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射洪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四川 射洪 629200)
基礎教育階段人才培養目標要堅持個性化導向,因此,在教學的每個環節都要考慮對學生個性化的教育措施。初中語文教學中,個性化作業的設計值得研究。本文從個性化作業的必要性出發,探討了作業涉及中存在的問題,并舉例說明了三種個性化作業的設計方法,值得語文教師借鑒。
傳統的初中語文作業更加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鞏固和復習,忽視了學生對新知識自主學習,嚴重影響了學生自主性的發展。為此,語文教師有必要轉變傳統的作業觀,強化語文作業的預習性,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空間,以便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章中的生字、詞進行提前查閱,促使學生能夠針對自身的情況開展針對性的學習活動,進一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另一方面,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從整體掌握文章的學習,比如從情感、寫作手法、表達技巧等等進行預習,然后對自己所學的方面進行歸納和總結,以便在課堂上進行查漏補缺。例如,在學習《背影》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相關的預習作業:對文章中的生字和生詞進行課前預習和查閱,標注其讀音和含義;找出文章中最能表現作者情感的語句和段落,并談一談自己的感想;通過閱讀文章,你收獲了什么?將其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通過這種形式的作業,學生能夠進行自主學習和思考,避免了傳統語文作業的死記硬背和機械摘抄,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從而為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奠定良好的基礎。
初中語文教學應該是開放的,所以教師布置的作業也應該具備開放性。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促使學生完成作業,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首先,在進行作業設計的時候,結合實際生活,使作業更加富有靈活性。例如在《春》這篇文章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提問:“你們覺得課文作業描述的春天和我們所在地區的春天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嗎?”再讓學生結合當地的春天特點寫一篇作文。然后,讓學生寫讀書報告,閱讀教學是語文這門學科中的重點,不過僅僅憑借著課堂上的閱讀是絕對不夠的,教師應該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選擇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課外閱讀資料以供學生閱讀,然后讓學生寫出讀后感,其內容必須簡潔、主題突出。又如在《桃花源記》這篇文章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若設置“時代在不斷的發展,社會也在飛速進步,如果你們去了桃花園,你們會對那里的人們說些什么呢?”這種開放性的問題,就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還能夠極大地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夠對課文進行個性化的解讀,從而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認識。
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對于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是相當重視的,所以教師在課后作業的設計上也要適當地考慮到這一點,把學生的潛力充分的挖掘出來,讓學生在各個方面都可以將自己的能力展示出來,讓學生的學習不再是純粹的死學,而是讓學生從中獲得良好舒適的學習體驗,這才是最終的目的。語文教師在設計探究性作業時,首先應該注意的是選題,選題一定要把握好切入點,在一個單元的知識學完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一說本單元文章的特色之處,著重找出一篇特色文章讓學生進行仿寫,這樣一來,不但可以深化學生對此文章的理解,還可以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初步形成探究意識,另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作業要體現出學生的個性化,無論是學習唐詩還是宋詞,課上教師講解完之后,課后作業可以讓學生根據剛學完的詩詞進行二次的創作,這個二次創作不是在此基礎上進行修改,而是要求學生根據詩詞表達的主題進行另一篇詩詞的編寫,一方面可以提升他們的創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自由發揮,促進其個性化發展。
4.1 通過繪畫,再現教材內容的情境。初中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多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根據自己的經驗動手畫一畫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并且學生可以在繪畫的過程中感受到語文文字的魅力,通過再現課文中優美的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并且在這個過程中還能學習到很多新知識。比如,在給學生教完《題破山寺后禪院》之后,初中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將這個畫面畫出來。通過給學生布置這種類型的作業,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體會新鮮的感受,活躍他們的思維,以此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2 做一做,激發學生的探索能力。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這種操作性的作業,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和思考,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對知識有更深層的理解,以此一定程度上還可以培養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探究意識。比如,在學習完《憶讀書》之后,教師可以讓每個學生親自動手做一份《我愛讀書》的手抄報,以此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其對讀書產生興趣。
學生完成操作性作業一般是在相對獨立的情況下進行的,學生要以最自然真實的形式學習知識。通過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可以幫助學生將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最大。
綜上所述,通過對初中語文的個性化作業研究,再與之前的傳統作業觀相比,可以看出其中的差異性,個性化作業設計更加能夠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提升其語文能力的同時,還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其能夠自主自發地完成課后作業,如果教師能夠將這種個性化作業意識真正的應用融入課堂教學中,一定可以發揮出其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