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作為中國共產黨“有高度政治覺悟,又有堅強的實際工作能力的優秀的革命后備軍”,既是聯系廣大青年的橋梁和紐帶,又是黨的后備軍和助手,在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相對于其他領域,政府機關中團員比例較高,抓好機關共青團工作,最大限度地發揮青年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和戰斗力,是黨組織、團組織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一、機關共青團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是影響力有待提升。團組織的影響力和凝聚力是一切工作的基礎和前提。這種影響力、凝聚力表現為青年對團組織的認知、信任和需要。但目前,機關青年對團的工作認可度不高,團的活動參與熱情不強,甚至表現出一定的反感和抗拒。這使得共青團工作慢慢變成團干部的獨舞,在有效性上大打折扣,嚴重影響了團組織作用的發揮。
二是工作對象有待整合。隨著市場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用人單位尤其政府機關對新進人員的綜合素質的要求不斷提高。黨政機關招收應屆畢業生的條件一般均是黨員優先,每年新錄用的團員占比較小,機關28歲以下團員呈每年減少趨勢。但近些年人才流動現象日益加劇,部分機關出現聘用制人員或政府購買服務的工作人員,即人事、組織關系均掛靠在人才中心或人力資源公司,但是這部分群體青年人尤其是團員青年較多。近些年共青團也逐漸延伸觸角,將更多35歲以下青年人凝聚起來,年齡跨度更大。這就需要團組織認真分析、積極整合不同工作對象,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
三是教育形式有待創新。當代青年個性突出,價值取向多元化,興趣愛好非常廣泛,很難有一種活動形式、活動內容能讓全部或者絕大多數團員青年喜歡和滿意,更不用說政治學習這類較為枯燥的組織活動。例如在北京,街道團工委可以依托社區青年匯組織轄區青年開展一些文化類活動,但是機關團組織如果開展此類活動,在時間、地點、組織方式等問題上,經常很難統一意見,多數時候只有少部分團員青年可以參與。
二、原因分析
從主觀上講,青年思想呈現多元化趨勢。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青年接觸的外部信息越來越多,對團組織的認知、信任和需要正逐漸弱化。他們認為小到個人的發展,大到社會的未來都有多種可能性。青年更喜歡依照自己的主觀意志,獨立地思考和決定自己的人生。當然,在接觸過程中,我們發現這種價值取向上的多元化并不意味著青年反對主流價值取向,愛國愛黨、公序良俗、傳統美德等主流意識還是深刻在青年心中。
從客觀上講,政策、資金不能配備到位。機關很多團員人數較多的部門,并沒有設置專職團干部,或是有所謂的專職團干部卻往往“挪作他用”。多數部門的團組織被合并到如機關黨委的宣傳、工會和黨辦等部門中。另外,資金問題一直是困擾機關共青團工作的一大重要因素。本人從事共青團工作10余年,在基層幾乎沒有為機關團組織配備專項資金,工作開展和活動組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束縛,直接影響團組織的作用與活力的發揮。
三、如何做好機關共青團工作
一是堅持黨建代團建,爭取上級支持。團組織建設情況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共青團工作能否有效、順利地開展。機關團組織必須堅持黨建帶團建的方針,本著有助于加強黨對共青團的領導,有利于團組織自主開展工作為原則,科學合理地設置共青團的組織機構,建立健全支部班子,不斷充實和加強團干部隊伍。最大限度爭取上級部門和黨組織的支持。
二是堅持思想引導,堅定青年理想。團組織要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充分利用黨建網絡平臺,組織好線上線下學習,開展多形式的培訓活動,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圍繞每年黨組織的學習教育,以“黨在我心中”、“永遠跟黨走”、“崗位建功”等作為主題,開展系列實踐教育活動,著力提升團員青年的政治素養和事業責任感。團組織要積極關注青年的政治進步狀況,做好團員推優工作,為黨組織源源不斷地輸送新鮮血液,鞏固和擴大黨的青年群眾基礎。
三是堅持崗位建功,促進青年成才。作為希望和未來,如何提升青年的整體素質,加快青年成長成才,是共青團服務大局、服務青年的重要工作。團組織要通過集中培訓、營造氛圍等多種形式,引導團員青年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開展業務技能大賽等崗位練兵活動,調動團員青年鉆研業務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這些活動的開展對于加快青年的成長成才,提高青年的業務技能都必將產生深遠而積極的影響。
四是堅持創新載體,增強凝聚力、號召力。在青年中開展調研,掌握青年思想動態。在總結以往優秀活動項目的基礎上,策劃、培育更多青年喜聞樂見的活動項目,在活動中引導團員青年深刻理解共青團的歷史、宗旨和使命,自覺樹立使命感、責任感。團組織還要創新理念、創新工作方法,充分利用各種平臺,努力開發資源,為青年提供服務,提升團組織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韓燁
201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