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千千 梁嬌艷
摘要:為了解決正當防衛司法誤區,本文從其他救濟手段為由、截取不法侵害片面情況、以結果作為唯一判定依據、財產侵害4個層面,探究否定正當防衛行為的司法誤區。通過降低被侵害人防衛的附件要求,全面分析案件過程,回歸社會防御,理解立法原意,從而達到解決司法誤區的目的。
關鍵詞:司法誤區;正當防衛;解決路徑
為了保證公民的合法權益,我國司法制定了正當防衛保護條例。從理論層面分析,該項保護條例能夠為公民合法權益提供保障,但是在實踐應用中,該權益維護暴露出較多司法誤區[1]。為了解決這些誤區,本文從多個層面對此展開分析,并提出一些解決路徑。
一、正當防衛的司法誤區
1、以其他救濟手段為由,否定正當防衛行為
目前,我國制定的正當防衛司法管理添加了一個“不得已”要求,指的是在危險情況下,為了避免自身合法權益遭受侵害,而采用的防衛手段[2]。然而,這一手段的應用還要綜合考慮其他問題解決路徑,如果可以在不傷害對方情況下,采取逃走、求助、報警等方式解決問題,就不可以財務正當防衛。該治理方案的實施與人權保障理念產生了矛盾,不應該設置不利于被侵害人防衛的附件要求。
2、截取不法侵害片面情況,否定正當防衛行為
當前我國制定的《刑法》以“正在進行”作為侵害判定主要依據,截取案件發生某一時間段分析案情。從截取的案情信息來看,侵害人行為尚不明確,所表現出的侵害程度并不高,在此情況下,被害人采取正當防衛手段,對侵害人造成了傷害,此行為不正當[3]。然而,從整個案件過程來看,侵害人在遭受長期恐嚇后,仍然得到不到救援,其精神受到壓迫后,做出正當防衛是正常反應。從理性角度來判斷,該項法律規定,對公民法律意識要求過高。
3、以結果作為唯一判定依據,否定正當防衛行為
目前,我國司法保護案件判定以結果作為唯一判斷依據,混淆了量刑[4]。例如,某人借錢未到還款日,遭受追債人毆打,在無法逃跑的情況下,被多人毆打,此時拿出刀具防衛,刺傷毆打人員。法院認為該人的正當防衛造成了嚴重后果,所以認為是持刀人的過錯,否定其正當防衛。該司法判定忽略了整個事件的過程,錯誤解讀了正當防衛,司法保護規范性有待提高。
4、財產侵害不判定為正當防衛行為
我國當前制定的司法正當防范,以人身安全作為主要判定依據,如果被害人沒有遭到人身威脅,所采取的正當防衛,不認為合理,屬于假想防范。例如,某超市遭受小偷盜竊,小偷并未對超市管理員造成人身威脅,而是偷盜超市錢財、商品,超市管理員為了維護財產安全,對小偷采取了正當防衛,刺傷了小偷,法院對于此事件的判定,并不認為超市管理員行為屬于正當范圍,小偷的偷盜行為,沒有對其人身安全造成威脅,因此,采取此防衛行為不合理。該司法條例的設置,忽略了小偷盜竊行為,給予的判定不合理。
二、正當防衛司法誤區解決路徑
1、降低被侵害人防衛的附件要求
由于被害人遭受侵害情況下,內心產生恐懼,很難做出理性判斷,所以對于侵害者提出過高的防衛要求,與公民防衛權力的執行存在矛盾。針對此誤區,應該根據案件現場侵害行為、案件前后所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判斷當前被侵害人做出的防衛是否在正當防衛范圍內,而不是要求被侵害人采取其他方式自救。如果綜合情況分析,認為被侵害人持久遭受威脅,內心恐慌產生了防衛,或者其他合理情況產生的防衛行為,都認為是正當防衛。采用此判斷思路作出的判定,有效降低了被侵害人防衛的附件要求,同時維護了司法威信。
2、以整個案件過程作為判定依據
判定侵害行為是否進行,以全案情況作為判斷依據,不可以將某一段案件過程從整個案件中分離開來。針對某個正當防衛行為的產生,除了聯系行為產生的前后情況,還需要整體分析案件發生情況。從被害人遭受侵害開始,分析時間、語言、環境、被救援時間及可能性等多項因素,從被害人心理角度出發,分析此時可能產生的恐懼心理,再度判斷該行為是否符合正當防衛要求,為公民爭取防衛權力。
3、回歸司法裁判社會防御功能
正當防衛保護權力的設定,是為公民遭受侵害時給予的權力,不應該只關注案件結果,還應該回歸到社會防御層面。當公民在社會中遇到侵害時,已經采取逃跑、求助等方式脫離危險,但是沒有成功,仍然遭受侵害情況下,理應具有正當防衛權力,將其作為社會防御能力,是對自身權益的防御表現。如果在此情況下,對暴力人員造成重創,應該被判定為正當防衛。法秩序應該被社會公眾所認知,司法作為裁判,應跳出案件結果,維護社會秩序,明確司法保護原意,從而肩負起保護權力的使命。
4、準確理解正當防衛立法原意
正當防衛是在被侵害人遭受不法侵害情況下采取的防衛權,以“權力”為核心,并未強調行為侵犯法律秩序,因而,可以在遭受侵害情況下采取防衛。另外,在保障人權的同時,將引起穩定法律秩序,即按照法律規范執行權力。因此,維護法律秩序和側重人權保障并不矛盾,需要準確理解司法原意,避免走進誤區。判斷不法侵害是否成立,除了侵害人行為暴力以外,還包括侵害程度的判斷,不以犯罪行為標準定論,并將財產、人身自由等,與生命健康共同列入正當防衛判斷列表中。
總結
本文針對正當防衛司法誤區進行研究,通過列舉多個案例,分析了以其他救濟手段為由、截取不法侵害片面情況、以結果作為唯一判定依據、財產侵害4種條件下,對正當防衛作出的判定結果。針對這些誤區,本文追溯到立法原意,從多個層面提出了誤區解決路徑,希望對正當防衛司法探究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王文明,鄭澤善.正當防衛緊迫性認定標準的反思與重構[J].廣西社會科學, 2019(7):1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