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立
摘要:職業教育作為我國現代化教育體系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部分,重視其發展可以大大提升我國普通勞動者的平均素質,是實現我國經濟蓬勃發展的重要途徑。我國作為二十一世紀的世界制造大國,數控加工設備慢慢取代了傳統機械化加工的地位,而如今我國的數控加工人才十分短缺的現狀使我國想要實現教育現代化、跟上時代的步伐,就必須深化教育改革,培養懂得數控技術的人才成為重中之重。著重說明如今數控教學中存在師資力量不足、教學內容落后、硬件設施缺乏等幾個較為主要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教學改革策略。
關鍵詞: 數控;現代化;教學;改革
在將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的今天,數控技術的應用相當廣泛的,相應地,掌握數控技術的人才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那么對教育工作者來說,如何解決好數控加工教學中的問題、提升數控加工課程教學質量、既快又好地培養出較多高素質數控人才便成了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一、數控加工課程教學當前存在的問題
(一)師資力量嚴重缺乏,專業能力不足
隨著科技的進步,當代企業對數控加工人才的需求度越來越高,必然會對數控加工教育力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對尚處在起步階段的數控加工教育行業而言,教師隊伍尚未構建完成,當前階段一部分學校選擇將其他相近專業的教師臨時調配到數控加工課堂上,再加上學校對數控加工教師的培養并不重視,從而導致相關教師教學能力、教學經驗嚴重不足。現在大多學校特別缺乏既熟悉企業生產又具備一定教學經驗的教師。某些學校轉而選擇在企業里聘用具有較多數控加工操作經驗的人員來充實教學隊伍,這確實對加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以及適應企業生產環境有很大的幫助,但這樣大面積聘用對大多數學校來說是不現實的,從企業聘用來的教師要求獲得比在企業工作時更為高的福利待遇,目前許多學校根本擔負不起。
(二)教學內容多而不精
社會不斷進步,對技術支撐的要求越來越高,數控加工技術也在隨著企業生產的要求不斷改進,而在學校里學到的技術與企業所要求的內容并不能完美匹配,學校自然培養不出符合數控企業要求的人才。大多數的學校往往把教學中心放在較為簡單的數控機床使用上,反而忽略了數控加工技術方面的教學。如今大多數學校使用的教材單一且落后,關于數控加工技術、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修的教材嚴重缺乏。現在我國企業大多數控加工設備急需維修與保養,我國數控機床設備已經超過百萬,處在世界的前列,而急待維修保養的數控機床則占了其中的五分之一,因此企業迫切需要精通相關數控維修方面技術的人才,學校教學的內容也需要貼合時代需求,培養出相應的數控加工人才。
二、數控加工課程教學的改革之路
(一)不斷更新教材,跟上時代步伐
學校對于落后教材,需以“實用、必要”為要求進行整合和更新。首先對于那些已經較為完善和成熟的教材進行整合,如機械基礎、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數控機床等課程,整編為一本教材,并加入相應的實踐操作課程,這樣不僅能夠優化教學結構、實現教學資源最大化,還能夠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熟悉數控加工設備操作。另外,對于落后的老教材,應該把這些教材交給企業第一線的數控技術人員進行改進和開發,結合當事企業的實際生產情況,編寫出一套符合企業對于人才要求的教材,再在學校系統中更新相應教材,讓學生能第一時間接收到學習重點,也讓學校能高效地培養數控加工人才。
(二)優化教學方式,豐富教學過程
學校要轉變思想,教育的主體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教師只是引導者,實際操作還需要學生獨自完成。從接受任務、確定計劃、實施計劃、檢驗成果再到提交成果,只有學生經歷了這一系列過程才能有效提高獨立工作、實際動手的能力,而教師只是起到輔助和引導的作用,優化教學結構,細分教學責任,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實際訓練為重點”的數控加工人才培養模式。
三、數控加工教學與實際產業結合的發展之路
(一)從教學方式角度考慮
職業技術教育簡單來說就是讓學生學會一項職業的相關技能,保證學生進入相關企業能順利工作。學校的工作包括書面教學、就業培訓帶領學生認知職業、熟悉職業然后掌握相關的技術技能和擁有相關的經驗。具體到數控加工教育上來說,首先要讓學生了解什么是數控加工、數控加工的發展現狀、數控加工技術的前景,這樣便能引發學生學習數控加工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這項技術前認識到只有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才能為自己創造美好的職業前景。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引導和點撥,提高學生的獨立動手能力,培養良好的職業素質。例如,在數控加工課堂上,讓學生把自己想要的形狀或文字雕刻出來,獎勵完成最快的和最好的學生,點撥、鼓勵雕刻得不好的學生。為學生創造出良好的獨立學習的環境,通過多樣的硬軟件設施提供給學生豐富、飽滿、先進的教學內容,同傳統的書面化教育、學生老師大眼瞪小眼的教學方式更能讓學生印象深刻,讓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
(二)從教學內容角度考慮
數控加工教育范圍里受到資金短缺的限制,能為學生提供高精尖數控設備進行操作的學校少之又少,不夸張地說,有些學生直到離開學校都沒有見過數控機床是什么樣的。這種情況亟待改善,必須讓學生接觸到數控機床,能親手操作數控機床,能熟悉數控機床的加工與保養。而要解決這一矛盾,我們可以借鑒其他國家的方式方法,這種方法稱為“3+2”,學生一個星期有兩天留在學校學習書本上的內容,有三天時間待在企業,跟著企業一線員工學習數控機床的操作,學習相關的技能。在學期末會對學生進行雙方面的考核,學校的理論知識需要過關,企業的動手能力同樣也要過關,有一項不能通過,便拿不到學校的畢業證書,企業也不會雇傭該學生。我們要勇于借鑒他人經驗為自己所用,完善對學生數控加工技能的教學,學生也只有在親自動手動腦的過程中才能真正了解、認知數控加工技術,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作為一名常年處于數控加工教學第一線的工作者結合近幾年的實際教育經驗,分析數控加工教學中的主要問題,即師資力量不足、教學資源落后、硬件設施不完善等,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如選拔優秀人才、結合產業實際發展更新教學內容、完善硬件基礎設施、改變教學方式等。但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相信隨著不斷的實踐和經驗的積累,數控加工人才的培養必將逐步走向正軌。
參考文獻:
[1]張繼紅.教學型大學工科專業學生實踐教學模式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8.
[2]姜大源.關于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理性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2016(4).
[3]李榮兵,詹國兵.對基于工程能力培養的數控實訓課程教改研究和實踐[J].湖南農機,2016(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