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基于語料庫的《棋王》英譯本翻譯風格比較研究

2020-03-04 02:59:08李翼
山東外語教學 2020年1期
關鍵詞:文化

李翼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北京 100024)

1.0 引言

20世紀90年代初,Mona Baker提出將語料庫方法應用于翻譯研究(Baker,1993),令基于語料庫的研究大量涌現于翻譯語言特征、翻譯規范、譯者風格、翻譯教學和口譯研究等領域。對譯者風格的考察是語料庫在翻譯研究中的一項重要應用。Baker(2000:245)將譯者風格理解為一種“指紋”,即“留在文本中的一系列語言和非語言的個性特征”①。具體來說,譯者風格是指譯者在語言運用方面所表現的特點,在翻譯選材上以及在序言跋語、注釋等其他附加文本中所展現的特征。Saldanha(2011:25-50)區分了兩種譯者風格研究視角,即源語導向型(source-oriented)和目的語導向型(target-oriented)。前者主要關注譯者如何在譯文中表現源語的語言特征和風格,即翻譯風格(translation style)研究;后者則側重考察譯者所特有的、規律性的表達方式,即通常所說的譯者風格(translator’s style)研究。目前,國內外已有不少學者利用語料庫,以具體的文本或是譯者為研究對象,在翻譯風格和譯者風格研究領域取得了一定成果(Cermakova,2015;Johnson,2016;韓江洪、凡晴,2016;黃立波、石欣玉,2018;李德鳳等,2018;趙征軍,2019;羅益民、劉佯,2019)。本文通過考察譯者如何在譯文中表達源語的語言特征來探究譯者的風格,屬于源語導向型譯者風格研究,即翻譯風格研究的范疇。

本文研究對象為中國內地作家、編劇阿城的短篇小說《棋王》及其兩個英譯本。《棋王》是阿城的代表作之一,被譽為尋根文學的扛鼎之作。1999年,《棋王》被《亞洲周刊》編輯部和十四位著名文學批評家推選為100部二十世紀最佳中文小說之一,尊為中國“現代文學經典作品”(危令敦,2005:xxxvii)。《棋王》的杜博妮(Bonnie S. McDougall)②譯本和詹納爾(W. J. F. Jenner)③譯本使得這部小說走向世界,為西方讀者了解當時的中國打開了一扇窗戶。然而,針對《棋王》英譯本的研究較為少見。現有研究多考察具體詞匯的翻譯情況(李慧,2014),分析的語料有限,舉例較為主觀且缺乏量化數據的支持,研究結果的客觀性難以保證。鑒于此,本文基于自建的小型《棋王》漢英平行語料庫,運用語料庫檢索軟件,對杜博妮譯本和詹納爾譯本的語言形式參數和具體文化特色詞的翻譯進行考察,同時參照翻譯英語語料庫(Translational English Corpus,以下簡稱TEC)和英語國家語料庫(British National Corpus,以下簡稱BNC)呈現的相關語用情況,揭示譯者的翻譯風格,并嘗試闡述風格差異產生的原因。

2.0 研究內容與方法

2.1 研究內容

截至目前,正式出版的《棋王》英譯本有2005年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英國漢學家詹納爾翻譯的TheChessMaster;1990年倫敦Collins Harvill出版社出版、澳大利亞漢學家杜博妮翻譯的ThreeKings:ThreeStoriesfromToday’sChina中收錄的“The King of Chess”(另“二王”為“The King of Trees”和“The King of Children”,即《樹王》和《孩子王》);以及2010年紐約New Directions出版社出版的TheKingofTrees中收錄的、經杜博妮重新修訂的“The King of Chess”。本文的研究對象為詹納爾譯本和杜博妮重修版譯本(以下簡稱為“詹譯本”和“杜譯本”)。在《棋王》漢英平行語料庫中,兩個譯本組成了兩個小型可比子庫。

2.2 研究方法

本文擬從兩方面考察兩譯本的翻譯風格:

1)語言形式參數。本文運用語料庫工具WordSmith6.0提取兩譯本的數據信息:詞匯層面主要關注標準化類符/形符比、平均詞長、詞長分布和詞匯密度,并對比香港大學英語語言中心提供的Vocabulary Profile④進行詞頻驗證;句子層面主要關注平均句長及“said”報道小句的語序問題,從宏觀上考察兩位譯者的翻譯風格。

2)文化特色詞的翻譯。《棋王》語言生動詼諧,既有因“口語化寫作”而充盈于字里行間的方言俗語,又有玄妙神秘的宗教哲學術語。這些文化特色詞對目的語讀者來說屬于異質內容,譯者對文化特色詞采用的翻譯策略能直觀體現其翻譯風格。本文運用ParaConc軟件對兩譯本文化特色詞的翻譯情況進行檢索,通過對比譯文揭示兩位譯者的翻譯策略,并對分析結果進行解釋。

3.0 兩譯本翻譯風格分析

3.1 語言形式參數的統計與分析

使用Wordsmith6.0可獲得兩譯本詞匯和句子層面相關數據,詳情見下表:

表1 《棋王》兩譯本語言形式參數統計

由表1可知,杜譯本形符數少于詹譯本,而類符數多于詹譯本,標準化類符/形符比也大于詹譯本,這意味著前者詞匯的多樣化程度高于后者。TEC小說子庫標準化類符/形符比為44.63(Olohan,2004:80),BNC標準化類符/形符比為41.20(李敏杰、朱薇,2012:178)。杜譯本數據與英語譯語語料庫更為接近,詹譯本則更接近英語源語語料庫,差距均不超過1個單位。這表明詹譯本雖用詞豐富程度低于杜譯本,但更符合英語原創小說的用詞情況。

另一方面,杜譯本平均詞長為4.22,略大于詹譯本的4.11,更接近TEC的平均詞長4.36(Olohan,2004:80),可見其翻譯文本特征較詹譯本更為明顯。常見英語文本以2至6個字母組成的單詞居多(陳建生、高博,2011:39),杜譯本中包含1至6個字母的單詞詞頻低于詹譯本,而7(含)字母以上的單詞詞頻高于詹譯本。這表明詹譯本傾向于使用簡單的詞匯,而杜譯本使用的詞匯較為復雜。此外,杜譯本的詞匯密度大于詹譯本,這說明杜譯本中實詞占比更大,文本承載的信息量大,譯本閱讀難度也相對較大。對兩譯本詞長分布和詞匯密度的考察結果可相互印證。

綜上所述,用詞的多樣化及復雜程度或使杜譯本的閱讀難度大于詹譯本。前者用詞更為正式和書面化,而后者更為簡單易讀,且更接近英語源語文本的用詞特點。下面舉例來說明兩譯本在選詞上的差異:

例1:

原文:開始的時候,家里有錢,當然是講究的。(阿城,2016:36)

杜譯:In the beginning, when the family had money, of course he couldaffordtobefinicky. (McDougall,2010:97)

詹譯:At first the family was rich, so he couldhaveeverythingjustso. (Jenner,2005:82)

例2:

原文:對岸有人在拖長聲音吼山歌,……大家都凝了神看。 (阿城,2016:43)

杜譯:On the opposite bank someone wasbellowinga folksong, drawing out each note ... We gazed after him,transfixed. (McDougall,2010:106)

詹譯:On the opposite bank someone wassinginga long-drawn-out folksong ... We all gazedinconcentration. (Jenner,2005:98)

以上兩例中,詹譯本將“講究”譯為“have everything”,“吼山歌”譯為“sing a folksong”,“凝了神”是“in concentration”,這些詞匯簡單常見,使得譯文流暢易讀。杜譯本選用“finicky”“bellow”“transfix”等詞,顯示出譯本詞匯的豐富和變化,書面化程度更高。

為作進一步驗證,本文用香港大學英語語言中心提供的Vocabulary Profile將兩譯本詞匯與英語中最常用的1000詞表、次常用1000詞表(1001-2000)、英語學術詞表⑤(the Academic Word List)和大學學術詞表⑥(the University Word List, Xue & Nation,1984)進行比較,得出如下數據:

表2 《棋王》兩譯本詞頻統計

上表顯示,杜譯本使用的最常用和次常用詞表中的單詞數量上總體少于詹譯本,而對兩學術詞表和不屬于任何詞表中的(即更為冷門的)單詞的使用多于詹譯本。這說明杜譯本用詞更為正式和專業化,與前文結論相符。

除詞匯層面的類符/形符比外,Olohan(2004:120)指出平均句長也可被視為譯者風格的一般標記。表1顯示,杜譯本句子總數為1647,平均句長為13.39詞;詹譯本句子總數為1683,平均句長13.80詞。兩譯本平均句長較為接近,詹譯本數值略大。與BNC小說子庫平均句長的15.6個單詞及TEC小說字庫平均句長的24.1個單詞相比(Laviosa,1998:557),詹譯本更接近英語源語文本,同時兩譯本皆與英語譯語文本有明顯差異。

《棋王》作為小說,其譯本在敘述時多用“said”來報道人物話語。據筆者統計,杜譯本和詹譯本的高頻實詞列表中,“said”一詞分別占第3位和第2位;杜譯本中“said”報道小句總數為168句,詹譯本中為207句。在“said”報道小句的使用上,杜譯本有8句為倒裝語序,占“said”報道小句總數的4.8%,其余則全部采用與原文一致的正序;詹譯本中有30句為倒裝,占“said”報道小句總數的14.5%。檢索BNC小說子庫,發現其“said”報道小句中使用倒裝語序的占總數的18.9%,這與詹譯本數據較為接近,與杜譯本相差較大。這說明詹譯本更多地遵循目的語報道小句的語序特點,而杜譯本則受原文報道小句語序的影響較大。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兩譯本語言形式參數,我們可以看出兩位譯者的翻譯風格存在明顯差異:杜譯本詞匯豐富,用詞復雜且書面語特征明顯,又更多地遵從原文“said”報道小句的語序特點,作為翻譯作品的語言特色突出,閱讀難度相對較大;詹譯本用詞簡單,在詞匯豐富度、平均句長、報道句表述等方面更接近英語源語文本的語言特點,更易于理解,且符合目的語讀者的閱讀習慣。

3.2 文化特色詞的翻譯

文化特色詞是一種文化中特有的詞和詞組,指的是“反映某種文化現象、體現某種文化認識、折射某種生活方式的詞語”(姚喜明,2010:53)。本文通過對小說內容的考察,將其中出現的文化特色詞分為方言俗語和宗教哲學術語兩類,首先對原文的文化特色詞進行匯總,然后通過ParaConc檢索對應的譯文,揭示兩位譯者各自的翻譯風格。

3.2.1 方言俗語的翻譯

據危令敦(2005:xxxv)所言,“《棋王》原來另有版本,就是阿城的口頭表演……當晚他講的故事太精彩,事后大家都催促他把故事寫下來……此即小說《棋王》之源起。”《棋王》的口語化特征明顯,包含大量的方言俗語,內容涉及社會各階層的人物和生活百態。這些方言俗語有的可從字面理解,如“一把鼻涕一把淚”和“摸包兒”等;有的則屬于修辭用法,如“戳脊梁骨”和“怕江湖的不怕朝廷的”等,需結合語境探究其實際意義。下表展示了《棋王》中63處方言俗語的翻譯情況:

表3 《棋王》兩譯本方言俗語處理情況統計

由表3可知,兩譯本對方言俗語主要采取了用英語習語翻譯、直譯、意譯和省略未譯四種處理方式。其中杜譯本中直譯法的使用頻率最高,占方言俗語總數的一半以上,約為意譯法的兩倍;而詹譯本中意譯法的使用頻率最高,其次為直譯,二者占比僅相差6.4%,遠小于杜譯本直譯與意譯的比例差距。可見在翻譯方言俗語時,詹譯本對直譯與意譯兩種方法的使用較為平均,而杜譯本側重于直譯,這使文本表現的現實陌生化(什克洛夫斯基,1983:156,轉引自張冰,2000:84),“拉大讀者和作品的距離,增加了理解和感知的難度和時間,給讀者以體味和感受的空間”(Brooker,1999:65,轉引自陳琳,2010:14) 。例如:

例3:

原文:我說:“我只會馬走日,象走田。” (阿城,2016:3)

杜譯:“I only knowChargermovestwoupandoneacross,Ministermovestwoupandtwoacross—thatsortofstuff.” I said. (McDougall,2010:61)

詹譯:“I only knowthemostbasicmoves.” I replied. (Jenner,2005:4)

例3中,杜博妮詳細譯出“馬走日”和“象走田”的字面含義,目的語讀者可以通過譯文對中國象棋的基本走法有所了解,從而獲得獨特的文化體驗。詹納爾則采取意譯的方式,舍棄原文中具體的文化信息,使譯文更為易懂。

除直譯較多外,杜博妮在翻譯中對英語習語的使用也多于詹納爾。將漢語方言俗語譯為含義和用法類似的英語習語,能使目的語讀者獲得與原文讀者相似的閱讀感受,如:

例4:

原文:可他說:“哪兒的比賽也沒用,你瞧這,這叫棋路?狗腦子。” (阿城,2016:3)

杜譯:... but he said, “tournaments are a waste of time. Look at this; what sort of a play is that?Jackasses!” (McDougall,2010:73)

詹譯:“No tournaments anywhere are any use,” he said. “Just look. What sort of chess strategies are these?Theidiots!” (Jenner,2005:32)

例4中,原文“狗腦子”的口語化特征明顯。杜譯本的“jackasses”亦屬于英語口語中的粗俗語,由“公驢”演化而來,意為“蠢蛋”或“傻瓜”,與原文中“狗腦子”的風格相似。詹譯本的“idiot”則正式程度稍高,傳達的語言風格與原文的粗鄙感差異較大。

而當直譯會對目的語讀者的理解造成障礙時,杜博妮和詹納爾都選擇了通過意譯調整原文的陌生元素,使之適應西方讀者的認知習慣。例如:

例5:

原文:大家聽了都很高興,稱贊腳卵路道粗。 (阿城,2016:44)

杜譯:We are all very pleased to hear this and praised Tall Balls for hiscrudetactics. (McDougall,2010:107-108)

詹譯:We were all very pleased to hear this and said that Legballs wasarealoperator. (Jenner,2005:102)

例5中的“路道粗”直譯可能會給目的語讀者帶來理解上的困難。兩位譯者考慮到譯文的可接受性,結合目的語文化語境創造相應的表達,以強調人物的手段和能力。

可以看出,在方言俗語的翻譯上,詹譯本重視譯文的可接受性,有意識地淡化原文中的異域文化元素。杜譯本則一方面以原文為中心,力求能使譯文忠實地保留原文的文化神韻;另一方面并未犧牲譯文的可接受性,盡量使用英語習語翻譯漢語方言俗語,使目的語讀者獲得與原文讀者相似的閱讀感受。而當原文的文化信息可能對目的語讀者構成閱讀障礙時,杜博妮也會適當采用意譯法,以使譯文明白曉暢,易被理解和接受。

3.2.2 宗教哲學術語的翻譯

《棋王》小說寓棋于道,棋道結合。行文中使用了部分宗教詞匯和大量帶有道家哲學色彩的短語和小句。下表列出了宗教哲學術語在兩譯本中的翻譯情況:

表4 《棋王》兩譯本宗教哲學術語翻譯情況統計

由上表可知,杜譯本和詹譯本對宗教哲學詞匯均采用了音譯的處理方法。對文化特色詞進行音譯能“充分體現中國特色、民族經濟及文化自信,方便外國人通過了解漢語詞語的內涵來理解中國”(張育泉,2008:30),也“有利于保留原語的神秘色彩和異國情調,譯語受眾可以獲得更好的體會中國文化的特殊效果”(熊欣,2014:40)。兩譯本的區別在于,杜譯本的音譯依據1958年頒布的《漢語拼音方案》,使用漢語拼音來拼寫中國文化特色詞語;詹譯本的音譯則是在拉丁字母中找到相近的拼寫形式。后者中“Taoist”“Zen”等詞已被目的語讀者接受和認可,收錄于牛津辭典第2版和韋氏辭典第3版。比較而言,杜譯本還原源語發音,異域特征更為明顯;詹譯本采用英語讀者更為熟悉的表達,削弱了文化間的陌生感。

《棋王》小說主要用文言句法來表述帶有道家哲學色彩的內容,尤其常用古漢語的四字結構。德國語言學家洪堡曾指出“任何人都無法否認古典漢語具有一種驚人的高雅之美,這種美表現于它拋棄了一切無用的(語法)關系,以語言本身而不必憑借語法形式來充分表達純粹的思想”(Humboldt,1989:146,轉引自劉宓慶,2007:162)。因此如何處理古漢語古雅整飭、簡潔凝練的風格,是翻譯小說中道家哲學內容的關鍵。例如:

例6:

原文:太盛則折,太弱則瀉。 (阿城,2016:15)

杜譯:Too bold you breach , too weak you leak. (McDougall,2010:75)

詹譯:Win too much and you will break, be too feeble and you will leak away. (Jenner,2005:34)

例6中杜譯本弱化了譯文的語法關系,兩小句均由四個單詞組成,簡潔對仗;此外“bold”與“breach”押頭韻、“weak”與“leak”押類韻,使譯文具有節奏感。可見杜譯本嘗試在形式和音韻兩個維度還原原文語言的審美特征。詹譯本用兩個“and”明示原文的因果關系,條理更為清晰,但抹去了原文言簡意深的特點。在翻譯中,杜博妮非常重視節奏感的再現,如將“(柔不是弱)是容,是收,是含”(阿城,2016:15),譯為“it is taking in, gathering in, holding in”(McDougall,2010:75),相較詹譯本的“it’s containing, drawing in, holding”(Jenner,2005:36),更生動地再現了原文的對稱形式和余音裊裊的音韻特點。

綜上所述,在宗教哲學內容的翻譯上,杜譯本不論在結構、韻律還是語言簡潔程度上,都力圖再現古漢語凝練整飭的審美特征,采用現代漢語拼音對宗教哲學詞匯進行音譯,展現出譯者傳播中國文化的翻譯立場。詹譯本則淡化了古漢語的獨特風格,側重削弱語言形式帶給目的語讀者的陌生感。

通過對兩譯本文化特色詞翻譯的考察,我們可以看出,杜譯本偏向使用直譯法,注重再現源語文化內容及其形式的美學風格;而當源語文化特色詞可能對目的語讀者的理解造成干擾時,也不排斥結合目的語文化語境對特色詞進行意譯。詹譯本則結合意譯、直譯和音譯三種譯法,其共同的目的都是在譯文中消解原文的異域文化元素。

4.0 翻譯風格成因解析

通過對比兩譯本語言形式參數和文化特色詞的翻譯,我們不難看出:杜博妮在翻譯中以原文為中心,用詞復雜多樣且書面化和專業化特征明顯,盡量忠實再現源語的獨特個性,這顯示出譯者傳播中國文化的翻譯立場。同時,譯者能兼顧目的語讀者的閱讀習慣,努力調和原文的語言文化特征和譯文的可接受性。詹納爾則以譯文為中心,在翻譯中有意淡化源語的文化內容和語言特征,追求譯文的可接受性。其譯本在敘述方式、用詞豐富度、平均詞長和句長等方面更接近英語原創文本的特點,易于目的語讀者的閱讀與理解。

本文認為,造成兩譯本翻譯風格不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譯者對目的語讀者群的定位不同。杜博妮主要面向英語世界“有志于了解中國文化的讀者”(McDougall,2007:23),因此在翻譯中更多地使用直譯法,保留其中的文化信息,再現原作的風神氣韻,滿足讀者獲得外國語言文化體驗的閱讀需求。而詹譯本“出版人的話”指出該譯本旨在“促進中西方文化的交流”,面向的應是對文學價值之普世性有期待的大眾讀者。相比“譯文的具體內容”,大眾讀者“更重視譯文的可讀性或風格”(同上)。因此,為照顧普通讀者的思維習慣,詹納爾對原文的文化內容多進行模糊性的意譯,以降低譯文的閱讀難度。

第二,杜博妮受文學翻譯“快樂原則”(the Pleasure Principle)的影響。杜博妮認為,文學翻譯的首要目標是給讀者帶來閱讀的樂趣,譯者應重視不同讀者的需求和快樂,根據譯文面向的讀者類型選擇適當的翻譯策略(McDougall,2007:26)。在“快樂原則”的具體實踐中,杜博妮尤其強調要“信任讀者”(Trust the Reader),即信任讀者的閱讀能力,避免隨意對原文語言及內容加以修正。在她看來,文學讀者習慣于作品中的陌生場景,能從字里行間獲取意義;他們對異域文化抱有好奇心,敢于冒險,喜歡挑戰新鮮事物,因此譯者可以并且應該信任讀者的閱讀能力(McDougall,2007:26)。換言之,在不影響譯文可接受性的情況下,譯者應盡量避免填補原文的空白、空缺和未定點,即使在這些內容因干擾讀者的理解而必須將其具體化時,譯者也應注意具體化的程度。因此,出于對讀者理解和判斷能力的信任,杜博妮在翻譯中主要采用直譯法,對原文的文化內容和語言風格予以保留和再現,使目的語讀者能領略到中國語言及文化的獨特魅力。

第三,目的語社會文化語境的差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國際局勢正處于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大陣營對峙的冷戰時期,受美國“反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劉建飛,2002:13)的影響,西方世界整體對華持“遏制”與“制裁”(袁明,1998:48)的對抗態度。詹譯本完成于1986年,彼時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不久,西方對中國缺乏有效的了解途徑。在這種社會語境下,西方讀者對中國文化的興趣較為有限,因此在翻譯中詹納爾順應英語源語文本的語言習慣和目的語讀者的思維習慣,努力淡化原文語言文化的陌生感,以便更好地吸引讀者。杜博妮修訂版出版于2010年。與詹譯本所處時代相比,當今時代“全球化使兩種制度國家的共同利益增多,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相互滲透、交叉的傾向增強;多極化使意識形態也趨于多元化,這些沖淡了兩種制度之間的對立”(劉建飛,2001:3)。中國與西方國家的聯系日益緊密,意識形態外交不斷趨于弱化。這種較為寬松的社會語境無疑為杜博妮譯文里中國元素的保留提供了土壤。

5.0 結語

本文用語料庫方法對小說《棋王》杜博妮譯本和詹納爾譯本的翻譯風格進行了對比分析。研究發現,兩位譯者的翻譯風格有較大差異:杜博妮譯本用詞豐富多樣,書面化和專業化特征明顯;在保證閱讀順暢的同時,有意識地保留原文獨特的中國元素,使讀者獲得新鮮的文化體驗,也令該譯本閱讀的難度較大。詹納爾譯本用詞簡單,遵從目的語的敘事方式和語言習慣,更多地消解原文的特質成分,易于讀者的閱讀理解。兩位譯者翻譯風格不同的主要原因一是目標讀者群不同,二是與文學翻譯“快樂原則”有關,三是受當時目的語社會文化語境的影響。

注釋:

① 原文為英文,文中對外文文獻的直接引用均系筆者自譯。

② 杜博妮(Bonnie S. McDougall),澳大利亞漢學家,現當代知名中國文學評論家、翻譯家和翻譯理論家。主要譯著包括《夢中道路:何其芳散文詩歌選》、北島詩集《太陽城札記》《舊雪》《九月夢游者》、北島小說集《波動》、阿城小說集《棋王·樹王·孩子王》、王安憶《錦繡谷之戀》等,著有《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和《中國人的隱私觀念》等。

③ 詹納爾(W. J. F. Jenner),英國漢學家,1958至1962年間在牛津大學攻讀中國歷史與文化,1963至1965年間在中國外文出版社任專職譯員,先后任教于英國利茲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和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主要譯著包括溥儀自傳《我的前半生》、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記》、吳承恩《西游記》等。

④ http://www.caes.hku.hk/vocabulary/profile.htm

⑤ Academic Word List(簡稱AWL),即英語學術詞表。Averil Coxhead按照語料庫標準建立學術英語語料庫,該庫約收錄350萬字符,分文、商、法、理工4個子庫28個專業。在此基礎上,Coxhead 選取詞頻超過100且至少在15個專業中出現10次以上的最常見的570個詞目,編制成英語學術詞匯表。具體見https://www.victoria.ac.nz/lals/resources/academicwordlist/sublists。

⑥ University Word List(簡稱UWL),即大學學術詞表。由Xue和Nation于1984年編制,是英美大學普遍采用的學術詞匯表。具體見http://webhome.auburn.edu/~nunnath/engl6240/wlistuni.html。

猜你喜歡
文化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窺探文化
英語文摘(2019年1期)2019-03-21 07:44:16
誰遠誰近?
繁榮現代文化
西部大開發(2017年8期)2017-06-26 03:16:12
構建文化自信
西部大開發(2017年8期)2017-06-26 03:15:50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五月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制服丝袜无码每日更新| 97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就去色综合| 91福利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1024精品|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不卡| 免费大黄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 99视频国产精品| 亚洲大学生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 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一级毛片不卡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作爱| yjizz国产在线视频网| 欧美性色综合网| 日韩成人高清无码| a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毛片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专区第1页| 中文字幕第4页|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视频| 中文字幕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国产| 亚洲小视频网站| 国产一二视频| 久热re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特级欧美视频aaaaaa|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欧美黄网站免费观看| 欧美精品H在线播放| 尤物国产在线| 美女国产在线| 亚洲综合网在线观看| 性视频久久|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 中文无码毛片又爽又刺激| 青青操国产|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www.亚洲一区| 国产精品欧美日本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欧美日本激情|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色欲AV | 国产簧片免费在线播放| 久久激情影院|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在线| 国产第一页免费浮力影院|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P尤物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91视频国产高清|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亚洲欧美一级一级a| 香蕉eeww99国产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91| 99re经典视频在线| 亚洲二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AⅤ在线一二三四|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国产综合精品日本亚洲777| 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 日韩无码黄色| 亚洲无限乱码| 看国产毛片| 亚洲天堂2014| 精品夜恋影院亚洲欧洲| 狠狠干欧美|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欧美区国产区| 亚洲a级在线观看|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