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普定縣第一中學 貴州 普定 562100)
眾所周知,議論文寫作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至關重要的內容之一,議論文重在“講道理”,重在如何“講道理”,議論文就是“講理”的書面表達。議論文是運用邏輯思維的方式去說明道理,目的是為了揭示事物的本質以及事物動態發展的規律。通過揭示本質以及發展規律來佐證作者所提出的觀點。議論文有許多表達方式,時評、辯論以及論文都是議論文的不同形式,但是其本質都是用不同的論據去論證自己所提出的觀點。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的議論文寫作言之有據,首先,要讓學生掌握議論文寫作的結構,了解議論文寫作所包含的內容,這樣學生寫出的議論文才具有文體支撐的邏輯,能夠使學生的議論文寫作言之有據。我們在教授學生議論文的寫作時,可以先介紹議論文寫作的結構,再用范文的結構來進行印證,加深學生對于議論文寫作結構的認識和了解。在議論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用課件展示出議論文的寫作結構。從議論文的開篇到結尾,其一般性的結構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得出結論。當列出這一結構后,再進行詳細講解:“其中提出問題,也就是要提出我們寫作議論文的論點,當論點提出來之后,我們便要圍繞這個論點進行寫作,所有的文字都要來證明這個論點。
針對高一學生,以開展“營造閱讀氛圍,調動寫作熱情”為指導方針。要求學生一學期閱讀一本名著,一周了解一個名人(高一的學生完全從自身的興趣愛好出發,去深入關注自己所喜歡的體壇明星、時代楷模、改革先鋒、道德模范、感動中國人物及古今中外名人。)一周寫一次讀書筆記,一學期內組織學生采用撰寫讀后感、演講稿的方式進行班內交流展示分享。目的是讓同學們對不同的作品和不同的名人有一定的了解,積累作文素材,激發學生深入、廣泛、多樣閱讀和寫作的興趣。
就議論文寫作積極性不足問題,我們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采用希沃白板等媒介,多角度處理進行教學,致力于改善教師與學生就議論文積極性不足導致的問題。教師可以在日常作文教學中設置微作文討論講評環節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思辨思維。以議論文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可為學生提供具有辯證關系的相關材料,如科技進步與人類文明發展的辯證關系,精神與物質的辯證關系等話題材料,學生通過閱讀材料隨堂寫作。在學生寫作結束后可交由教師,實時拍照上傳至希沃白板,將每位學生姓名以刮涂卡特效進行遮擋,當全班同學都寫作完成后,正式進行作文講評環節。在講評環節中,教師可隨機挑選學生習作,與學生一起經由希沃白板屏幕共同對作文進行點評和修改。其中優秀的習作可刮開姓名涂層,以示對該習作作者的鼓勵,營造爭寫好作文的寫作氛圍,對于習作有問題的學生,姓名的涂層采取不刮開原則,保護該學生的自尊心,僅為提高學生寫作能力而進行討論,全班學生可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共同參與寫作評價中,讓學生親身體會作文的評價標準,幫助其在自己的習作中找準寫作的要求,更好地進行寫作。這種模式既可以激勵寫作有優勢的學生努力寫得更好,也可以幫助寫作有問題的學生找到適合的修改方式,更好地完善、修正自己寫作的問題。最大限度促進、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在議論文中,運用素材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論證觀點。運用素材時要有針對性和說服力,即通過分析素材,能夠和論點聯系在一起,常用的方法一般有兩種:先敘后議和夾敘夾議。敘述不要求完整詳盡,但要言簡意賅,可使用描寫、抒情等方式,來增強文章的感染力。議論文是否有深度,關鍵就在于說理是否深刻,敘議是否到位。
作文指導課應該力求能夠真正作用于學生的寫作過程,對學生的寫作過程發揮指導作用。作文指導課應該立足于某一個點進行集中、深入的學習,不能面面俱到,泛泛而談。但是作文教學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教學活動,作文教學的各個方面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很難將某個點獨立出來展開教學。因此,作文指導課應該做到點面結合,基于整體,把握重點。
因果聯系是事物之間最普遍的聯系,其中,“因”指的就是事物的成因,“果”指的是事物的結果。由于事物的變化以及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因”和“果”的關系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動態多維的,即某一種現象,在此處可能是一件事的結果,在彼處就是另一件事的起因。因此,要想深刻分析議論文,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要學會不斷地“追問”,即圍繞素材進行因果分析,在論證分析的過程中,實現素材和論點的契合。在因果論證的時候,既可以由果溯因,也可以由因求果。
作文有可教有不可教,而我們的作文教學只能教學生可教的部分,對于不可教的部分只能靠學生自己。難道說對于學生這些不可教的寫作能力的培養,老師就真的束手無策,放任學生自己去發展嗎?當然不是,我們老師能夠做的是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寫作空間,培養學生非寫作狀態下的寫作意識,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引導學生走出封閉的寫作環境。筆者以為,教學可以從閱讀、生活、同伴三方面入手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寫作空間。
當然,高中學生議論文寫作還存在諸多問題,今后的工作重心依然是培養學生對問題深入思考的能力,指導學生追求文章立意的廣度和深度,從而使學生能寫出張揚個性、見解獨到的優秀作文,將語文核心素養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