話題的初步聽說感知,啟發學生小組合作,總結出他們在微課中學習重點詞匯和句型時的個性化方法在課堂進行分享,做小老師教給其他同學,老師進行簡單的補充或評價。再如繪本閱讀課,可以制作微課讓學生了解與繪本相關的作者簡介和創作背景;結合圖片、phonics和聯想記憶法,幫助學生理解和學習繪本中會出現重難點單詞;結合具體的實例講解繪本中的重難點句型;最后提出一些啟發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課中老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預測結果,引導學生完成閱讀任務,最后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繪本表演,續寫或改寫。
思考二:將基于微課的小學英語翻轉課堂模式應用推廣到各年級
剛開始研究覺得難度比較大,尤其是擔心學生的能力沒法達到,因此我們選取了高年級五年級的學生為主要實驗對象。但在研究的過程中,老師們發現學生的潛力和學習能力非常強大,給他們一個展示的舞臺他們就能給我們意想不到的精彩。于是后期陳文曉老師在四年級開展了一次翻轉課例的嘗試,課例主題是Festivals,她在課前微課和課中都結合了思維導圖,不斷地引導和啟發學生去思考和挖掘與談論和書寫節日話題相關的內容,并小組合作形成各具特色的思維導圖,讓聽課老師非常驚艷,而且學生課堂出現了老師沒有預設或想到的生成,整節課容量大,學生的輸出量大而且很有品質,效果超過了大家的預期。因此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推廣到其它年級也是可行的。
思考三:嘗試讓學生模仿微課,小組或個人制作簡單的微課
微課的制作體現了老師設計的思路,適合中低年級的學生,因為他們知識儲備和思維能力相對較弱。而高年級的學生知識儲備多,聽說讀寫能力較強,已經形成了較好的思維能力,老師可以教會他們一些簡單易操作的軟件,指導他們小組或個人獨立完成一些簡單的微課。例如我制作了一個介紹Edu Puppet的視頻制作軟件的微課,讓學生觀看微課,學會制作簡單的微課進行聽說并配上圖片、視頻或文字。操作簡單方便,學生很容易掌握,每個單元可以結合話題,指導學生按照他們自己的設計思路或仿照老師的設計思路,制作簡單的微課進行分享,老師挑選優秀的微課作為課前學習和課中展示,還可以把制作微課作為課后作業。學生會非常感興趣。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