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歡,范 玲,楊貴榮*
(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832000)
糖尿病是臨床實踐中發病率較高的慢性疾病,對我國人民的身體健康影響很大。需要終身進行治療,在長期的治療下,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大多數患者在醫院中接受一段時間的治療后,出于醫療資源及經濟能力的限制,在病情穩定后會選擇居家治療,為了彌補傳統護理方法只能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間的護理的弊端,提出將持續護理方法應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護理[1]。
在醫院中接受糖尿病治療的老年患者共有68例,治療時間為2019年4月份-2020年7月份,分組方式為隨機分組法,將患者分成兩組。對照組有34例,男17例,女17例,年齡為61-85歲,平均(73.5±2.2)歲;病程2-9年,平均(5.2±2.6)年。觀察組有34例,男16例,女18例,年齡為62-86歲,平均(74.2±2.5)歲;病程1-10年,平均(5.8±2.8)歲。兩組間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對照組
給予病人常規的護理方法,在醫院中時護理人員應為患者講解糖尿病疾病相關知識,疾病發病機制,引發疾病產生的因素,治療方法,護理方法,出院后注意事項等,以此使患者的健康認知水平得以提升,強化自身護理。出院時,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出院指導,告知患者血糖控制方法及監測方法,如,運動控制方法、飲食方法及胰島素使用方法等。
1.2.2觀察組
給予患者延續性護理方法,包括以下幾種:(1)電話延續護理:當患者出院2d后,首次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在對患者進行隨訪時,應詢問患者是否堅持服藥,飲食控制是否合理,是否定期檢測血糖水平,要求患者應及時進行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對于一些未能按照醫囑要求的患者給予糾正,不斷加強自我管理。當患者出院后,對患者隨訪的時間控制在8個月,在前一個月需每周隨訪1次,在第2個月-第6個月,應每隔2周隨訪1次,在第6個月-8個月應每個月隨訪1次。(2)家庭隨訪護理:家庭隨訪護理的時間為每個月1次,隨訪內容包括運動情況、飲食情況、用藥情況,評估患者的健康水平,一旦發現患者出現血糖不穩時,應詳細分析患者的運動情況及飲食情況,了解導致患者出現血糖不穩是否為飲食所致,并告知患者科學飲食的必要性,要求患者應服用含糖量高及高熱量類的食物,堅持少食多餐原則,不可暴飲暴食,以便對患者的血糖水平造成極大的影響。對于一些未能嚴格執行血糖控制的人員,護理人員應耐心對其進行疏導,以此來增強患者的血糖控制自信心,提升血糖控制效果。
觀察兩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使用AHSMSRS(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測評量表)量表,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越強[2]。觀察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使用SF-36(日常生活質量)量表,分數越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3]。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自理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自理能力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自理能力評分比較(±s)
組別(n=34) 自我管理認知 自我管理行為 自我管理緩解觀察組 35.04±3.53 50.23±5.13 42.52±5.23對照組 26.42±2.36 30.17±5.13 32.75±4.32 t值 12.653 19.854 10.063 P值 0.000 0.000 0.000
生活質量評分對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

表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
組別(n=34) 心理功能 社會功能 物質生活狀態 軀體功能觀察組 66.32±4.2562.34±3.36 52.36±3.25 58.45±2.46對照組 56.32±3.1555.47±3.26 44.32±2.85 44.75±2.65 t值 6.524 7.456 5.326 4.275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促使糖尿病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發展趨勢,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威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糖尿病本身屬于一種慢性疾病,臨床治療時間較長,極易合并腎臟及其他神經系統疾病,導致患者的病情加重。在臨床上除了應給予患者積極的治療外,還應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
延續性護理范圍更為廣泛,將護理工作從醫院護理延續到家庭護理中,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確保護理工作更具針對性,提升護理效果及質量,會根據患者病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制定出合理的出院計劃,當患者回到家中后會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應給予患者延續性護理,以此來強化患者對加強血糖控制的認知,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強化患者的自我管理認知,以提升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質量,在疾病臨床護理中展現出較高的應用價值[4]。
研究結果顯示,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對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中應用延續性護理方法具有可行性,在疾病護理中效果顯著,取得了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患者可自行進行護理,增強了患者的健康行為,疾病預防及管理能力顯著提升[5]。
綜上所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中應用延續性護理方法,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