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北秀,王彩芳,何 勇,張曉玲,劉永珠,朱偉艷,莫嫻婷,戰祥波
(廣州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清遠市人民醫院,廣東 清遠 511518)
快速康復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ST)指應用有循證醫學支持的證據,優化圍術期的處理措施及治療方法,緩解及控制手術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的應激代謝,減少術后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1-2]。
選取2019年1月2日~2019年12月31日在我院婦科收治的240例婦科良性腫瘤患者前瞻性隨機對照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中子宮肌瘤患者58例、卵巢良性腫瘤患者62例;研究組中子宮肌瘤患者60例、卵巢良性腫瘤患者60例;兩組年齡均為18~60歲,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次試驗經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1 對照組
按照常規護理,進行心理護理,術前飲食管理,行腸道準備后確定麻醉方式,圍術期注意幫助患者保溫,術后給予導管護理、飲食護理及活動指導。
1.2.2 研究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運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形成標準化護理模塊:
①術前飲食管理 :術前1天進食少渣半流飲食;術前禁食6小時,術前2 h禁飲透明液體。②術前腸道準備:術前一天午餐后2小時開始口服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2包+溫開水2000 mL,2小時內喝完,指導患者喝瀉藥后來回走動并按摩腹部,促進排泄。管床護士觀察口服瀉藥后的效果評估,根據導瀉結果判斷是否需要灌腸。③術后有效鎮痛:常規給予術后鎮痛,最大限度地減少患者疼痛。 ④管道護理:不常規留置尿管;根據手術中的情況,在手術后、麻醉清醒前拔除尿管,一般不超過24小時。⑤術后飲食管理:鼓勵早進食,促進腸蠕動。麻醉清醒后即開始少量喂水,咀嚼口香糖,術后4~6小時可進食流質飲食;術后第一天,腸鳴音正常,可進食半流飲食或軟食;術后第二天進食普食。⑥活動指導:鼓勵早期活動,術后2小時可在床上活動,術后6小時,在護士指導下嘗試術后首次下床活動。
尿管留置時間、術前禁食時長、術前禁飲時長、術后首次肛門排氣時間、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并將這些數據作為本次研究的結果指標。
研究組患者尿管留置時間、術前禁食時長、術前禁飲時長、術后首次肛門排氣時間、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s)
指標 研究組(n=120) 對照組(n=120) t P尿管留置時間(h) 4.2±0.7 17.5±2.4 58.278 0.000術前禁食時間(h) 4.4±1.1 12.1±2.1 35.581 0.000術前禁飲時間(h) 2.0±0.7 9.7±1.3 57.129 0.000首次肛門排氣時間(h) 8.1±1.3 17.7±2.4 38.529 0.000下床活動時間(h) 12.05±1.32 17.55±1.67 28.304 0.000
研究組疼痛評分較對照組低,住院時間較對照組短,有統計學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疼痛與住院時間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疼痛與住院時間對比(±s)
組別 例數 疼痛評分 住院時間/d研究組 120 2.56±0.47 6.96±1.16對照組 120 5.48±1.32 10.08±2.08 t/22.828 14.351 P/0.000 0.000
FST也稱之為術后促進康復計劃(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program,ERAS program),在國內已經得到了相當的重視并獲得了一定進展,在方法上麻醉、微創技術及強有力的術后護理對患者的快速康復護理是只使用一系列臨床優化手段,提供給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與安全措施,加快患者恢復速度的方法[5]。本研究運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形成標準化護理模塊,將標準化護理模塊應用于婦科良性腫瘤患者圍術期快速康復護理中,包括在心理護理、術前飲食管理、術后有效鎮痛、管道護理、術后飲食管理、活動指導等每個環節制定標準化的護理流程,將麻醉學、疼痛控制以及外科手術方式等方面的新技術與傳統術后護理方法的改進相結合,在婦科良性腫瘤患者術前、術中以及術后使用一系列基于循證醫學的有效措施。
運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形成標準化護理模塊并應用于婦科良性腫瘤患者圍手術期,可提高患者圍術期的應激能力和舒適度,達到縮短禁食、禁飲時間,縮短留置尿管時間、促進腸道功能恢復、減輕疼痛,縮短住院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