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菊,見莉莉
(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老年病內科,北京 100034)
心血管內科在常規(guī)非手術治療心臟疾病、復雜性血管疾病等方面發(fā)揮了顯著的效果[1]。入院評估中相關技術手段的應用,可直接程度上為科學診治患者提供必要的臨床依據(jù)。老年綜合評估技術(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technology for the elderly)是以老年人健康為基礎,以維持和改善患者功能狀態(tài),盡快達成康復效果的體現(xiàn),配合評估護理,在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上作用突出。本研究為評定老年綜合評估技術在心血管內科住院老年患者入院評估中的應用價值特進行分析,具體實驗過程總結記錄如下:
應用醫(yī)學小樣本對比法,選取我院心血管內科2019年4月~2020年4月以來收治的78例住院老年患者為受試對象,按照入院評估策略方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兩部分。實驗組,男30例,女9例,年齡65~79歲,平均(72.00±0.02)歲;對照組,男31例,女8例,年齡66~78歲,平均(72.01±0.01)歲。兩評定小組在臨床資料上差異無可比性。
分別施以一般評估技術和心血管內科住院老年方法,比較兩組評估效果。
一般評估技術:入院患者護理評估單一般資料姓名:性別:年齡:科別:床號:住院號:職業(yè):文化程度:婚姻狀況等。
老年綜合評估技術:(1)CGA技術是通過應用實驗室、影像學、體格檢查等方法,聯(lián)動臨床多學科,對患者入院前的基本軀體情況、功能狀態(tài)、身心狀況、居住地環(huán)境等的整體評估;(2)涉及老年人的一般醫(yī)學評估、軀體功能評估、精神心理評估、社會評估、環(huán)境評估和生活質量評估等。
兩組評估效果,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臨床評估效果對比為97.44%(38/39)和82.05%(32/3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x2=8.145,P=0.036)。見表1。

表1 兩組評估效果比較[n(%)]
老年綜合評估技術是篩查心血管內科住院老年患者的有效手段,并得到了充分的證實;即老年人衰老到一定年齡,多器官、多系統(tǒng)疾病共同造成的表現(xiàn)。心血管內科住院老年患者住院前,均需采用技術手段以整體上提升評估技術[2]。
本研究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臨床評估效果對比為97.44%(38/39)和82.05%(32/3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x2=8.145,P=0.036)。Janssen 2004和Baumgartner 1998技術作為評估肌肉量的技術,在診斷和鑒別診斷非營養(yǎng)不良患者、超重或肥胖患者的臨床實踐中成效突出[3]。通過對疾病風險調整后的核心病種和關鍵技術評價,使用基于核心病種的績效評價系統(tǒng),在臨床服務能力、技術水平上更客觀和公正[4]。在GRACE危險評分方面,缺血性很非缺血性胸痛患者的評分對比為(175.33±21.62)分和(88.62±11.30)分;GRACE評分聯(lián)合64排CT冠脈成像檢測冠脈病變的準確率更高[5]。
心血管內科住院老年患者老年綜合評估技術的應用,主要歷經分析體檢報告、進行初評、試住期間完成系統(tǒng)評估等過程。體檢報告包括胸透、肝功能、骨密度、血糖、血常規(guī);通過直接觀察、間接詢問、借助道具等方法;觀察詢問,初步判定肢體協(xié)調能力、語言表述力、記憶力等能力等級;依據(jù)評估體系,得出系統(tǒng)評估報告。
心血管內科住院老年患者入院評估中,老年綜合評估技術的應用成效顯著,具有較高的臨床評估效果,值得臨床大力推廣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