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剛 于 丹 董 海 楊凱涵 李國輝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改革的深入,雙重道德人格是全球信息化浪潮和多元化沖擊的表現。當代青年大學生是否具有良好的現代道德人格對社會的發展尤為重要。因此探討當代大學生的道德人格現狀及其對策,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1.一部分大學生道德觀念,因環境的不同有所差異,顯示其道德人格的雙重性。當代大學生由于當下的社會和家庭環境影響,有的大學生有強烈的自我中心意識,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個別大學生受傳統教育,認可的“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等道德觀念,但在實際生活中,卻往往不能做到。只求權利不盡義務,希望別人尊重自己,卻不能以禮待人等等。并且有些大學生在走上社會之后,道德認識和行為的選擇也悄然發生了變化,與在學校道德生活的崇高樸實相比,大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的道德表現則較為靈活①。有的學生在家庭和學校中,在老師和同學面前往往表現為好孩子、好學生,一旦離開家庭和學校或者離開了社會的監督,有些行為卻令人大跌眼鏡,這些都顯示其道德人格的雙重性。
2.當代大學生的道德人格呈現為較為普遍的、明顯的雙重性。個人道德與公共道德的不一致,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的思想沖突,學校道德生活的教育與社會道德生活的表現,兩者之間差距等都是這種雙重人格的基本表現。現在高校的道德教育上處于整體主義的道德教育規范,實質上仍是一種相對封閉的強制的教育,一味地強調自律的道德規范的權威性和學生對其的遵守。要改變這種道德教育的現狀,在道德教育的環境上,我們需要平等和自由的環境,需要建立一種開放的道德觀念。
3.多元文化的沖擊,其道德人格呈現為較為普遍的明顯的雙重性。道德人格對大學生的世界觀、愛情觀、價值觀有重要的引導作用,激勵大學生的全面發展,當前大學生道德人格不平衡的雙重性越來越明顯,勢必影響其健康發展②。在傳統道德教育中,進行“三觀”教育,但實際效果良莠不齊,甚至出現一些口是心非的道德偽君子。
1.正確理解文明教育, 完善大學生文明教育。充分認識文明教育的重要價值,對于正確認識在新形勢下加強大學生文明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大學生的基礎文明直接影響著社會環境的形象,對道德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都會帶來影響。大學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場所,也是進行文明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大學生更是精神文明的傳播者,而部分大學生基礎文明素質不高,弱化了大學生的正面形象,也影響著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水平。
2.建立他律的監督制度,從制度層面去約束和規范人們的行為。雙重道德人格是一種非正常的道德人格,在集體生活中,單純的依靠自律不能起到約束的作用,他律監督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地促進正確道德人格的規范。
3. 改善教育方法,積極探索引導大學生養成正確的道德人格。在21 世紀的今天大學生面對的是一個紛繁復雜的時代,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人才競爭空前激烈、生存壓力越來越大、人際關系的復雜化、價值觀的現實等諸多因素,使得我們的大學生道德出現問題,而道德人格雙重化便是其中的一大問題。當代中國,大學生經歷著多元文化的沖擊,其道德人格呈現為較為普遍的明顯的雙重性,大學生道德人格的雙重性容易導致其對生活產生困惑。所以為了保證大學生健康的道德人格,我們應當關注他們的內心生活,幫助他們建立一個完善的心理道德標準,懂得符合社會規范,作為受過良好教育的大學生來說,彬彬有禮體現出大學生的修養和風度。
雙重人格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的文明素質發展,我們也應意識到雙重人格道德的形成與現階段所處的社會背景關系密切,所以這些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③。但我們也不必消極地去看待雙重道德人格,它可以說是大學生成長過程中所需經歷的一個部分,并且對大學生文明教育的完善也有著一定的啟發意義。我們應用一個批判的角度去看待大學生文明教育,更應付出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引導大學生文明健康發展。
注釋:
①趙建芳.手機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徑探析[J].經濟師,2018(05)
②謝旭波.職業錨理論下學生干部培養模式探究[J].智庫時代,2017(14)
③落全枝. 九型人格視域下獨立學院學生干部管理模型探究[J].才智,2015(21)