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杰
摘要: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創新照片檔案管理方法,對紙質照片進行數字化處理,通過平穩高效的醫院檔案信息化平臺,使照片檔案尤其是珍貴的歷史照片得以通過互聯網進行保存和共享,有力助推醫院的人文建設。
關鍵詞:照片檔案;數字化處理;檔案信息化建設;人文醫院
醫院照片檔案是醫院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院在醫療、科研、行政等工作中所保存下來的歷史影像資料,具有客觀性、形象性的顯著特點,是對文書檔案的有力注解和佐證。正如著名攝影家蔣齊生先生所說:“優秀的攝影作品,能把新聞價值、歷史文獻價值與形象的審美價值結合為一體”,照片檔案作為一種特殊信息載體,以其生動直觀之感,一直在醫院檔案中發揮著特殊功能和價值,在當下信息化、網絡化的讀圖時代,更是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初建于1892年,是中國最早的西醫院之一。在長達一百多年的發展歷程中,鼓樓醫院留下了大量具有鮮明時代烙印和醫院特色的老照片,這些影像資料既是醫院各時期發展的見證,也是整個中國社會變遷的縮影,可以說是十分寶貴的檔案財富。陳舊的相冊已經破損甚至發霉,老照片日漸泛黃、起褶,有些標注的文字說明已經模糊不清,如何搶救性地保護這些重要檔案,使它們能夠長期保存下去?悠遠而真實的老照片生動地講述著前輩們一段段醫者仁心的人文佳話,如何向當下以及未來一代又一代鼓醫人傳遞這支人文精神火炬,提升醫院文化內涵建設?近兩年,鼓樓醫院院長辦公室與影視中心的檔案工作人員革舊納新,按照國家信息化建設和檔案事業發展要求,對建院以來的新老照片系統整理后進行了數字化編輯,摸索出一套綠色、共享的創新工作模式,成為醫院檔案工作的一大亮點。
一、照片檔案數字化的必要性
攝影的再現性使得照片對影像信息的記錄較為真實、準確、形象,在傳播或保存過程中不易發生扭曲,但隨著時間推移,在光照、空氣等自然環境的作用下,會出現黑白照片發黃、彩色照片褪色等現象,因此紙質照片不適宜長久保存。進入信息化時代后,數碼相機和計算機的使用日益普遍,利用計算機技術對圖像進行管理、存儲、傳播等數字化處理已成為一種重要而便捷的手段,對于照片檔案工作具有很重要的現實及長遠意義。
1. 1 有效保護檔案原件
數字化編輯就是指通過掃描或數碼相機翻拍等手段,把紙質圖像資源轉化為數字信號,以數字的形式存儲,進而編輯整理。經過數字化編輯,紙質版照片便能夠以人們常說的“電子版”的形式呈現,并投入到多元化的后續使用中。在數字化的過程中,對檔案原件的磨損微乎其微,有利于永久保護原始檔案。
1. 2 改善檔案利用方式
數字化編輯后,照片檔案不再受“孤本”的時間和地點使用限制,同一份文件可以共享,數字影像可以通過局域網、廣域網進行異地傳輸。檔案管理工作人員要收集和整理醫院的信息資源,建立醫院的電子信息中心,使檔案信息資源得到豐富,從而信息資源的共享得以實現,檔案資源的使用效率也會得到較大的提高。
1. 3 提高內容檢索的便捷性
在信息系統建立照片檔案時,相關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信息的文字文本也一并上傳,克服了傳統檔案不能像電子文本那樣在海量的庫存中進行快速檢索的缺點,極大地提高了對關鍵信息的查找效率。
二、照片檔案數字化的具體實現
照片檔案的數字化處理包括搜集、選擇、整理等前期準備工以及歸檔、采集錄入等后期工作,以下將以鼓樓醫院的相關工作為例做具體說明。
2.1 搜集
從1892年建院起,歷代鼓醫人用相機記錄下了很多寶貴的場景,從第一任院長馬林先生路邊救乞,南京大屠殺期間醫護人員救治傷員,到新中國成立初期救助棄嬰、醫療隊下鄉服務……這些早期的影像資料極具歷史價值,慶幸地是它們基本上都還保存在醫院里,只是由于年代久遠,相冊已發黃變霉,還有很多單個的照片放置無序,沒有很好地整理起來。另外,醫院還通過曾經在醫院工作過的外國醫生的后代們征集了一些有價值的能反映醫院百年歷史的老照片。醫院檔案管理人員將這些珍貴的照片搜集起來,加以整理歸檔和數字化處理。
2.2 選擇
選擇是對具有檔案價值的圖片進行選取。上文中所提到的老照片都極具歷史意義,是照片檔案整理的重要對象,選擇過程主要是淘汰模糊不清或損壞嚴重的部分圖片。
改革開放后,隨著經濟形勢的好轉,相機在工作和生活中逐漸得到普及。除去大部分已歸檔整理好的照片外,醫院另有一些散落的或數量巨大的專題活動照片集需要處理,如一些會議現場的照片、連續幾年的數本“微笑行動”、“外事活動”專輯、鼓樓醫院院慶120周年專輯等,這部分照片在選擇上主要遵照以下原則:記錄本單位主要職能活動和重要工作成果的照片;本單位主辦或承辦的重點工作、重大活動、重要會議的照片;本單位重點建設項目、重點科研項目的照片;領導人、著名人物和國際友人參加本單位、本地區有關的重大公務活動的照片;本單位勞動模范、先進人物及其典型人物的照片;本單位歷屆領導班子成員的證件照片。在此上述選擇標準上,對反映同一內容的若干張照片,應選擇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照片歸檔,所選照片應能反映活動的全貌,且主題鮮明,影像清晰、完整,反映同一場景的照片一般只歸檔一張,同一主題或事由最終選取的照片一般為三張,重大歷史事件如100周年、120周年院慶則將所有照片專門集結成冊。
2.3 歸檔
選取好的照片先按傳統照片檔案的歸檔流程進行歸檔,歸檔時注意附加文字說明,主要包括主題、時間、地點、人物、攝影者等要素。在對照片進行檔案編號時,采用“保管期限代碼-年度-照片組號-張號”的格式,如1995年的一組新春茶話會的照片為該年度第一組照片,保管期限為永久,那么該組第一張照片編號即為:YJ-1995-0001-0001。另外,“微笑行動”和“外事活動”系列因時間跨度較大,直接以特輯序號和年份序號參與編號,如“微笑行動”系列1997年照片組的第一張照片編號為:YJ-0001-1997-0001。
2.4 掃描轉取
近幾年,數碼相機普及后,醫院的檔案照片均有數碼和紙質兩個版本,這部分的數碼照片可直接入庫。沒有數字版的老照片則采用彩色激光打印機進行掃描,效果趨于自然,接近真彩,盡可能地保留原片細節。然后通過Photoshop軟件對有缺陷的圖像進行調整,盡可能地獲得一張高品質的掃描圖像。掃描所得的數碼照片與紙質照片保持一致,直接以檔案編號命名,并在EXCEL表格中以編號為序記錄主題、時間、地點、人物、攝影者等要素。
2.5 錄入共享
首先,所有歸檔的數字形式的照片及其信息,均通過計算機轉移到數據硬盤上,以硬盤形式進行脫機保存,硬盤一式三套,一套封存保管,一套供查閱利用,一套異地保存。其次,鼓樓醫院在規范室藏的基礎上正逐步完善醫院檔案信息平臺,將文書、照片檔案等納入其中,這是一個局域網范圍內的檔案管理自動化軟件,主要功能有檔案管理、文書處理、網上公布、檔案查閱等內容。因為局域網適用范圍小,網絡獨立性強,故其安全性可得到保障。數字照片及其信息通過工作人員上傳到信息平臺,將實現檔案資料的在線利用,規范和準確的命名及豐富的照片信息,使得高效檢索成為可能,方便了其他部門有關人員的工作,大大提高了辦公效率。
三、照片檔案管理創新助力醫院人文建設
近年來,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回歸醫學的人文本質,走出了一條建設現代人文醫院的特色之路。其中,作為記錄和反映歷史活動客觀過程和事實的檔案工作,在醫院管理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醫院緊緊圍繞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以照片檔案數字化為重要著力點之一,提高檔案的科學管理水平,加速檔案管理現代化,有力助推“人文鼓樓、卓越鼓樓”的建設。
3.1 照片檔案沉淀人文歷史
鼓樓醫院是中國最早的西醫院之一,一百多年的歷史沉淀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蘊,這是醫院的寶貴財富,也是區別于其他醫院不可復制的領先優勢。回望鼓醫百年,攝影所記錄下的真實瞬間實現了對醫院發展的歷史影像寫作,用悠遠而真實的視覺形象講述人文故事、傳遞人文精神。
一張泛黃的舊照片上,第一任院長馬林先生西裝革履地在馬路邊救治一名昏倒的乞丐,是醫院“平等對待王子與乞丐”的辦醫理念的最生動體現;南京大屠殺期間,鼓樓醫院作為當時城內唯一對平民開放的醫院,所留下的醫護人員救治傷員的影像,是對鼓醫先輩高尚職業道德和人性光輝的見證,也是日軍暴行的錚錚鐵證。此外,醫院還保存著各時期建筑外貌和內景的老照片,醫護人員在抗美援朝、援非援藏等重大事件和行動中的工作場景抓拍或合影留念,這些舊時的影像忠實地記錄了醫院的變遷,通過生動可感的視覺形象向人們展現鼓醫傳承了百年的人文基因,也深刻地教育和感染著今天的醫護人員。
3.2 數字化建設傳播人文理念
“建設一流的醫院,必須要用文化進行管理。”這是鼓樓醫院建設人文醫院的管理理念。檔案管理作為醫院管理體系的一個重要分支,發揮著教育人、團結人、鼓舞人的功能,是推動醫院向前發展的動力之一。
鼓樓醫院建立了一個供醫院內部使用的檔案系統,這樣一來,信息的使用人員在不同的計算設備上都可以查閱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材料,既有利于檔案信息資源的統一管理,也滿足了不同使用人員的個性化需求。檔案管理工作人員既整理上傳了醫院的老照片,又不斷更新最新的照片資源,使照片檔案信息資源得到豐富,為臨床和其他行政部門提供了高質量的檔案服務,成為人文理念在檔案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同時,生動可感、富有沖擊力的圖像在這一共享過程中,不斷引導著員工理解和認同人文醫院的發展理念,提高全院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打造醫院人文發展的內動力。
3.3 五星級檔案工作塑造人文品牌
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使鼓樓醫院一向格外重視檔案工作,重視從檔案文化中挖掘精神財富來促進醫院文化建設。因此,醫院檔案工作起步比較早,措施得力,成效明顯,在2007年即獲評江蘇省檔案工作五星級單位,并在2013年順利通過復查,成為人文鼓樓的一塊金字招牌。
鼓樓醫院的檔案工作不僅囊括了傳統意義上的文書檔案、實物檔案等,還支持醫院創造性地成立了鼓樓醫院歷史紀念館,展出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物和資料,該紀念館現被定為“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但醫院檔案管理人員并未止步于輝煌的過去,而是積極響應國家加強檔案信息化建設的號召,創新醫院檔案管理模式,建立了平穩高效的醫院檔案信息化平臺,使檔案尤其是珍貴的歷史照片得以通過互聯網保存和傳播,真正地實現了檔案工作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是鼓樓醫院檔案信息化建設的一次有益嘗試。
參考文獻:
[1]管燕萍.淺談檔案管理工作在醫院文化的繼承與創新中的作用[J]. 2005年全國醫療衛生系統辦公室、文秘與檔案工作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05:20.
[2]王常紅.淺談醫院檔案工作的創新[J].山西檔案.2005增刊:48-49.
[3]劉睿智.淺談信息化時代醫院檔案管理工作的創新[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02):288.
[4]岳淑敏.淺談聲像檔案的保存與利用[J].蘭臺內外.2016(02).48
[5]張偉文,杜鵑.歷史檔案圖片資料的數字化編輯——以敦煌研究院存圖片資料數字化編輯為例[J].敦煌研究.2009(06).112-114.
[6]劉曉卿,何京芬.加強照片檔案管理 提升醫院文化建設[J].現代醫院.2011(07):142-143.
[7]阮發俊.“讀圖時代”的圖片檔案編研工作[J].浙江檔案.2016(04):60.
[8]孫康.現階段影像檔案管理之道[J].城建檔案.2010(10):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