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教育局 河北 唐山 063500)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減負理念越來越受到重視,而“減負”這一詞一直圍繞在廣大的初中政治教師群中,揮之不去。那么,作為一名教師就要開始深刻的思考,“減”的是什么,又該怎樣做呢?成為初中教師群體里的頭號難題。在學校中進行了簡單的調查發現,一些教師認為減負之后,會留給學生較多的時間與空間,對不善于掌控時間的學生來說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實施此項教學理念的時候,反而施加更多的壓力來拯救學生的成績,并沒有做到真正的“減負”。這也簡單的呈現了當下部分初中政治教師對減負認識的不足,沒有掌握理念的關鍵,使學生自主融入到課堂與課外學習中,更深一步汲取所學的內容。建構起較完整的知識框架,讓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與能力得到改善。因此,初中政治教師想要發揮減負增效的教學作用,需要明白減數量與簡質量的區別。
在初中的政治教學中合理的駕馭減負理念意義非凡,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
一是完成減負,是指減輕學生的學業思想等一系列負擔,從而降低學生的心理重擔,讓學生在政治課堂教學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感知政治學科的學習魅力與價值,消除學生對政治課堂學習的恐懼感和壓迫感。二是實現增效。隨著學生課業負擔的減少,會空出更多的課堂及課下時間,讓學生有更多的精力積極主動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初中政治教學中,不能僅僅口上喊“減負”,而是要將其貫穿落實于整個教學過程中。
展開初中政治課堂的教學靈魂是要有清晰明確的教學目標,而這也是教與學質量得以保障的核心。至此,在教學中使用減負思維時,必須顧全大局,有個中心點,杜絕出現“貪多不厭”的教學現象的出現。而且教師要對教學內容加以優化,以及教學內容的選擇需要圍繞教學目標來推進,這是必然的。教師在挑選教學內容時,不僅要精益求精,還要突出重難點。教學環節要合理安排,如哪個環節在前,哪個環節在后,而是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全面的考慮。除此之外,教學環節所安排的每個內容、形式和所占時間,都要把握準確,讓每個教學環節層層推進,一環扣一環,達到最終教學效果。教師選擇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要注意不重復講某一個知識點,體現以不變應萬變的道理。靈指導學生要明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如提醒學生要做好課前、課后的預復習工作,培養良好的學習風氣。教學語言要精練。如開場白要“開門見山”;過渡語要干凈利落;提問要精而少;板書要簡明扼要等。
3.1 優化教學設計。
3.1.1 準備教學資源。教學設計過程中對一些有效的教學資源,要細心辨別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選擇,并且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內容等一些列工作整合,然后把最好的教學資源分享給學生,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及素養。
3.1.2 精選教學內容。教師需要根據教與學的實情,對教材進行深入的分析,如學生需要掌握哪些內容;哪些內容需要學生思考后自主獲得;哪些內容學生理解起來有難度等。教師準確把握教學的重難點,以及學生容易混淆的知識點,能選出合適的教學內容,使教學目標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
3.2 優化課堂教學過程。
3.2.1 精設導入。優秀的導入不僅能讓學生快速了解課程的知識點,還可以點燃學生學習的激情。因此,每一次政治教學,教師都需要精心設計與巧妙安排,使學生愿意鉆研、探究和思考。比如在學習“法律保障生活”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借助“某酒吧兩人發生口角與打架”的故事來導入新課,讓學生沉浸在事件的氛圍中明白遵紀守法的重要性,這樣就能為后面的教學互動埋下伏筆。
3.2.2 傳授方法。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場所,也是學生接受教育促進他們各個方面全面發展的重要場所。在此過程中運用減負思想,就尤其需要教師在學習技巧的傳授上下功夫,在此基礎上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因此,我們大家可以從閱讀、觀察、詢問及操作等方面著手來傳授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其他學習方法的訓練。充分相信學生才是課堂的主角,需要將課堂教學轉變為學生表現的舞臺,要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探究、思考、想象與創新,為學生提供自由的表達、辯論、實踐等機會,實現對學生的培育目的。
3.3 注重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實現預設三維教學目標的關鍵。對一節課的評價除了優異,還需要從教學目標是否實現,情感價值的體現來展開,化無形為有形。比如在學習“公平正義的守護”內容時,就可以開展相關的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在生活中去調研、搜集資料的方法感受公平正義,把他們的正義感進行培養。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政治間的“應然”和“實然”也就得到體現,能有效解決知行分離的不良現狀。
提高效率,降低壓力是當今時代的主流思想,這一步在政治教學中得到發揮,能夠實現對學生政治核心素養的培養,達成知行合一的理想教學目的。因此,教師需要從教學設計、教學過程及知行合一升華教學環節著手,落實減負教學理念,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