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榮偉
據美媒報道,當地時間11月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啟動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的進程,成為至今唯一一個要退出這項協議的國家。據了解,美國的這一“退群”將耗時一年時間,也就是說,整個程序將于2020年11月4日完成。
美國媒體表示,這一舉動向世界傳達了一個重要信息:隨著氣候變化的破壞性影響越來越明顯,美國將不會負起國際責任,由此引發國際社會廣泛批評。與此同時,人們更為關注的是,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是否會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其他發達國家競相效仿?該協定是繼《京都議定書》之后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全球氣候變化協議,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世界和美國會怎樣?
特朗普為何執意退出《巴黎氣候協定》?
按照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說法,特朗普之所以做出退出巴黎協定的決定,是因為美國根據協定做出的承諾給本國工人、企業和納稅人帶來了不公平的經濟負擔。蓬佩奧在社交媒體推特上說:“美國在削減各種排放、增強韌性、提升經濟與維護人民方面領先全球,我們為此感到自豪。我們采取的是現實、務實的模式?!?/p>
特朗普表示,《巴黎協定》讓美國處于不利位置,而讓其他國家受益。特朗普聲稱,巴黎協定將使美國國內生產總值減少3萬億美元,并使工作崗位減少650萬個。實際上,早在2017年6月,特朗普就曾指出,《巴黎氣候協定》給美國帶來“苛刻財政和經濟負擔”,美國“從即日起停止落實這份他認為不具有約束力”的協議,包括停止落實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和停止為聯合國“綠色氣候基金”提供資金。特朗普還特別點名“綠色氣候基金”是重新分配美國財富的項目,據了解,該項目要求發達國家在2020年前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資金,用于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特朗普指責此項氣候協定損害了美國的經濟增長,甚至侵害了美國主權。
特朗普表示:“簡言之,這份協議沒有消滅煤炭工作,它只是把那些工作從美國轉移到外國,這份協議跟氣候關系不大,倒是更多與其他國家獲得針對美國的財政優勢有關……這份協議是把美國財富向其他國家轉移的大規模再分配。”據悉,美國是全球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數據顯示,美國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總排放量的15%左右。
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該協定的時候“鄭重承諾”,振興美國的油氣與煤炭工業。近段時間以來,美國聯邦政府不斷放寬對國內化石能源領域排放限制?!都~約時報》報道,聯邦政府竭力為煤炭、頁巖氣等化石能源產業發展“掃除障礙”。在過去的兩年中,美國環保署(EPA)已一再放寬此前制定的環保排放政策,包括放寬油氣企業甲烷排放限制、燃煤電廠二氧化碳排放限制等。
眾所周知,這不是美國第一次在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退群”。2001年3月,時任美國總統布什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將會影響美國經濟發展”為由,宣布退出1998年克林頓政府簽署的《京都議定書》,直接導致多個發達國家效仿退出或減排力度打折扣。
與那次一樣,作為全球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國之一,美國此次退出《巴黎協定》的舉動遭到多國,包括美國國內人士的指責。有專家表示,美國利用其經濟和技術壟斷等優勢,試圖破壞國際秩序。美國國務院前氣候官員AndrewLight指出,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美國并沒有與世界其他國家合作?!督鹑跁r報》援引美國環保協會(EDF)氣候變化高級副總裁NathanielKeohane的話稱:“美國退出《巴黎協定》意味著其在對抗氣候變化的斗爭中拋棄了盟友。”美國民主黨官員也表示,此舉是“災難性的,出賣了孩子們的未來”。
《巴黎氣候協定》為何重要?
2015年12月12日,《巴黎氣候協定》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通過,并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繼《京都議定書》后第二份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
《巴黎氣候協定》的主要目標是將21世紀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并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前工業化時期水平之上1.5攝氏度以內對可再生能源進行投資,同時將世界多數開發中的國家和地區納入其中,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根據協定,各方將以“自主貢獻”的方式參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發達國家將繼續帶頭減排,并加強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幫助后者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
美國時任總統奧巴馬認為,巴黎協定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轉折點”,它建立了全球應對氣候危機的持久框架,傳遞出“全球堅定致力于低碳未來的強力信號”。協定生效后,就條約文本中所規定的內容,對所有當事締約國將產生法律約束力,除非當事國決定退出。根據巴黎協定規定,美國政府必須在該協定生效3年后才能正式啟動退出程序,2019年11月4日是特朗普最早可以向聯合國發布正式通知的日期。
有專家指出,《巴黎氣候協定》要求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遠低于”2攝氏度的范圍內,這是一個歷史性協定。在迄今為止全球升溫1攝氏度的情況下,地球已經歷了干旱、熱浪以及海平面上升引發的暴風雨(雪)。“氣候變化是一個全球問題,這需要一個全球性的解決辦法。”沒有各國的協同行動,將很難取得有意義的全球進展。那么,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將對世界和美國有什么影響?
答案是:對世界有害,長遠來看,對美國也不利。
中國方案令人期待
據《南華早報》報道,在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之前,中國誓言要在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峰值。目前來看,中國可能提前兌現這一承諾。
而英國《自然·地球科學》月刊刊登的一份研究報告說:“回顧起來,這一承諾可能在作出時就已兌現?!睆慕┠陙淼那闆r看,應對氣候變化,中國行動不僅堅定有力,而且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2018年,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5.8%,超額完成了當年的目標,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2.6億噸;同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14.3%,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6億立方米;2000年以來,全球新增綠化面積約1/4來自中國……
“氣候行動追蹤”組織網站稱,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現在已經達到平穩,比巴黎氣候協定承諾提前了十多年。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日前表示,中國正在提前兌現在《巴黎協定》中所作承諾。
《華爾街日報》表示,事實上,中國早在2017年年底就公布了建立世界最大碳排放交易市場的計劃,再接再厲把自己置于應對氣候變化領袖的位置。報道稱,此舉向各國發出一個明確的信號:當美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后退時,中國有誠意解決這個問題。美國環保協會全球氣候項目負責人納特·基奧恩說:“它體現了中國有多么關鍵。這是氣候政策的珠穆朗瑪峰?!?/p>
事實上,任何一個不帶有偏見的人都充分認識到了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上作出的不懈努力和卓越貢獻。2018年12月,在波蘭小城卡托維茲舉行的第二十四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美國前副總統戈爾以非營利組織項目發起人的身份與會,他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政府、企業和慈善機構的協同合作讓中國在氣候行動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戈爾還指出,中國是少數幾個正在履行巴黎協定承諾的國家,中國2018年新增的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超過5300萬千瓦,比全球其余地區的總和都多。另一項成就是,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產量占全球60%,如果沒有中國的貢獻,全球在解決氣候危機上無法達到現在的高度。
應對氣候變化,中國方案令人期待。與特朗普政府不同,中國認識到應對氣候變化是推動增長的機會。憑著規模之大,中國減少對煤炭的依賴的同時,將推動世界向清潔能源發展?!暗鹊侥菚r,中國準備向世界提供清潔能源技術,比如政府投入巨資在國內制造的太陽能電池板和鋰電池”。
2019年9月23日,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是此次峰會9大行動領域之一,作為這一方案共同牽頭國,中國與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一道,提出150多個行動倡議,匯編了森林碳匯、生物多樣性保護等30余個示范案例。此次峰會上,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上的決心和擔當,展現了大國風范,為全球氣候治理注入信心。
當前,氣候變化問題遭遇“逆風”,但世界潮流,浩浩蕩蕩,個別國家中途“退群”,改變不了國際社會的共同意志,也不可能逆轉國際合作的歷史潮流。此次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上,77個國家、10個地區和100多個城市宣布將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人類的二氧化碳凈排放量為零,70個國家宣布將在2020年前提升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就說明了一切。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事關我們這個藍色星球的未來。當今世界,減排已成為世界發展的潮流,應對氣候變化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堵摵蠂鴼夂蜃兓蚣芄s》秘書處發表聲明說,“《巴黎協定》仍是194個國家簽署并已得到147個國家批準的歷史性協定,它不會因為單個締約方的要求而重新協商。我們應當看到,個別國家中途‘下車,根本不可能阻擋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